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临床效果
2020-04-19蒋秀英
蒋秀英
【摘 要】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工作中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比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病率,记录对比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工作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并有效控制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发病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057-02
子宫捆绑术应用于治疗工作中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血过多和保留生育功能等情况出现,通常子宫捆绑术应用越早,失血性休克、输血并发症、甚至产妇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发生可能性越低。本文旨在分析宮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工作中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临床效果。详情可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1至4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6.7±4.4)岁,孕周34至43周,平均孕周(39.2±2.0)周。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1至4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5.9±4.3)岁,孕周35至43周,平均孕周(39.1±2.5)周。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均被诊断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本次实验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实验内容,且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工作人员通过按摩宫体后垂体后叶素增强宫缩,应用缩宫素并指导患者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采取8字缝合患者出血部位,对宫腔进行填塞,于患者子宫动脉上完成支结扎。
实验组患者通过子宫捆绑术完成治疗,工作人员将使用1号可吸收线,于子宫下段切口的右侧从内至外的垂直进针,并逐步穿过子宫蜕膜层、肌层、浆膜层,出针时工作人员将以对应切口上半部为依据完成出针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将缝线逐步调整至患者子宫底部右侧,并从外至内、由右到左的顺序完成进针工作,逐渐通过子宫浆膜层、肌层、蜕膜层,并于对应的左侧完成出针。工作人员需要动作轻柔的拉紧缝线的首尾部完成打结,确保子宫为纵向压缩状态,并观察20分钟左右,若患者子宫色泽由灰暗逐渐变为红润,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异常情况,工作人员可完成关腹工作。
1.3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病率,记录对比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工作,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和(%)表示,行t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胎盘娩出后,患者由于子宫肌纤维强烈收缩与缩复,导致宫壁上的胎盘床血窦关闭和血栓形成,不会出现产后大出血的症状。若患者收缩、缩复功能存在异常,则可能发生产后大出血。子宫捆绑术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有着操作程序简捷、易行、安全,止血效果迅速、可靠、持久的优势。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子宫捆绑术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并有效控制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发病率。
综上所述,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工作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并有效控制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发病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晓琴.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4):4039-4040.
[2] 季红英,黎新利.米索前列醇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169-170+189.
[3] 周莲.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4933-4934.
[4] 杨梅.子宫捆绑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2):79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