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0-04-14彭许良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摘 要:教育体制的革新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良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作者都投入到了教学研究活动中,希望发挥自身作用,为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做出应有贡献。此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本学科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关注他们的主体体验以及个性化需求,同时采用赏识教育策略不断触发其学习动机,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有利于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稳定提升,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们本身独有的优势,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场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其受到情感上的激励,并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种任务,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切实提高最终的教学成效。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将赏识教育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运动兴趣,还能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立足教学实际,抓住实施赏识教育策略的最佳时机

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赏识教育策略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把握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的时机,从而切实发挥该策略的优势,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有效推動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激活授课氛围,顺利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论技巧、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关注他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学习态度,并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通过直接点明他们的优势来强化其学习自信,同时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可,然后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和主动,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榜样激励”的方式,邀请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优异、动作到位的学生到整个队伍前面进行展示,以便不断触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认真地参与学习,并有意识地规范自身动作,继而不断增强赏识教育的效果。

二、 关注教学需求,将赏识教育与针对性辅导结合起来

小学体育老师在实施赏识教育策略时,还要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其使用的场景、频率,同时还要将其与针对性的辅导相结合,以便提高该策略的应用成效,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例如,体育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工作时,要在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不吝于自己的赞美,但要实事求是,既不能过分夸大其优异表现,也不能略过必要的表扬环节,从而使其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合理赏识下不断取得更多进步。与此同时,除了表扬以外,教师也要及时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避免他们因为个人优势而沾沾自喜,同时也可以引导其树立更加明确的学习和改进目标,以便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 尊重学生差异,围绕其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赏识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体质和个性,所以体育教师在常规教学活动中与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需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个体,同时结合其不同的学习情况引进具有实效的赏识教育策略。比如,面对班级中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一旦发现他们凭借个人努力和毅力完成了一项强度较大的运动,就要立刻运用语言表扬或者物质奖励的方式来肯定他们的精神,使其树立奋斗、拼搏、超越的体育态度;当体能较好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超额完成了特定的锻炼任务时,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及时对其提出表扬,先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质量,然后鼓励他们选择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训练,以便引导他们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运动优势,进而推动其个性化成长。

四、 重视营造氛围,进一步提高赏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情感,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为教师提供更多开展赏识教育活动的契机。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营造教学气氛来渗透赏识教育策略,以便促使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开展更加高效的学习活动。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打造互帮互助的教学环境,从而促使学生们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能够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共同合作完成相应的体能训练任务,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这些现象逐一提出表扬,然后借机为学生们传输体育精神中合作、竞争、互助的内容,由此不断强化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利于促进班级凝聚力的不断提升。

五、 优化教学评价,渗透赏识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

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评价环节也要适时融入赏识教育策略,从而在总结教学成果的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使其受到相应的鼓舞和激励,然后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参与到之后的学习活动中,进而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评价中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和复习课上所学,从而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其记忆,然后要求学生以自评的方式反思个人在理论学习和实际锻炼过程中的优势和缺点,分析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体育老师要将所有信息整合起来,对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评价,着重强调和肯定他们的优点,为其写下激励性的评语,同时真诚指出学生需要改正的地方,并给出可行的建议,由此促进他们不断发展进步。

六、 结束语

作为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学科,小学体育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其健康生活习惯、塑造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重要职责,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在现代教育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个人的授课思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引进赏识教育策略,从而使他们在运动、学习过程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并顺利达成锻炼身体、纾解压力的目标,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凯丽.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

[2]宋德孝.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赏识教育理念之实践[J].新课程,2018(7).

[3]孙爱远.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9(18):297.

作者简介:

彭许良,湖南省娄底市,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