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古诗词类别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

2020-04-14吕瑞芬

商情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吕瑞芬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所以本文从古诗词类别教学的角度研究诗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  类别教学  传统文化

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古诗词韵律优美、语言生动、内涵深邃,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15分的分值,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题材,古诗词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等几大类。每一种类别的诗词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同一类别的诗词却有着明显的共性。那么,在诗词类别教学中应该对学生渗透哪些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教育: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人格修养,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育教育以及重视亲情、友情的情谊教育。

一、在托物言志类诗词教学中渗透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人格修养

托物言志诗,既有对所咏之物的描摹、欣赏、赞美,更多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在言志中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个人追求。如表现高洁品格的诗句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象征宁死不屈的坚贞节操的诗句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以上所举诗词都是托物言志类诗词的代表,这些诗词中蕴含的高洁品格、坚贞节操、磊落襟怀、崇高人格等都是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人格修养的具体体现。所以在这类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这些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这类诗词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在羁旅思乡诗、边塞军旅诗教学中渗透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

羁旅思乡诗,是羁旅在外的文人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时最常写的一类诗。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通过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岑参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遥望故乡,思乡的眼泪擦湿了双袖,挂满了脸颊。用夸张的手法极朴素、极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思家想到极点的情态。这类思乡诗词中表达的大多是自己对阔别已久的故乡的思念、眷恋、热爱,我们也可以从这类诗词中挖掘出深藏于古人内心的乡土观念。所以在讲授这种类诗词时应让学生学会置身其中,深切地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念家乡的真情挚意。

边塞军旅诗,这类诗词大多表现的是文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展现的是诗人心怀天下的胸怀,体现的是古人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这类诗歌的主旋律。如盛唐时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樓兰终不还。”抒写的是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近几年的高考题全国卷I诗歌鉴赏部分考查家国情怀的倾向更为明显。如2017年全国卷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县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表达了作为主考官的诗人爱才惜才的真挚感情以及要为国家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授学这类诗词时要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像古人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山水田园诗教学中渗透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育教育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为对象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田园诗主要以田园为题材描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山水田园诗情感上主要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向我们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傍晚,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就像是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让人置身其中感受自然的秀美和灵气,无形中也培育了学生亲近自然的意识,热爱自然的情怀。描写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还有很多,如《饮湖上初晴后雨》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望天门山》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望洞庭》用“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展现了祖国壮丽山河的美好与神奇。在这类诗词教学中要让学习学会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学习这些诗词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送别怀人诗教学中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的情谊教育

在与亲人朋友送别时,古人往往折柳送别、吟诗赠别,分别后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他们就常常鸿雁传书、诗词传情。怀人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对方落笔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对慈母的爱与尊敬;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表达了对家乡家人的牵挂。在这类诗词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孝老爱幼亲幼的高尚品质,重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优秀家庭美德。送别诗如方干《衢洲别李秀才》“一曲离别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的伤感;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思念。在这类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古人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让学生懂得珍惜朋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会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与身边有才有德的朋友共同进步,逐渐成为更优秀的人。

综上,在高中古诗词类别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以上几方面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诗词学习中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诗词时不仅能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更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文化传播者。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