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巧分层 评价善鼓励
2020-04-18柳东霞
【摘 要】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精准地结合班级教学现状制定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切实提升班级的教学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查缺补漏、巩固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切实做好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与评价,与差异化教学理念相吻合,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与提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信心与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170-0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所布置的作业是针对所有学生的,难以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标。推动作业的分层设计与评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精确化教学评价的目标,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结合中年级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现状,制定相应的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专业知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往往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设计教学作业,忽视了尖子生或者后进生的作业需求。水平较高的学生会觉得教师所安排的语文作业过于简单,失去积极性;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却会觉得语文作业过于复杂,失去信心。结合班级现状,科学地设计分层次的语文作业,能够让水平较高的学生产生挑战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升信心[1]。对于班级所有的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在分层设计的语文作业中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与差异化教学目标相吻合。
(二)培养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时常常显得信心不足,与教师的作业互动也较少,造成教师难以通过作业精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层设计语文作业,为后进生设计与之水平相吻合的作业,对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有重要作用。如在《观潮》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分层语文作业。对于优等生,增加背诵课文和课文仿写的作业;对于中等生,在把握字词上,增加他们能够接受的句子仿写;而对于后进生,更加关注其能否掌握新的汉字以及好词好句,产生良好的语感,从而逐步提升后进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因而,有针对性的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在增强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信心上能起到重要作用。
(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推动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需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如让学生按照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预计的完成量自主设计语文作业,满足学生的作业完成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迎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策略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推动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教师应保持语文作业的梯度性,从而在有层次的语文作业中给予学生更为充足的作业空间,推动语文个性化教学[2]。
在《听风幻雨的世纪》课程教学作业设计中,笔者最大化地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日常的教学分析,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分配的语文作业有所不同。如对于优等生,要求他们在學习《听风幻雨的世纪》时提炼语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此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进行重点段落的仿写,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后进生,作业设计则应更多地停留在汉字、语句等知识的掌握上。通过高中低等不同梯队的作业分层设计,能够给班级学生更多的作业选择空间。与此同时,在作业方式上,也有所区分,以更灵活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因而,在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注重作业的层次性,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需求。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做法
分层设计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语文作业,可以从作业的内容、形式、难度等多个方面入手设计差异化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3]。
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程作业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不同难度的语文作业。难度较高的语文作业,要求班级学生在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有所感悟,或者利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词汇进行创编;难度较低的作业,则要求班级学生简单地掌握《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里的新汉字、新语句,或者用较少的新汉字造句。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学中,不同的作业难度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爬山虎的脚》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不同的作业量。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笔者会适当地增加作业量,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中举一反三,更灵活地应用《爬山虎的脚》中的知识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毅力较差的学生,笔者则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少作业量,并在有限的作业量中突出课程的学习重点,提升作业的趣味性,保持学生做作业的注意力,提升其语文作业的完成质量。与此同时,笔者会尽量控制作业难度,避免超出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失去做作业的积极性。
因而,在中年级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应紧密结合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从作业的形式、难度、作业量等多个方面分层设计语文作业,避免水平高的学生“饿死”、水平较低的学生“撑死”的问题,最大化地提升中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质量。
(三)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评价的策略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分层设计语文作业的价值更在于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同时这更突出了分层作业评价的重要性。传统的语文作业评价单一地按照对与错的方式进行,难以多元化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分层设计的理念,教师更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作业评价体系,多元化地评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包括阅读、口语、写作等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对此,笔者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因素的差异,制定了更具差异化的语文作业分层评价标准。如在口语作业中,笔者会设置这样的作业:①介绍你熟悉的人,说出三个及以上的特点;②说一个你和他相关的故事;③说出你对他的评价,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同时,笔者会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将学生分成三个组,成绩好的优等生组,需要完成三个任务才能得分;成绩中等的中等生组需要完成至少两项;后进生组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得分。通过这样的差异化评价,能达到更有效的个性化评价效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其次,在分层设计作业评价时,笔者不再简单地评价学生作业的对与错,而是在分析对与错的同时,附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语,如在作文评价中写道:“你的思维很独特,如果能够组织更生动的语言,就更棒了,加油哦;你的故事很感人,但语句稍有不通顺,要注意多检查哦。”通过语言上的鼓励,能在点点滴滴中提升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与班级学生在分层作业完成中产生更多的互动。
最后,在作业的评价中,笔者还会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局限于教师评价,还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评价。如采用学生自评的形式,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作业上写上自己对于作业的评价,做出自我反省与思考。或者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如果是小组作业,则会通过小组互评的形式,让各个小组相互点评作业;如果是个人作业,则采用生生互评,如同桌互评、前后桌互评、不同层次学生互评等。让学生通过对别人作业的思考與点评,发现他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进而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在作业分层评价中,要尽可能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在语文作业难度、作业量以及作业内容上往往有不同的需求,这些假如被教师所忽视,则必然会影响其语文作业的完成质量。与班级内的差异化梯队需求相匹配,推动作业分层设计的落实,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从语文作业方式、作业量、作业内容等多个方面落实分层设计,确保所设计的语文作业更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慕超.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
[2]刘玉霞.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5(2).
[3]戴兔红.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
【作者简介】
柳东霞(1989~),女,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小学语文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