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检测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及对血清水平变化的意义
2020-04-17邓云军
邓云军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水平变化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A组,重型慢性乙型肝炎(SHB)患者为B组,同期采取健康体检的为C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状况。 结果: A、B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C组,B组患者的上述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病情改善组的患者IgM、IgA、IgG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恶化组的患者,且病情恶化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有效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可靠参考依据。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血清水平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075-01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肝胆疾病,有相关研究认为肝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间存在直接关联,免疫蛋白、抗体的抗体活性较强,两者相结合后可充分发挥免疫作用 [1] 。因此,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有效反映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在本次研究中,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状况及临床意义。具体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CBH患者,B组患者为SBH患者,每组各43例,再将同期到院体检的43例健康者设为C组。A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7~76岁(43.7±5.2)岁;病程1~6(3.8±1.4)年;B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7~78(43.9±5.1)岁;病程1~7年,平均(4.1±1.3)年;C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7~75(43.6±5.2)岁。三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研究纳入对象均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且都自愿参与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患有精神疾病或未接受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都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空腹12h以上的5ml肘静脉血,放置于抗凝管中进混匀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保存。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IgM、IgA、IgG水平进行检测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IgA、IgM、IgG水平,并根据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其分为病情改善组和恶化组,分析、比较改善组与恶化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gG、IgA与IgM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各项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数数据n(%)用x 2检验,计量数据(x ±s)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 A、B组患者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C组,B组患者IgA、IgM、IgG水平又显著高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病情变化的关系 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病情恶化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改善组,且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肝病,乙型病毒感染是引发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病因,患者发病后多以肝脏炎性病变为症状表现,若不及时采取治疗,会损伤患者的多个脏器功能,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2]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群体集中于儿童和青壮年,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感染慢性乙型肝炎。
由于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共同参与,而免疫球蛋白又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慢性乙型肝炎在发病期间也会导致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生变化 [3] 。有相关研究认为,乙肝病毒入侵机体后,可促使机体对自身肝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出现病理性免疫损伤。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抗原持续存在,会导致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促使免疫蛋白不断分泌。而CHB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上升。因此,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诊断肝炎疾病的重要依据。在此次研究中,CHB、SHB患者的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SHB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HB患者,病情恶化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病情改善组,且病情恶化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表明CHB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的临床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有效判定患者的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祖颖.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8):40-41.
[2] 徐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166-167.
[3] 于忠霞,胡久金.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诊断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16(03):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