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模式之探

2020-04-16陈燕萍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培训模式

陈燕萍

摘 要: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更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校本培训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模式,有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主动性。文章从建立校本培训指导机构、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挖掘校本资源促专业成长等方面探寻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模式。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培训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努力完善校本培训模式,尽可能地利用校内资源,促进教师进步,完成专业成长过程。

一、建立校本培训指导机构

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否能得到提升,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以校为本的培训模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好途径。

(一)建立培训基地,设立培训组

充分发挥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校长工作室;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广州市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校;番禺区践行“上品教化”区域教育理念示范校;番禺区高效课堂协同创新中心基地的作用,组建研究小组,各研究组培训组成员主要是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围绕校内开展的课题研究而定期邀请的大学教授和市、区的教研员,使校内“自培自训”,提高教师素质的工程能得以顺利开展。

(二)完善教研组职能作用,做到指导工作“三到位”:计划指导到位、过程指导到位、总结指导到位,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功效

计划指导到位。学校在学期初下发工作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方向集中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共同商讨,定好一学期的培训计划,然后把计划发到各职能部门(科组),科组就根据学校的精神及时定好有关的计划。我们要求校本培训计划要做到人员分工及职责明确,培训内容及时间明确,培训方式明确,管理制度及措施明确。

过程指导到位。各科组定好计划后,利用科组活动时间进行分科学习,负责对应科组的行政领导,每次活动必定参与。科组长对科组活动及时填写记录,总结经验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在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研究过程中,在学校的指导下,各科组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讨论、寻找各科组教学困惑,并归纳总结一学期急需解决的问题,各科组教师就围绕定下的研究专题在课堂上努力寻求解决困惑的对策。以问题研究、专题研究使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在培训中有话可说,促使课堂研究水平整体提高。

总结指导到位。我们要求教师定期写教学反思,学期末进行全面总结。通过反思、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以便及时推广,认真查找不足以利于来年改进。如:围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我校先后汇编了三版的《研学案》和语数英的《研学问题集》,也编写《金融理财读》和各学科的校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借助区教研员的指导力量,在这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校内开展“我最成功的一次教学(教育)”等演讲比赛非常成功,教师参与率达100%,使教师在共同分享各自经验、喜悦的同时,提高理论水平,提升能力。

二、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教师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制定校本培训内容时充分依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按教师的不同发展水平制定,让教师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根据教师队伍的状况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校本培训的功效,使教师从中获益,我们努力地改变培训方式,力求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

(一)以学习为主线,内化自身素养

阅读修生。一直以来学校都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之风,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在科组活动时间进行读书分享会,还进行同读一本书的读后感比赛,努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外力生智。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特别注重业务学习,定期邀请了广州市德育研究与心理研究室、广州市教科院等高院校的专家教授到校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我们还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通过对照名师课堂,教师的整体素养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构建研究平台,提升专业素养

自我反思,定位教学个性。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各科教研组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研讨制度,科组根据教研计划及相关专题立项研究,选定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承担课例研究的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课后科组里反思,最后修订教学设计并做好课后小结,提高教学效果。

同伴互助,形成教学特色。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做到共同分享经验,研究问题。通过每周的教研组活动,建立“教研沙龙”,解决教学困惑,引导教师走个性化教学之路,避免盲目跟从。

课例打磨,提升教学魅力。根据不同发展需要,学校进行形式各异的课例呈现,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对待青年教师落实跟踪,首先让其自行备课,展现成型课例;其次,在师傅的指导下反思,反复提高,再上提高课;最后修改后再上完善课。对待成熟教师的课堂,则要求“自我诊断”。在不断的实践、完善、提升中促进专业成长。

(三)创设展示平台,发挥辐射作用

校本教研促提高。根据教研工作计划,立足校本,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分享经验,体验成功喜悦。如:“同课异构”“优质课例展示”“校内赛课”“调研课”等,使教师迅速成长。

城乡交流共成长。学校认真贯彻上级帮扶精神,认真做好“城区学校手拉手活动”“省千校扶千校”活动,在送教中使双方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研讨活动显魅力。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如:语文科组进行了“略读课教学困惑与策略”和“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课例观摩和专题讨论会……每年,学校都承办和协办多场市、区研讨活动,通过活动让一大批教师都成长起来。

(四)落实科研工作,发展创新能力

我校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和市、区的课题研究,为了使课题顺利开展,完满结题,我们慎重选拔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中、青年教师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带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从而使教师整体水平达到较快提高。

三、挖掘校本资源促专业成长

团队的力量、同伴的互助和影响,是教师队伍成长的助推器。我们立足校内实际,以人为本,推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实施名师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学习研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执教水平。学校还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多渠道使他们迅速成熟,在教学工作上独当一面。

立足内部挖潜。学校注重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好路子、树好样子、压好担子,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中坚力量,让他们承担任务,做好学科带头人,进行传、帮、带。让教师在互帮互学中成长。

开展课堂开放周活动。安排课堂教学形成特色的骨干教师举行课堂开放周活动,展示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特色及教改新成效,为全体教师提供示范。

承担业务学习的讲座和辅导任务。根据科组学习计划安排的讲座内容认真组稿,联系教师工作实际做深入浅出的讲座辅导,以此提高自我、带动全体。

(二)实施关注工程,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本校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努力创新,追求上进,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建树不明显,我们充分利用本课题的研究资源,让这些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拜师学艺。让年轻教师与本校骨干教师结对子,学校根据这些教师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輔导、帮助,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关注指导。学校领导定期对这些教师跟踪听课、了解情况,给予鼓励,使其努力成长。

能力展现。为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努力创设空间使他们得到锻炼、提高。借助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校长工作室和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资源,我们与全国各地名校联盟,推荐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到外校进行学术交流、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技能比赛等。

参考文献:

[1]罗梅兰.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模式的实践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

[2]江洋,邹冰秋.创新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重庆与世界,2018(14).

[3]张淑莉.多元式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四)[C].2016.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培训模式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