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组内互评”的策略
2020-04-1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沈 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是综合实践活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通过实践发现,“组内互评”是促进合作、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动力的有效举措。
一、小组合作“组内互评”的现状
“组内互评”是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常用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尤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通过“组内互评”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合作学习。可是,学习小组在“组内互评”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有的成员活动时很积极,口才好,一直在评价别人,导致出现了“一言堂”现象;有的学生内向不会评价,就听别人说没有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故意捣乱,胡乱评价。最严重的问题是在互评中出现的矛盾和摩擦,这不仅使评价起不到该有的激励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开展“私人订制——同里旅游路线”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时,活动开展的第一步需要一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关于同里古镇旅游的“调查问卷”,其中包含问卷设计、问卷分发以及数据统计与分析。一周后,我们在课上汇报回顾了该小组的活动进程并让他们进行了“组内互评”。我先询问了活动的进展,并让他们说说活动中每位成员的优缺点。生1:我设计好了问卷发给问卷分发员们了,可是他们总拖拉,所以还没有完成。生2:我周末要去补习,没时间发问卷。生3:我等同伴一起发问卷,他不来我一个人做不来。生4:问卷还没有,我是统计员,还没轮到我做。生2:我又不是故意不做的,为什么都说我?我不做了!(委屈地趴在课桌上)这样的评价导致此组活动难以继续进行,最终八人的小组活动只有两三个人坚持参与了。
合作学习是开放的、共同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情感还不稳定,他们的情绪常常随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紊乱。因此,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类情况:第一,在“组内互评”中,若被埋怨或忽视很容易触发学生敏感的自尊心而出现逆反心理。一旦学生产生对合作学习的不满情绪,他们今后对综合实践学科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就会成为课堂上的“木头人”。第二,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总容易受到小组各成员的追捧,大家都相信他,在乎他的评价,导致了“组内互评”出现“一言堂”现象。这两种现象是目前“组内互评”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进行同伴之间的评价。要想让学生对一门课产生学习兴趣很难,但让他们失去对一门课的兴趣有时只要一句话。因此,我结合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经历,在实践中探索:怎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组内互评”?怎样通过“组内互评”促进学生间交往?怎样通过有效评价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二、小组合作“组内互评”的策略
积极有效的“组内互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生活氛围。通过调查分析“组内互评”的现状,着重考虑评价参与度低的“后进生”以及掌握话语权的活跃学生,思考了促进“组内互评”的几点策略。
(一)明确评价要点,拓展评价的深度与广度
学生对评价两个字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口头上的表扬和批评,并且他们评价的关注点也局限在任务的完成度上面,因此,互评起到的促进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存在不少弊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拓展评价的深度与广度,在学生刚接触“组内互评”时,教师要多加指导、从各个评价细节着手,将互评细则逐条写给学生。例如:在开展“新能源小车”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第一个班级由于课前没有准备互评的要求和细则,没有对学生的相互评价做出前指导,导致评价出现了各种矛盾。在第二个班级上课前我汲取了前一个班的教训,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能力准备了“互评表”。(见表一)
在“互评表”上我选了五个要点,有些学生能说会道,为了避免“一言堂”现象我设计了“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这一栏。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我也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并规定“组内互评表”上的总分会影响小组组间评分,这样组员之间也会相互鼓励。最后要求学生能用一句话夸夸自己的组员,以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避免小组内部产生矛盾,使小组合作顺利进行。在第二次上“新能源小车”时有学生评价:我觉得我们组内进步最大的学生是整理员,之前他都不干活的,这次他将制作材料进行了归类整理,方便我们进行制作,顺利完成了小组合作。被夸奖的学生平时很懒,不配合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活动,听了这样的表扬他害羞地低下了头,嘴角微微扬起,小组合作结束后更积极地整理了桌面。
表一
(二)促进小组成员间友好交往,实施分层评价
课外实践小组合作活动相较课堂小组合作来说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在教师视线外的活动更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各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极大程度影响着活动的进展。就像在开展“私人订制——同里旅游路线”这堂综合实践课时遇到的问题:小组内部产生矛盾,相互埋怨导致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根据这个现象,我深入各小组调查了各小组的表现及最终成果发现:各成员能力相差不大的小组矛盾较少,相互之间的评价也很积极,更容易完成合作;分工明确并考虑到每个成员意愿和能力的小组任务完成得也比较出色;相反,小组成员能力差距过大、分工不明确或不合理的小组相互评价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相互埋怨、争吵,合作也容易失败。因此,教师在布置合作实践任务时应考虑到各个学生的能力,评价的标准也要考虑到所有学生,做到分层评价。只要学生胜任了自己的岗位,完成了自己的分工,就能得到赞扬。此外,考虑到课外活动的高自主性和灵活性,在合作评价中可增加“准时性”和“纪律性”这两栏,只要各成员能准时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遵守纪律就应该得到各个成员的表扬。
(三)采取“活动日记”“档案袋”的评价形式,提高评价的时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分长短线主题,长线主题历时长,各个小活动间有紧密的连续性,这时“组内互评”也要根据活动做出调整,评价也应具有连续性。通过班级讨论我们采取了“活动日记”形式的“组内互评”方法。在“活动日记”中,每一位小组成员对每次活动各成员的表现进行相互点评,除了对相应的表现作出评价外,还可以对某个成员几次活动的进步作出赞扬,这是“活动日记”最重要的评价点。有些成员虽然能力较差,参与活动做出的贡献较少,但他若是每一次活动都能有一点进步,如:纪律好了、讨论时提的意见多了、愿意动手帮忙了等,都应获得评价。纵向的评价有利于鼓励参与度少的“差生”,相对而言在平时学习中他们能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一次小小的赞扬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学期评价中的“组内互评”可以采用“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将每次小组内互评的过程写入学生各自的“档案袋”中,到学期结束时评选出“实践之星”。这样的评价具有更长的时效性,有了“档案袋”学生每次活动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表现,为了争取“实践之星”的最高荣誉也能积极参与每一次的实践活动。
三、小组合作“组内互评”策略的思考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发现在实施“组内互评”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学生的“组内互评”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对对方的评价存在局限性,教师要打破评价固有的要点,拓宽学生的评价点。第二,对不同课型定制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有不同的课型,如:采访指导课、实验指导课、实地考察课、成果展示课等,不同课型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一样,评价的要点也不同,需要教师及时调整。第三,“捆绑式”评价。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考核有机结合,激发小组成员的互评动力和兴趣。第四,“互评艺术”引导,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相处交往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中“组内互评”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突出发展导向,开展科学评价,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改进后续活动,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此外,每一个人都喜欢听赞扬的话,适时地赞美可以迅速被他人接纳,在“组内互评”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