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超稳定综艺节目的新陈代谢

2020-04-16余长新

艺海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承

余长新

〔摘 要〕在一个超稳定的系统内不断地进阶和花样翻新,从而使自身克服局限,跨越一座座高山,进入一个自由新天地。在新陈代谢中,《快乐大本营》常变常新,每一次起死回生又都是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平衡——破坏——再造,《快乐大本营》就是这样在循环往复中演进,22年来成为一档收视长虹的国民综艺。

〔关键词〕超稳定系统;新陈代谢;传承

《快樂大本营》开播22年,是中国电视史上少有的长寿节目。作为一档周播棚内综艺节目,它牢牢地占据周六黄金档,成为观众的开心果和治愈神器。《快乐大本营》保鲜的秘诀何在?对其他节目有何启示?笔者近两年参与该节目的审片,通过近距离观察,认为一个超稳定系统的新陈代谢赋予了《快乐大本营》生命力,创新动能的转换让节目活力四射。

一、超稳定系统的开放

据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魏文彬多年后回忆:《快乐大本营》创办之初,他连毙四期样片,主要是解决一个问题----去教化,直到第五期样片送审时,人们看到台长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原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说过:“改革开放为中国电视发展提供了宽松、多元化的个性空间。敢为人先的湖南电视最早颠覆说教传统和陈旧模式,改变了传统电视居高临下、单调沉闷的面孔,让电视成为释放压力、表达情绪、快乐生活的大众娱乐平台。”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满足老百姓精神生活的需求,两位当事人的回顾揭示了“大本营”的创办宗旨。

《快乐大本营》是时代的选择,它找准了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休闲娱乐的心理需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消遣、减压,释放了人们的快乐天性,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多样性的向往,获得巨大成功。不管“大本营”的面貌如何变幻,健康向上的节目宗旨不曾改变。

“大本营”的信息流是个闭合又开放的系统。从控制论的观点看来,节目有良好的适应性自我调节功能,如果把电视节目生产和消费视为一种文化生态,那么,节目在产业链上必然挣脱理念对它的束缚,获得自身的发散空间,“它通过自我控制将自己的密码投射到环境中去,并且通过适应性地将环境绘入自己密码的方式,从环境噪声中引出消息。”②开场舞的悬念召唤,明星代偿的游戏梦幻,合家欢的余音绕梁,环环相扣,充满张力。积极上进、轻松活泼是节目恒定的价值观,在青少年心田播种爱和善,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一档没有价值观内核的节目玩得再炫也只是灵魂不居的空壳,注定了走不远,更不可能撑22年;对快乐的追求和寓教于乐的年轻态表达是它的形式,与青年同行,与时代共振,像磁铁一样持续吸引年轻观众;老少咸宜、合家欢的气氛营造是它的归宿。价值观、年轻态和合家欢构成了超稳定结构的基石,是《快乐大本营》的硬核,三位一体,相互促进,成就了一个收视长虹的国民综艺。

在一个超稳定的系统内不断地进阶和花样翻新,从而使自身克服局限,跨越一座座高山,进入一个自由新天地。在新陈代谢中,节目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并将营养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完成同化作用;它又把自身的部分加以分解、变异,释放能量,并派生新的肌体,进行异化作用。这些年来,除了节目名称和快乐内核没换,《快乐大本营》常变常新,旧瓶装新酒。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在破与立的辨证法则下,它遵循电视艺术规律,守正创新。

以2019年4月13日节目为例,本期“大本营”的主题是“爱我你就夸夸我”,把网上火爆的“夸夸群”内容引入节目,斩获上星综合组全国网及全国网城域收视第一。

二、创新动能的转换

一档综艺节目黄金期不过几年,《快乐大本营》的存在是个奇迹。“大本营”遭遇过收视的滑铁卢,2004年、2012年甚至一度跌落到了悬崖边缘,连决策层都萌发下掉的念头,但神奇之处在于似乎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关键时刻挺过去了,前面又是一片艳阳天。综艺市场变幻莫测,模仿者风起云涌,《快乐大本营》成为众矢之的,每一次收视危机都是对超稳定系统的破坏,但每一次起死回生又都是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平衡——破坏——再造,《快乐大本营》就是这样在循环往复中演进,其中,把它从悬崖边拉回来的是系统的再造之功,核心力量是新旧动能的成功转换:它从旧的根茎中长出新的根系,再培植、拓展,生发新的枝叶。“艺术生命力的自调节机制——象征机制,实际上就是一种排除引起系统振荡的随机性、维持审美系统动态平衡的能力。”③在瓦解之后重建,在纷乱之后协调,平衡法则考验平台的控制能力和栏目的创新能力。回头再看,在市场存活的老牌综艺节目少之又少,关键在于创新成本太高,后续乏力,而《快乐大本营》依旧生机盎然。“大本营”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浓郁的创新氛围,鼓励创新,扶持创新,愿为创新涉险埋单,它的创新不是高举高打、推倒重来,而是日积月累、小步快跑,不是模式创新而是技术创新,这种创新降低了试错的风险,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为节目的变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2012年4月,《快乐大本营》推出“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这是节目创办15年再次提质的创新举措。邀请明星参与科学实验,每期解决一个问题。有媒体评论:“它让科学和娱乐两个极端的领域相碰撞,赋予了节目知识性、科学性,提升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内涵,赢得了中高学历人群的青睐。”

节目中的实验稀奇古怪,“大本营”的创意吸收中有创新。比如干冰遇热水汽化这个原理,国外合作方提供的视频就是一个杯子加热水和固体干冰,呈现出一种烟雾朦胧的状态,栏目组根据原理思索怎么好玩,怎么适合节目,于是就有了干冰蛋糕、干冰手套的游戏。“大本营”勇攀高峰,通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把高科技元素融入其中,满足观众对新领域、新知识的探索欲。有一期节目提出“家里停电了,如何给手机充电?”,嘉宾在节目中展示了哑铃发电、仓鼠发电、火锅发电、重力发电等应急知识,既充满趣味又进行日常科普。2019年2月16日,节目环节“啊啊啊啊之这一题我会”探寻高科技的奥秘,如阿尔法鹰眼技术、电磁感应原理、“顺风耳”等,打破综艺节目与科学的天然屏障,趣味横生。“这一题我会”收官后,节目又推出经典游戏“谁是卧底”升级版“寻找代号x”。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新升级是“大本营”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之一。2019年,日本综艺平台NTV创意专家财津功受邀与《快乐大本营》进行了两天的跨国共研,成果化为“给你实锤”环节,节目点石成金,一个锤子变出无穷的花样,令人耳目一新。

三、五任制片人传承有赓续

汪炳文是《快乐大本营》第一任制片人,他颠覆晚会的操作方式,由此改写了中国电视的综艺版图。2002年,综艺节目泛滥,“大本营”开始走下坡路。2004年,李湘退出,七年之痒,观众发生审美疲劳。“大本营”还办不办?栏目先推出何炅、维嘉主持的“何不放过李”,“真人秀”概念引入。2005年,策划“快樂三人行-----谁将离开”,将何炅、维嘉、谢娜推向PK台;《闪亮新主播》全国海选,打造内地第一个娱乐主持群“快乐家族”,“大本营”收复失地,浴火重生。

宋点是第二任制片人,现任湖南卫视副总监。当年栏目名称定不下时,导演组组长宋点想到了军棋里的“大本营”,就有了《快乐大本营》这个名称,宋点认为“只有不断满足观众们挑剔的胃口,观众才不会生厌。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一定会被观众抛弃。”

龙梅是第三任制片人,现任湖南卫视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龙梅说:“只要坚持真善美,快乐就有份量。”她对快乐的理解,是建立在人性人情的基础上,让快乐温暖人、感动人。

罗昕是第四任制片人,现任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主任。让每个组做富有个性的节目,又万变不离其宗,她以为这样的“大本营”才是传承永续的。

刘伟是第五任制片人。成功的节目都免不了守成的束缚,怎样摆脱路径依赖、另辟新途?这是历史赋予他的责任。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每一任制片人都有对快乐的不同理解,年轻制片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努力跑出好成绩,他们继承光荣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了快乐的内涵拓展了快乐的边界,使节目呈现多姿多彩。在网络冲击下,电视观众流失,“限娱令”促进节目提升品质,《快乐大本营》直面挑战,贴近时代,贴近青年,焕发青春活力。

四、“快乐家族”形散而神聚

在“快乐家族”里,何炅属于核心和主心骨。在第二本书《快乐如何》中他说:“要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心态,要学会开导自己,要善于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发现幸福,给别人快乐也是快乐之本。”以利他之心追求快乐,温暖他人,这是何炅升华了的人生境界。

“大本营”早期有个“铁三角”:李湘掌握大流程,何炅搞气氛,维嘉做外景主持,创造了节目几年的“黄金期”。何炅与维嘉为高中同学,配合默契,在节目中维嘉冷不丁的冷幽默让人会心一笑。他欣赏谢娜人来疯的即兴发挥:“娜娜不过是把它发挥到极致,让那么多人喜欢她。”

谢娜是中国最具娱乐精神的主持人,以无厘头的搞笑风格被誉为“内地综艺女王”。她曾经三进“大本营”。2002年,《快乐大本营》在北京招两个副主持人,正在拍戏的她来应聘,上节目后找不到存在感,几期节目后请辞离开“大本营”舞台。2004年,李湘离开,谢娜重返“大本营”,在几位主持人的PK中含泪离开。但短暂的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她第三次被邀请回来,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始在这个舞台发光发热。来自马栏山“坡姐”插科打诨、轻松戏谑的主持成为“大本营”的核心看点之一,以致在她回家生孩子的大半年里,观众都不太适应,到处打听“娜娜啥时候回来?”在湖南卫视《巅峰之夜》中,谢娜给12岁的谭芷昀发放巅峰按钮直通卡,称赞她是“点亮舞台的精灵”,其实,谢娜自己何尝不是那个精灵呢。

海涛18岁时参加沈阳赛区《闪亮新主播》拿了冠军,一脚踏进《快乐大本营》,在长沙边读大学边主持节目。有观众说他在节目里老被人踩,海涛回答很享受这种感觉,红花虽好还要绿叶配嘛,他的夸张和搞怪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何况在《真正男子汉》和《摇啊笑啊桥》等节目中,海涛展示了他的实力。2018年,湖南广播电视台评选“最佳员工”,杜海涛榜上有名,成为主持人中的唯一。

36岁的吴昕被催婚,这是《我家那闺女》节目里的梗。从大连外国语学院启程,吴昕来到了《快乐大本营》。在她无助的时候,何老师讲了句话:“我给你个建议吧!你可以再坚持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你看看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如果说有好转,那我们再想想三个月之后要怎么办,如果没有好转你再回去也来得及。”④就这样,吴昕坚持到现在,如李湘所言:“舞台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定位,静或是动,都是不可缺少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快乐家族”是神一般的组合,组合中的每个人各有特长,都能挑大梁,合起来更爆发核能般的力量。这个组合如说相声的分工一样,有逗哏,有捧哏,当有人失误时其他人会主动补台,有时不需要言语只需一个眼神,每个周六晚,带给观众快乐,他们也在这个辉煌的舞台上成长,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这个特殊组合形散而神聚,共同见证、书写了中国综艺节目的灿烂。他们平日像候鸟一样飞出去,每周在约定的日子回到长沙,把他们聚拢的是电视抚慰人心的娱乐精神,是亿万观众发自心底的亲切召唤。哪怕那一刻,他们或者心情郁闷,可能家庭遭遇变故,但一旦登上舞台,就立马进入角色,使尽浑身解数。千里搭长棚,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也许有一天,命运会把他们分开,但这份尊荣和美好长留心间。

结?语

《快乐大本营》在自我调节中返本开新,把每一次危机都变成系统革新的机遇,始终站在中国电视的前沿地带。如果把《快乐大本营》看成一个有机体,那么制片人是头脑,传承栏目文化基因,“快乐家族”是嘴巴,陪伴观众快乐成长,开放的超稳定结构是生气贯注的血脉。在22年的长跑中,《快乐大本营》发挥稳定,破译了节目持航的通关密码,启发其他节目既应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又要海纳百川,从海内外优秀文化中吸收营养为我所用,才能挣脱桎梏,开辟新天地。

(责任编辑:牧鑫)

注 释:

①、④ 《快乐有你》第243、第58页,张华立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②(美)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第25页,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③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第11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猜你喜欢

传承
锤子下的精彩,浅谈手工银器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弋阳腔教学与传承的探索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