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数学运用“展疑——释疑”模式的教学
2020-04-14吉祥
吉祥
【摘要】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改进,在全国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探索下,各种模式的课堂相继涌现,而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把教学重点由“教”向“学”转化,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对“展疑—释疑”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字】教学模式 展疑 释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142-01
初中数学课程总目标简要地概括为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以这个目标为方向,我们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做出改变。构建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为此,我们对“展疑——释疑”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展疑——释疑”模式的教学背景
几年的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在经过多年的传统教育教学后,来到初中或者经历初中时,已经失去了该年龄段该有的在接受知识时的那种朝气蓬勃,变得对学习不敢兴趣,导致成绩落后,成绩中上的同学也只是成为容纳知识的容器,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失去了学习的能力,甚至是失去了学习的意识。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我们就必须去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重新地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上来,真正地成为知识的主人,成为社会下一代的主人。 “展疑——释疑”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的就是, “展疑——释疑”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一种思维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主要是通过学课前生自主学习,找出疑问,课上展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把知识内化。这与现在的翻转课堂有点相像,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制能力比较差以及各种客观条件等原因,使得我们的“展疑——释疑”的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又有所不同。
二、“展疑——释疑”模式的教学
(一)课前准备
(1)协作学习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我们采取的是小组协作学习。上课前,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经行分组,整个班6到8个同学一组,共分7到8个小组。我所采取的分组方法是,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性格的学生,这样可以实现组内同学间的帮扶,性格开朗的同学又可以调动小组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
对于学习积极性一般的班级来说,单纯的分小组学习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引入组间的竞争机制,我选择的是小组加星制,每节课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加星,每个月对获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定时进行不同的奖励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
在实践的初始阶段,我会提供些问题引导学生经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我所提供的问题再发现他们的问题,如数学人教版版中的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我会引导学生提出“家到学校的最短线路”“多名同学相约去西江边看风景的最佳集合地”“游玩七星岩和鼎湖山最佳酒店选择”“最近海边看日出地点”等。接着引导他们阅读课本对应内容,划出本课的重点以及不懂的地方,试着完成课本填空及课后练习。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遇到不同的疑问,在第二天的课上就可以展示出来。
(二)课堂模式
(1)展疑
每节课前我会针对性地选择班上成绩一般的几个学生,让他们把预习的问题展示出黑板。选择成绩一般的同学,是因为他们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有代表意义,而且难度不大,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全班大部分同学的问题,也可以把课本的基本知识和问题解决。如在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中,学生会提出问题“两点在直线异侧时该怎么找到所求的点?”“两点在直线同侧时怎么找到所求的点?”等,当然优生还会提出“两点和两条直线时该怎么思考?”以及“多个点和多条直线时该怎么思考”等。
开始阶段,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理想,甚至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呢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会在释疑前先对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点评,与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哪些问题提得比较好、哪些问题的表述需要改正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同学们会对他们如何提出有效这一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2)释疑
课堂的开始,我会给5到8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黑板上同学所写的问题,接着就让小组派代表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通过这样小组的展示讲解,就可以解决课本现有的基本知识定义和概念。紧跟着我会让小组再讨论举出生活与之相关的事例或者应用,加深同学对概念的认识,接着引导大家探讨得到相应的性质或判定并进行简单的习题应用。以同学所举的练习题为例,小组内思考、讨论、分享后,再选小组到黑板展示及讲解。最后小组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进行该课的巩固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师自身要重视同学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很多时候在师生间、生生间对问题所理解的差异正是该节课的宝贵资源,如在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的课上,同学们就在两点在线的同侧找最短距离的点的问題上产生了争辩,有些同学认为是先做其中一点关于直线的垂线段,垂足就是所求的点。有些同学则认为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先作其中一点的对称点,对称点和另一点的连线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在小组内、小组间的争论及教师的引导后,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比单纯地老师讲解的印象要深刻,知识是真正的得到了内化建立,教师在教学时更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