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精准骶管阻滞在肛肠手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0-04-18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骶骨肛肠利多卡因

黄 慧 君

(莞城人民医院 东莞 523000)

中国是肛肠疾病的多发区,年发病率高达53.2%[1],但传统的盲探法穿刺,由于多种原因,进程出现阻滞失败。PARRAT利用超声引导行骶管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所致的腰腿通,并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2],但国内有关该方法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麻醉,旨在探讨其麻醉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消化内科行肛肠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51.2±10.2)岁;身高162~178cm,平均身高(172.1±0.32)cm。对照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50.3±11.2)岁;身高160~181cm,平均身高(168.1±0.22)cm。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BMI、相关疾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临床统计比较。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会同意[3];(3)身高在140~185cm之间,体重在46~92kg之间。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且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3)外周神经系统疾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常规吸氧和循环监测,包括:心电图、SpO2、血压,且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骶尾部。

1.2.1观察组

采用Micro MAXX便携式超声仪,将探头放置于骶骨上,图像显示两骶骨角间存在上、下两条高信号亮带,停止扫描。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当穿刺针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后,注入试验药液(2%利多卡因1.25mL,生理盐水3.75mL),注入量为5mL。注入5min后,患者出现全脊髓麻,或者局部麻药毒性反应,则注入治疗药液(2%利多卡因3.75mL,2mL的醋酸曲安奈德10mg,2mL维生素B12500μg,生理盐水15mL),注入量15mL。在注入过程中,观察骶管腔的扩张情况,以及注药后湍流所致的混杂信号。

1.2.2对照组

采用非超声传统解剖定位法,用手摸出两侧骶骨角,确定两骶角之间的骶裂孔,沿尾骨中线向上4~8cm处,摸出骶骨末端呈U形凹陷的骶裂孔。确定骶裂孔后,穿刺进针,抵达骶尾韧带时有阻力感,穿过骶尾韧带后,有明显突破感,停止进针,同时注入试验药液(2%利多卡因1.25mL,生理盐水3.75mL),注入量为5mL。注入5min后,患者出现全脊髓麻,则注入治疗药液(2%利多卡因3.75mL,2mL的醋酸曲安奈德10mg,2mL维生素B12500μg,生理盐水15mL),注入量15mL。

1.3 观察标准

(1)穿刺效果评价:穿刺、麻醉和起效时间、调整次数;(2)麻醉效果:I级为完全镇痛;II级为轻度疼痛;III级为辅助镇痛;IV级为无镇痛效果。其中,I、II级为成功,III、IV级为失败;(3)并发症:穿刺部位红肿、出血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穿刺效果

观察组的穿刺调整次数、起效时间和疼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穿刺时间(min)调整次数(次)起效时间(min)疼痛消失时间(min)观察组(n=75)10.23±2.322.12±0.322.89±0.923.21±0.21对照组(n=75)4.52±1.926.33±0.225.21±1.026.32±0.52χ26.4314.33411.5632.921P0.0010.0220.0000.037

2.2 麻醉效果

观察组的I级麻醉率、麻醉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III级麻醉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I、IV级麻醉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

组别I级II级III级IV级麻醉成功率观察组(n=75)43(57.3)26(34.5)5(6.7)1(1.3)69(92)对照组(n=75)31(41.3)27(36)11(14.7)6(8)58(77.3)t6.3340.762-7.6720.92111.232P0.0000.0610.0010.0810.002

2.3 并发症及满意度

观察组并发症总数低于对照组,而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神经损伤等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尿潴留、恶心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n(%)]

组别并发症出血神经损伤尿潴留恶心总并发症数满意度对照组(n=75)22(29.3)17(22.7)12(16)16(21.3)67(89.3)69(92)观察组(n=75)11(14.7)6(8)10(13.3)18(24)45(60)74(98.7)t12.6218.8920.8230.6298.21310.722P0.0000.0020.0720.0910.0000.000

3 讨论

3.1 穿刺效果

传统非超声解剖定位穿刺,主要依据麻醉师的手法和经验,会引起局部出血。丰富的静脉丛可以快速吸收麻醉药物,容易引起局部毒性反应,导致穿刺失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调整次数、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等穿刺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相对于传统骶骨阻滞麻醉来说,超声引导的麻醉效果更好,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

3.2 麻醉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级麻醉率、麻醉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III级麻醉率低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I级麻醉难度较高,常规的麻醉手段不能准确地位。然而,III级麻醉精准度不高,常规麻醉手段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实现准确麻醉,而超声引导麻醉的精准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而实施者可能缺乏经验,使得其麻醉效果低于对照组。

3.3 并发症出现率

骶管阻滞容易出现出血、神经损伤、尿潴留和恶心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术后恢复速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麻醉效果、穿刺效果和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整体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优于传统麻醉方式,并获得比较理想的穿刺和麻醉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骶骨肛肠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个体化治疗儿童骶骨骨折初步临床疗效观察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不稳定骶骨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现状
产前超声联合MRI诊断胎儿骶骨发育不全1例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