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要多一些“人人参与”
2020-04-15何月丰
何月丰
《认识比》一课,课始在认识了比的各部分名称之后,有如下一个环节——
(课件出示下图)
师:不知道大家懂不懂这个2∶1 的意思?
绝大部分学生表示懂的,甚至已经有几位学生举手了。
师:还没学就懂啦!好,我要检验一下是真懂还是假懂。如果现在请你帮忙,去取一些面粉,取一些水,要求面粉和水的质量比是2∶1,面粉和水你分别会取多少呢?
我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就会有学生举手。我知道,这些学生是真懂。略等待之后,举手的学生会有所增加。于是,我请举手的学生回答,说出几个符合“2∶1”的质量,我依次板书后继续教学。这个环节起初教学便是如此。
作为一节公开课,这样的教学经历多次,一直很顺利。直到有一次,发生了意外,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那次,之前做法和以往一样,先请三位举手的学生回答自己取的面粉和水的质量,答案都符合“2∶1”。此时,应该是教师介入,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再举例,然后对这些例子进行对比分析。可是那次,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又任意请了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请他说一个质量。结果,他不会。
这让我甚感意外。我想,也许是我任意请到的这位学生比较特殊吧!但是,这样的猜想是没有根据的。更重要的是,现实情况不能如此靠猜想来下结论。于是,后来当我再上这节课时,便开始调整这个环节的做法,寻找真相。
课件出示信息读一读→教师提问→学生举手→略等待……
师:那么多同学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取的面粉和水的质量了。现在,请把你想好的面粉和水的质量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下来。
部分学生记录的数据类似于1000 克和500 克这样的。我想,这一定是真懂。
部分学生记录了2 千克和1千克,就是在“2∶1”的数据后面加上质量单位。我想,这应该可以算是真懂。
部分学生记录了类似于“4∶2”这样的数据,没有单位。我就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了。
最为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还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记录。他们或拿着笔犹犹豫豫,或看着大屏幕上的“2∶1”冥思苦想。他们,还不懂。
这下我明白了,事实并非如我之前在课堂上看到的现象那样“喜人”。
之前的课堂,被一些优秀的学生以“光鲜亮丽”的表现掩盖了事实。没错,那样的流程,是非常舒服的,一气呵成,连贯顺畅。但,那不是真的。
现在的课堂,我不是直接请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先请学生把自己想好的重量记录下来,再回答。这样的过程,不再一气呵成,而且费时,但,回归了真实。
之前的课堂,“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一部分学生还没思考出结论,甚至可能还来不及好好思考,就已经看见了自己不太明白的答案。他们,被课堂的“亮丽”节奏牵着,有点盲目地向前走着。
现在的课堂,在一些学生已经举手之后,再让所有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质量记录下来,不仅拉长了思考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给了人人参与思考的机会。他们或犹犹豫豫,或冥思苦想,本质上,是在思考。他们,不再是被牵着盲目地向前走了。
一个改变,一个看似多余的“步骤”,恰恰给了学生和教师一个机会,一个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的机会。由此,也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观点: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引发学生产生思考,更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引发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
要在课堂上引发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就要有与之对应的“触发性”手段。基于自己对这个观点的思考,特别是结合自己平时在课堂上的实践,我尝试就这个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与大家交流。
一、等待更多学生举手
上面《认识比》的案例中,在有个别学生举手之后,我有一个“略等待”的做法。为什么在已经有个别学生举手之后,还要等待一下,而不是直接请举手的学生回答呢?目的很明显,促进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课堂上,问题一提出,总有思维反应比较快的个别学生会冲在前面举手。试想,此时如果马上请这些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就不再思考了,思考的覆盖面、深度就大打折扣。
因此,课堂上要引发学生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就要在有个别学生举手之后,耐心等待,等待更多人举手。更多人举手,意味着更多人参与思考并获得了答案。此时还不举手的学生,也许是因为个性而没有举手,但他思考了;也许是参与思考了但还没有获得答案,但他思考了。
可见,等待更多人举手,有助于促进“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
二、表扬举手的学生,欣赏没举手的学生
有时候课堂上的问题会有点难度,导致一开始没有学生举手,略等待之后,也仅有个别学生举手。此时,因问题太难,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考,不深入思考。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以前我会这样说:“啊!才这么几个人举手?”
实践证明,这样说是有一定激励效果的,但效果不大,更多是打击。
所以,现在我会这样说:“哇!这么快就有几位同学知道了!”
实践证明,这样说的激励效果比以前的说法好很多,往往会在我讲完之后就有学生举手——他们就是因为个性而不举手的人。
此时我会继续跟进:“嗯!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了,你们真了不起!”
有时候我还会加上这样的话:“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的表情在告诉我,你们在很用心的思考,这样的样子真好看!”
上述,通过对举手的人的表扬,促进更多人深入思考;通过对没举手的人表情的欣赏,促进更多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可见,这样的“表扬”和“欣赏”,有助于促进“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
三、把自己想到的答案记录下来
把自己想到的答案记录下来,是我在上面《认识比》一课中采取的让更多学生参与思考的手段。可见,让学生记录答案,不仅仅是将“凭空思考”变成“落笔有据”,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学生真正参与到思考中来。
随着学生课堂经验逐渐丰富,总有一些学生将“思考”变成一种“等待”。即课堂上的问题,自己常常不参与思考,而是等待同学思考并说出答案。此时,当你让他要把答案记录下来时,他就必须要参与一下思考。也许他最终获得的答案还是不对,甚至还是没有答案,但他至少是思考了一下。
当然,把自己想到的答案记录下来,不仅仅是促进更多学生参与思考,更要促进更多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适当改变一下这句话的要求,如“把自己想到的答案记录下来,最好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当学生不仅要记录答案,还要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思考就会更加深入。
可见,把自己想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同样有助于促进“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
四、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交流不仅先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可以促进深入思考。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就是继学生“举手”和“记录”等独立思考之后,进一步触发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的手段。因为,需要同桌交流,学生就必须准备好自己的思考,他就会参与思考;在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需要表达、接纳,思考就会深入。
当然,“同桌”在这只是一个代名词,除了同桌交流,还可以小组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同桌交流,一般而言,那些关键性的问题、疑难问题、涉及知识核心的问题,同桌交流的价值比较大。
一直以来,数学被誉为是思维的体操,其动作特征便是“思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人人参与思考、深入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触发思考,且要让这样的思考多一些“人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