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4-14杨秀龙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从理论知识的单一性教育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加强生态道德意识不仅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语文课程内容与生态道德意识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能够在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道德;渗透策略

一、 引言

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青少年思维发展与道德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当前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使得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困扰。为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语文学科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语文学科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前提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五六年级的语文教材,有很多文章是对自然景观进行描写的,也有很多对人文景观进行描述,在宣传环境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加关注环境的保护。例如,《白杨》《草原》《山雨》《草虫的村落》《桂林山水》等,这些都是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充分地展现了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语文学科知识理解的基础

生态道德教育与语文学科知识内容之间是存在有极大关联性的。语文教学活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基础,其势必会从语文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促进与提升。但是就笔者自身的教育经验积累来看,部分学校并没有重视到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乱扔垃圾,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自身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此方面教学内容的渗透与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提升学生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降低资源的浪费,从而能够加强对当前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 加强语文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主要措施

(一)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发展

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在教学过程中将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教师要想实现语文课堂上的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从而能够从多方面发展的角度来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理念的提升。首先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培训会或是视频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生态道德素养,并在日常生活中就帮助学生践行生态保护的基本措施。这样,教师在对生态知识具有全方面理解的同时,其对实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会具有自身独到的见解。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生态道德知识讲座,加强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对活动内容的实际掌握。学校与社会环保部门也需要积极进行合作,开展各种有效的座谈会活动,以此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从而能够促进其生态道德素养的体现。

(二)古诗词方面的渗透与熏陶

小学语文知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古诗词教育内容,这也是在当前阶段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普及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笔者对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题材与内容的探究中,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影响十分广泛,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内容也成为学生未来记忆力最为深刻的几种古诗词内容之一。为此,在这种记忆力发展阶段下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势必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诗人对特定景色或是季节的景观描写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古诗词内容教学。在对春天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夜喜雨》等进行分析,而对夏天的专题来说,就需要对杨万里诗句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进行分析。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具体景观的展示,以方便学生能够对具体的景观实现全方面的理解与认知。在这种实景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特定的形式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环境景观,继而能够在當前美好景色的基础上来进行环保意识的提升与发展,让学生思考若是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上述的美好景色是否还能够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为的实施,以此来更加深入的对古诗词中的美感与实际情感进行分析与掌握。总的来讲,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能够感受到自然赠予生命的力量,只有在自然环境的营造之下,生命才会如此有力量而又鲜活。

(三)阅读教学中的生态道德渗透

语文课本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描写。为此,教师就可以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与发展。例如,在进行《自然之道》一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文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和生物学家们来到了一个岛上观察动物,但是由于作者和同行的错误引导,导致幼龟被肉食鸟吃掉,因此作者非常懊悔。这篇文章告诉学生: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同时也要了解大自然、了解动物,否则就会给大自然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将身边事物联系起来,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更好地爱护大自然。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也逐渐开始显露。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自身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以此来促进生态道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育规律基础上来进行高效发展,从而在提升学生基本道德修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升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但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种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达到效果的,而是要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才能够进行逐渐的积累,以此来师生共同努力之下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友杰.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9):78.

[2]姜亚利.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2015(12).

[3]马志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7(5).

[4]陈霞.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探讨[J].学子:理论版,2016(17).

作者简介:

杨秀龙,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板桥小学。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