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
2020-04-14付晓萌
付晓萌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体育部 山东 青岛 266000)
体育社会学又被成为体育运动社会学,其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发展规律、社会相互关系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内容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亦是体育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既将体育运动当做一个微观社会活动,以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对其内部结构以及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由可以将其当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以明晰体育运动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功能与格局为目标对其所具有的社会发展价值与地位进行分析。整体而言,体育社会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对此,本文将从体育社会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出发,分析其教育模式具体的优化措施。
1.转变观念,强化基础建设
现今体育社会学的教学存在教学效率与质量偏低的问题,其中教师与学生的理念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师重视程度偏移和学生认知有限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教师方面,强化对体育社会学教学内容的认知,明晰体育社会学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的方式,强化对学生认知转变的影响力;二是学生方面,学生应当紧跟教师教学的步伐,充分了解体育社会学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校内的论坛讲座以及交流活动,通过转变自身观念的方式,强化对体育社会学的接受度;三是学校方面,学校应当强化对体育社会学的重视,为其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的设备保障,应当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构建现代化教室为体育社会学的教学提供基础性保障。整体而言,通过转变三方的观念,能够为体育社会学教学模式的展开提供重要的思想与基础设施保障[1]。
2.丰富内容,多元教学模式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在书本教材之中,使其本身思维的灵活度有待提高,再加之部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资料获取能力较弱,使学生体育社会学的学习质量偏低。此外,教师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无法实现课堂教学活跃性的提高。对此,教师应当贴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课件的制作,现今部分高校教师多采用的是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师的教学准备时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存在过于单板的问题,对此,教师应当立足于生动性与直观性,优化课件制作,在课件重添加图片、视频等内容,用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育社会学的乏味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自由、发散为教育理念,灵活的采用情境教学、比赛教学以及自由教学风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的兴趣与认知[2]。
3.强化考评,严格考核制度
学生对体育社会学重视程度偏低或成效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考核制度的严谨度偏低。针对于考评制度的完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教师方面,教师作为社会体育学的传授者,对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通过强化对教师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意识,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学生方面,将对学生的考评放在学科成绩、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出勤情况等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此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论文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学生对体育社会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体育社会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的配合。对此,教师应当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以实现体育社会学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与学校方面强化对体育社会学的重视,为体育社会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学生思想基础以及学校方面的基础设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