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0-04-14

读与写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语句语感写作能力

严 佳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 周口 461300)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出炉,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也需要随之进行完善提高,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科学提高。以往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多注重对学生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科学指导,导致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在新课改环境下,必须要从读写结合角度,有效地指导高中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读写结合授课方式

传统教学过程中,提高词汇量和学生英语语法知识被教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容易被教师忽视。而读写结合能力是学生开展英语学习活动的基础能力,也是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转变以往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方式向注重英语读写结合能力培养的方式转变,从而以更加科学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素质。

以《Friendship》一课为例子,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朋友用英文进行描写,写一篇作文,在讲解课文后,让学生对自己之前写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时,学生在经过课程学习后,会对之前的写作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就会显得游刃有余,这就是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成效的具体体现。

2.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以往的英语教学方式包括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读写词汇等方式,这些传统方式对于英语成绩的提升确实有很大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对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更新的追求,对于传统教学方法难免产生乏味,从而出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等形式的内容,这些内容形式和内容较为新颖,对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以每天阅读英语新闻报纸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把每天自己每天阅读的英文新闻内容也用英文写出来,进行复述,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读写兴趣,而学生对于阅读英语新闻报纸等形式的内容很感兴趣,在教学中借助这一形式的内容来吸引学生兴趣,达到了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的目的。

3.立足文本,积累词汇与语句

写作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积累的活动,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扎实的基础夯实阶段,这个夯实基础的过程就是积累词汇与语句的过程。英语读写能力如果是一座高楼大厦,词汇和语句就是这座摩天大楼的一砖一瓦,只有经过砖瓦的累积和整合,才能筑牢英语读写能力这座摩天大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英语文本,注重提炼文本中的词汇和语句,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和语句,以此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经典的描写人物形象的英文文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分析其中的主要词汇和语句结构,要求学生尽量运用这些词汇和语句结构进行仿写,描写身边的一个人物,学生从文本中学习到了更多的词汇和语句,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这些词汇和语句,这就达到了提高词汇和语句积累,以读写结合方式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教学目的。

4.积极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过往的英语写作能力的锻炼大多是教师安排作文写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应试考试作文能力有较大帮助,但对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实际帮助并不大。写作是一个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和思维模式的直接途径,要提高写作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通过阅读的积累,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和语句,还有另外一项重要功能,那就是培养语感。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在讲语感,语感是什么,语感就是直接帮助自己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对于英语写作非常重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英语语法不怎么好的学生写的英语作文却非常好,这就好比很多语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写小说写散文却很在行。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常用词句和结构,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阅读与写作这两项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必须把这两项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抓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寻找方式方法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以此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目的,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语句语感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重点:语句衔接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