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04-15杜军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研究

杜军

摘 要: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师需要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了解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成长规律,制定合理性科学的体能锻炼计划,保证学生稳定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能提升;教学研究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开展丰富的体能训练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训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逐步提升体能训练强度;同时,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有效的安排课程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

一、体能训练的根本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体能训练,开展多样化训练内容,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实现全面成长。在系统化的体能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项目改善肌肉、神经等系统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运动素质。在规范化的体能环境下,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消化吸收和反应能力,以免在日常训练中受伤。同时,适量的体能训练还可以让小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与体力,对智力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科学的训练后学生的思维、观察和注意力会变得高度集中,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体育体能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整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并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增强自身体能。小学生的体能要素包括很多,如身体机能、身体均衡、心智能力等等,教师必须有计划性的设计体能训练方案,实施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体能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身体素养。

比如,在障碍跑步训练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来应用游戏。首先,教师需要圈画出100米的跑道,从中放置一些障碍物,如轮胎、栏杆、石头等,设置多个路障,从而你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有序的组织学生排列站队,分多个跑道进行,实施团队接力比赛的形式,来回穿过障碍物。在游戏化的体能训练下,学生会积极的参加,不断增强身体机能。但是考虑到女生的身体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女同学进行一些健美操的活动,训练平衡能力,教师会提供一些体育活动道具,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而后,学生需要逐一表演展示,提升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由于男同学的耐力好爆发力都比较强,教师可以开展篮球、足球对抗比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从,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以后的体育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

体育运动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能训练。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训练,教师要不断完善基础设备,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促进学生的稳定成长。同时,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的增加活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不同运动强度的项目,实现有效的体能项目练习

比如,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依次完成“头部运动、体转运动、压跨拉伸等热身项目。”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愛好和体能基础情况,教师进行了深度的调研考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多个活动兴趣组,如篮球组、羽毛球组、排球组、乒乓球组等等,每个兴趣都会分配一个体育带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同时,教师需要先增加一些辅助设备,完善基础设备配置。而后,教师会以班为单位实施体能训练活动,逐一安排社团训练项目。同时,教师会专门记录学生整个训练的过程,并进行一次“体能测试考察”,针对学生所选社团项目进行综合体测,检测学生的实际体能水平。在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下,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提训练,不断提升运动素养。

四、开展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体能意识

为了保证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做好体育锻炼流程设置,制定科学的训练时间表,避免学生出现身体损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丰富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能意识。

比如,考虑到学生年龄思维的变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实施体育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先搜集学生的体育考察成绩表,按照体能水平实施分层训练,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B、C。A类学生的体育运动是一些基础的体能训练活动,如短跑、跳远、单杠等;B类的学生则是学习一些球类运动技巧,如足球走位、运球、传球等;C类的学生进行的是一些高强度的体能项目、如匍匐障碍前进、引体向上、单手俯卧撑等。采取分层教学法可以有目的性的提高不同学生的体能水平,实现双向的教学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良好的体能水平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一定的保障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系统化的体能训练方案,创造良好的体育条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李源.谈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0.

[2]谭利海.中小学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好家长,2019(23):246-246.

[3]侯光定,史文文,吴剑锋,etal.FIG2017-2020年新规则下竞技健美操ABCD四类难度与体能素质训练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19(3).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浅谈如何让小学体育更具有趣味性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