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辩”生“变”

2020-04-15潘志坚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写作高中语文

潘志坚

摘 要: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类型,也是高考最常考的类型,议论文写作更是训练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从当前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最艰难的矛盾在于其自身薄弱的理性思维与思辨性说理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理性思维,尤其是辩证思维的培养。下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略陈管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思维发展和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良好的思考能力、辩驳能力是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思维基础,是明细是非曲直的关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提高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质量已然成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明确概念,引导辩证思维启动

思辩式思维包含三个要素:判断、推论、事实。从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素来看,辩证思维就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学生只有会判断,善推论,言事实,才能真正写好一篇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的议论文。故此,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概念,明确议论文的议题、论点。而如何来训练学生这种思维呢?笔者采用的论证推理教学法,例如给学生一件事实:这辆车子走了五万公里,它连小修理都没有过。引导学生就事实进行推论:这辆车子的质量不错。最终就这一事实作出理性的判断:这是一辆好车!这个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断能力。当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思辨思维的开启过程,学生要想得到结论,就必须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事实出发,进行符合事实依据的推论,最后得出合理判断的过程,即辩证思维的过程。当然,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写作前不必急于建立观点,而应该对材料与自己的立场保持合理质疑,并寻找相关的事实依据进行推论,才能得出严谨、缜密的判断。

二、科学引导,掌握辩证思维方法

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否有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前提是不懈质疑,即怀疑精神,质疑他人观点,也质疑自己看法,不迷信权威,亦不盲从潮流,认识到一个命题存在于一定条件与范围之下,才有可能认识更全面。比如,《论语》中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绝对成立?如果“己所不欲”正是“人所不欲”,此观点当然成立;但是还有另一个事实,“己所不欲”正是“人之所欲”,那是否能施于人呢?中国人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西方人也有谚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再比如有人不能吃辣,但也有人嗜辣如命,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己所不欲有时也可施于人。陈述事实后,我们会发现,施与不施,立足点本不在“己”,而应在“人”,因此得出观点: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经过思辨,让问题的探讨由“扁平”到“丰满”,建立观点也更显严谨。

进行思维引导后,我们还可启发学生对一些前人公认的真理进行审辩,比如“坚持就是胜利”,什么是坚持?是不是所有坚持都是胜利?什么样的坚持才能胜利?胜利又是什么?再如“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什么是苦难?苦难本身就是财富?有没有苦难并非财富的事实?……给予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自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让学生有目的、有效率地参与,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

三、强化训练,使思维与写作有机结合

高中议论文也可以说是一种任务驱动式作文,这种作文的材料与时评材料非常接近,事件一般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可辩性,学生在写作中都能有话可说。故此,在开启学生辩证思维,指导学生善于论证和思辨后,我们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思维发挥和知识应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去实践中“练练手”,将思维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精选写作议题,筛选符合学生兴趣点,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动手写作。比如“抖音是否毒害青少年一代”这一话题,既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贴近生活的,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灵活性思维,在理性思维的前提下,学生更愿意理性地、客观地、辩证地“畅所欲言”。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收集事实性材料,并进行基于事实的观点阐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观,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让学生完成800字写作。

以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为例(本文省略材料)。在理解这一材料时,学生需要大致了解袁隆平这一人物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再结合材料,理解关键词句,如“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一心愿的形象说法;“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象征着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一方面为世界人民造福,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价值,和国人共享这一伟大成果。读过此文,或着近几年阅读过有关袁隆平的报道和文章的学生定能文思泉涌。当然,如果从议论文的写作角度来看,即便学生对袁隆平的理解还停留在思想政治、生物或地理课本里的知识上,也不必气馁,因为这道作文的角度還是多元的,如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从职业到事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苦中作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诸如此类论点,只要学生思维灵活,懂得辩证地解读材料,都可以各得其所,写不经常的好文章。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时,就应该鼓励学生辩证地思考这些,从多个角度解读材料。

总结

一言蔽之,议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同努力,除了教师的重要引导工作之外,学生自己也需要加强阅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养成良好的分析,构思和论证习惯,相信只要加强练习,锲而不舍,高中学生一定能够因“辩”生“变”,写出富有思维的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赵伟利.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孙怡茹.基于培养理性思维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3]杨海龄.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8):26-29.

猜你喜欢

写作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