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东津十样锦调查报告
2020-04-13刘文静
刘文静
(湖北文理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湖北民间器乐曲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民间器乐曲《十样锦》(1)十样锦又名什样锦、十翻、十不闲。主要分布在鄂北打调、襄河吹打、牌子锣三大乐种。目前国内关于十样锦的研究较少,《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2)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简称《集成》)中,对十样锦的流源与分布、曲目与应用、音乐特征进行了略述;屠明的《湖北民间器乐曲<十样锦>研究》[1]是在《集成》的基础上对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鄂北打调、牌子锣、襄河吹打等乐种中的6首《十样锦》。对其乐器、演奏形式、音乐本体、应用场合及功能等进行比较研究;程道法的《湖北民间器乐曲中的序列结构》[2]也是以《集成》为基础,对湖北省境内流传的十样锦序列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上述两篇文章均属集成后研究,且都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距今已有20余年,这期间十样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分布于湖北省境内的十样锦进行实地调查,笔者作为襄阳人,就地利之便,首先对襄阳地区的十样锦进行实地调查。东津镇十样锦班社历史悠久,班主徐元后于2006年选入襄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样锦项目的传承人,该班社每年承办众多演出活动,在襄阳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笔者本次课题以东津镇十样锦班社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班社的人员组成、乐器使用、演奏形式、所用乐谱等现状进行调查。
笔者于2019年4月至7月对湖北省襄阳市东津镇十样锦班社进行了五次实地调查,期间笔者参与乐班排练两次(担任二胡演奏)、演出两次。共收集资料有:录音214分钟,照片35张,访谈记录3000字,乐曲1首。
一、乐人与乐班
襄阳市东津镇十样锦班社班主徐元后,男,1958年出生于襄阳市东津镇,从小喜爱传统民间文化,擅长奏笛,在其带领下于2005年2月成立春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又称春笋艺术团),主要承办商业与公益演出,活动中把十样锦作为一个独立节目。目前为止演出有80多场,每年大致在11~13场左右,主要在东津镇、襄阳市区及周边地区传播。乐班的排练时间不固定,通常以活动为期进行集中排练,截至2019年5月30止,十样锦成员共有17人,平均年龄65岁,其中60岁以下者有 5人,60~70岁者 8人,70岁以上者有5人,男女人数比例为2∶1,成员均是东津镇居民,职业以退休教师者居多,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1 襄阳市东津镇十样锦班社艺人情况一览表
续表1
二、乐器
作为民间器乐乐种,十样锦的乐器使用情况是笔者调查的重点。笔者将东津镇十样锦班社中所用的乐器按照演奏方式对其分别进行说明,具体情况如下:
(一)打击乐器
东津镇十样锦班社中使用的打击乐器有三星、梆子、大锣、大钹、堂鼓、碰铃等六类。
三星:艺人称其为签字头、三件头,由铃、当锣、马锣组成,在乐队中主要起到引领与指挥的作用。铃高度为50mm,钟口直径为45mm,当锣直径为100mm,黄锣直径为170mm厘米,发出“星、呆、匡”三种声音。如图1所示。
锣:在东津镇十样锦乐班中使用的锣是低音锣,直径为410mm,厚为20mm。如图2所示。
堂鼓:鼓面为牛皮,鼓身为木质,鼓腔高340mm,鼓面直径210mm,演奏时,将鼓放在木架上,用双木槌敲击。如图3所示。
钹:互击体鸣乐器,钹面直径为390mm,碗径105mm,碗顶钻孔、穿以绸布、便于手握。如图4所示。
碰铃:互击体鸣乐器,由黄铜制成,钟高50mm,钟口直径45mm,用线绳将两钟相连。如图5所示。
梆子:敲击体鸣乐器,木质,长260mm、宽90mm、厚45mm。演奏时左手持梆,右手持木槌敲击。如图6所示。
(二)吹奏乐器
笙:由笙斗、吹嘴、笙苗、笙角、簧片和腰箍组成,C调中音笙,。全长490mm,笙斗高75mm,吹嘴长115mm。如图7所示。
曲笛:由笛头、膜孔、音孔、后出音孔、前出音孔和笛尾组成,全长66cm ,定调为C调,筒音为G。如图8所示。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组成,中音C调唢呐,全长370mm,碗径130mm,经测音,音孔全按为G。如图9所示。
(三)拉弦乐器
二胡:琴筒、琴杆、琴轴组成,琴弦为钢丝线,全长800mm,琴杆长490mm,琴筒高90mm,宽130mm,定弦为do-sol(1=D调),空弦音高为c1-g1。如图10所示。
(四)弹拨乐器
三弦:由琴鼓、琴杆、琴头三部分组成,全长1100mm,琴鼓高200mm,宽180mm,定弦为sol-do-sol(1=D调),空弦音高为G1-C-G。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片弹奏。如图11所示。
三、演奏形式
图12 “走打”队形(一)1.三星; 2.二胡; 3.笛; 4.笙; 5.三弦; 6.唢呐; 7.梆子; 8.锣;9.钹;10.木鱼; 11.碰铃; 12.堂鼓
东津镇十样锦乐班有“走打”和“坐打”两种演奏形式,走打是在室外行进过程中演奏,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坐打室内室外演奏均可,主要用于婚嫁仪式和现代演出。现如今承接婚丧嫁娶的演出每年在1~5场左右,有逐年递减的趋势。据樊成豪师傅讲述,在过去称艺人为“先生”,字号家(3)字号家指地主和资本家喜欢把班社请到家里演出来彰显脸面,供有钱人家享乐。一直以来十样锦就有浑素(4)浑十翻:打击乐与民乐混合演奏的形式;素十翻:打击乐单独演奏的形式。两种打法,因浑打需要的人数多,资金花费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以素打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的需求,开始以浑打为主,素打逐渐消亡。
在“走打”演奏形式中,行进队伍呈长方形,在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分别由四个人手拿木棍撑起一个长5米,宽3.5米的红色绸布,将艺人们置于绸布之下。“走打”的队形有两种,一种是三星走在队伍的最前端,紧接着是弦乐—管乐—打击乐紧随其后,此种队形使用较多,二胡与竹笛的数量在2~4把(支),无定数,碰铃的位置较灵活,可置于在堂鼓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其演奏形式如图12所示。
第二种形式是将三星置于红色绸布之间,此种队列具体乐器的队形位置不固定,遵循打击置于左侧,弦乐、管乐、弹拨乐置于右侧。演奏形式如图13所示。
“坐打”主要用于婚嫁仪式和现代演出,三星置于中间,打击乐器和丝弦吹管分别置于其左右两方,分坐两排,形成三角形状,二胡与竹笛的数量在2~4把(支),无定数。其演奏形式如图14所示。
四、乐谱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获取十样锦乐谱一份,系班社乐人由简谱手抄而成。据徐元后和樊成豪两位师傅所述,最原始的曲谱是工尺谱和锣鼓经记录而成(现已失传),为了便于传承,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时任襄州区文化馆调研员尹锦贵和艺人单有生等人执笔将工尺谱译成简谱,现收录于《集成》(5)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439-452。中。乐曲为单曲体结构,全曲由一个合头、一个合尾、8个乐句组成。通过多次重复、上下去颠倒联成一首独立的乐曲,无速度和旋律上的加花变化。
合头、合尾乐段的演奏采用弦乐、吹管乐、弹拨乐与锣鼓乐齐奏的方式。合头在全曲中共重复七次,合尾只在双数乐段的结尾处演奏,全曲共重复三次,单数乐句演奏时由弦乐、弹拨乐、吹管乐领奏,锣鼓乐其次,每组演完后无尾声,双数乐段则由锣鼓乐领奏,弦乐、弹拨乐、吹管乐其次,每组演完后有尾声,其结构形式如下:
合头+1+2+3+4+5+6+7+8
合头+3+4+5+6+7+8
合头+5+6+7+8
合头+7+8
合头+2+1+4+3+6+尾声
合头+4+3+5+6+尾声
合头+6+尾声
通过对襄阳市东津镇十样锦乐班的实地调查,笔者对该班社的人员组成、乐器使用、演奏形式和所用乐谱等相关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因时间限制仍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例如东津镇十样锦的音乐本体、历史渊源、以及其文化内涵及传播变迁等问题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据笔者了解,除东津镇十样锦班社外,还有分布于襄阳谷城县的石花十样锦班社,后续笔者也将对该班社展开实地调查,丰富襄阳地区十样锦的研究,同时希望能够为襄阳地区十样锦音乐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参考。
在该课题调查撰写过程中,笔者多次得到湖北文理学院与襄阳市襄州区文化馆相关老师的协作与支持,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