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2020-04-13曹秀萍
曹秀萍
(湖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弘扬者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动者,其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世界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影响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相对其它学科,外语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但由于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也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震荡和冲击。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批判性思辨能力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能否经受住考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顺利完成文化自强的使命担当,引起了高校外语教育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的密切关注。
早在20年前,就有学者指出,我国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缺陷[2],至今这种状况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观,并且在尚未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地方本科院校,情况更为突出。为此,有学者不胜忧虑,称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受到了威胁[3-4]。那么,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认同现状到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借助外语学科优势,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一、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中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
为了弄清地方本科院校英语学习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课题组以所在学校的大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研究者以北京大学高一虹等[5]关于英语学习者自我认同变化的定量考察为基础,选取了其中关于“文化认同”部分的问卷题项,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和修订,形成当前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共计20个题项,按照削减性变化、附加性变化、生产性变化、分裂性变化、零变化等五个维度进行考察,其理论依据是Lambert[6]提出的“削减性双语现象”(subtractive bilingualism)、“附加性双语现象”(additive bilingualism)和高一虹等[5,7]提出的“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 bilingualism)、“分裂性双语现象”(disruptive bilingualism)等双语理论。其中,削减性变化是指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观念被目的语逐渐削弱直至完全替代;附加性变化是指母语与目的语文化观念并存,在不同语境中能够切换自如,并且前者没有被后者替代;生产性变化是指学习者对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感情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归属感均得到质的飞跃;分裂性变化是指母语与目的语文化观念相互冲突,学习者出现选择性困惑、纠结、焦虑等认同分裂现象;零变化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前后文化观念没有发生改变。经SPSS17.0统计分析,该问卷总体Alpha信度系数为0.851,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问卷调查的受试对象为法学专业大一、大二两个班级的110名学生和英语专业大四两个班级的110学生。选择样本的依据是:法学专业招生生源为文理兼收,学生兼具文、理学科属性和学习特点,且英语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在本校非英语专业中比较有代表性。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已基本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英美文学、英美文化概论、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课程。两个样本的区别在于英语学习的时长、广度与深度有所不同。问卷调查的实施形式为课堂现场填写纸质问卷,共收回107份非英语专业问卷和102份英语专业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7.3%和92.7%。统计结果如下:
图1 不同专业学生在文化认同变化各维度选择率上的差异
图1显示,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语文化认同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生产性变化和附加性变化,且英语专业学生的变化趋势较非英语专业学生更为突出,表明英语学习在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母语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并且随着英语学习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增加,这种促进作用愈发凸显。同时,两个专业学生的文化认同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裂性变化和削减性变化,其中,削减性变化趋势在英语专业学生当中尤为突出,表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文化观念确实受到了冲击,并且随着英语学习的逐渐深入,对母语文化观念的质疑和否定也逐渐增多。但所幸与“零变化”参考趋势相比,这两种趋势均未达到临界点,尚属可控范围。换言之,英语学习并未从根本上撼动大学生的母语文化价值观,英语教育中的“西方文化威胁论”有言过其实之嫌。即便如此,分裂性和削减性变化趋势也不容忽视,因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困惑和质疑会随着学习体验的逐渐加深而朝不同趋势发展,或积极,或消极,需要进行适当干预和正确引导。
(二)随机访谈
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文化认同分裂性和削减性变化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找出在英语学习中大学生文化自信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者随即在受试的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名对象进行跟踪访谈。访谈的形式为半开放式,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具体包括对西方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文化消费产品(如影视、音乐等)的体验与看法,以及对中西方社会制度、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的认知与感受。其理论依据为费孝通[8]提出的文化结构三分法,该理论主张,文化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价值观念层次,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根据访谈结果,研究者发现,大学生文化认同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对待西方文化:新鲜好奇,乐于尝试,却又流于形式,以偏概全受访者表示,偶尔会尝试西餐,换换口味,主要是喜欢西餐厅的格调和氛围,但“中国胃”还是接受不了长期的西餐。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已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逐渐流行到中国,并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所接受,但很多时候“过洋节”只是流于形式,“找个借口和朋友聚一聚”而已,至于节日背后的文化渊源和象征寓意,学生们并不是太了解。好莱坞大片、迪士尼动画、热播美剧和流行歌曲等文化消费品在学生们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当中深受欢迎,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画面质感、动画特效、音乐旋律、歌手风格和地道发音,至于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主题思想、符号寓意等文化元素,并不会去深度挖掘。当被问及对西方社会制度、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知与看法时,学生反馈频率最高的是“民主”“自由”“独立”“开放”“时尚”“前卫”等词汇,其印象大多来自西方影视文学作品,显示出对西方文化的偏见和盲目崇拜。
2.对待传统文化:高度认可,引以为傲,却又知之甚少,缺乏兴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受访学生评价最多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而引以为傲。对于核心价值观,受访者表示,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会牢记在心,笃思践行。但当被问及传统文化的内涵时,学生们大多模棱两可,答不全面,有的甚至把传统文化理解为古典文学作品。至于对传统文化深入细致的探讨,如中国传统思想流派的划分,以及各派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观点,再如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以及对戏曲角色、造型、服饰等文化符号的理解,等等,大部分学生只能简单列举一二,有的甚至混淆不清。当谈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可以尝试去欣赏,但不会深入研究,因为传统文化虽然弥足珍贵,但“过时”“守旧”“呆板”“晦涩难懂”,“都是老年人、老学究、老古董们喜欢的东西”,离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比较遥远。
3.对待文化交流:乐于传播,积极宣传,却又羞于表达,缺乏自信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非常乐意向外国朋友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胜任这一跨文化交际任务。一方面,大学生对自身的传统文化了解和思考不够深入,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往往是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其结果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旦遇见兴趣浓厚的外国朋友刨根问底,就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或尴尬地转移话题,羞愧不已。另一方面,即便知晓其中的来龙去脉,但囿于英语表达能力有限,一时间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导致跨文化交际焦虑甚至失败。此外,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思维和意识,不善于将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联系和比较,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很多大学生虽然有兴趣参与跨文化交际,但现场表现得紧张、羞怯,缺乏自信,只能做安静的听众,无法体验与狼共舞的乐趣。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总体感受是新鲜、好奇,并且愿意在器物(或表层)层次上进行尝试、体验;在组织和价值观(或中、深层)层次上认识浅表化、片面化、绝对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盲目崇拜,但这并不妨碍其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尊崇,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传统文化认可度高,但缺乏深入了解和学习兴趣,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跨文化交际中,乐于充当文化使者,但囿于文化底蕴匮乏和英语表达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文化传播的使命。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任重而道远。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存在的原因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研究者试图从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历史背景、宏观政策、教育理念、教师素养、教学实践等多个层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教育不成体系,传统文化尚未受到重视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先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非理性的全盘否定,后又经历了文革时期颠覆性的摧毁,导致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后继乏力。“建国60多年来我们尚未建立相对独立、完善的文化教育体系”。[9]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当时教育部公布的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一直未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教材的编写,进行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不少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与应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功利性明显,急于求成;教师积极性不足,缺少足够的培训;教材本身粗制滥造;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冲突等[10]。2014年,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专门就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内容体系做出详细说明,从而为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基本指南。就在前不久,笔者欣闻,从2019年9月开始,中国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正式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思想政治、历史教材,三科新教材的编写尤为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覆盖[11]。至此,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总算有了相对权威的统一教材。然而在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情况一直不太乐观,坊间流传的为数不多的几种版本在内容体系的编排上显然存在较大的争议,质量亦是良莠不齐,这也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12]
(二)外语教育理念滞后,文化功能未能落到实处
我国外语教育自诞生以来,始终与国家的荣辱兴衰休戚与共,忠实地服务于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战略。从晚清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民国时期的借鉴西方民主政治以救国救民,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引进、学习和赶超世界先进科技,乃至入世以后的与世界沟通交流和与国际惯例接轨,这期间我国一直以向西方学习为主,外语教育理念也始终以“西学东渐”为重心,因而形成了“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单向输入、忽略中国文化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党中央明确提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强国战略,当前“去中国化”的传统外语教育理念已然无法适应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为此,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中明确要求,英语教育必须适当融入中国文化教学。但相关调查表明,这一要求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绝大多数高校并未开设以英文授课的中国文化选修课[13]。此外,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专四、专八和考研英语通过率作为评估本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导致英语教学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沦为一纸空文。
(三)教师文化底蕴欠缺,中国文化教学体量不足
教师是教育理念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将直接影响教育理念的实施效果。遗憾的是,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所接受的专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中国传统文化缺席,“不仅现在70岁以下的人基本上不懂传统文化,70岁以上的人真懂得的也已不多,年轻人对之更是‘恍若隔世’。……全体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更特别是学外语、有志于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国知识分子,正面临着‘恶补’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课。”[14]除了教师传统文化知识欠缺以外,以英语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匮乏,以及用英语语言授课的中国文化选修课程开设不足,也是导致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多以汉译英段落翻译为主要形式,零零散散穿插在教材不同章节的习题中,或作为考题出现在各种考试或竞赛的试卷上,内容不成体系,数量微乎其微,不足以让学生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和精髓。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汉英翻译技巧的探讨,至于非语言层面的文化教学,比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深入对比,则鲜有涉及,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对比思维,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三、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融入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修订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等三个角度,将文化自信培养融入英语教育教学,一方面增强大学生的母语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提升其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能力,从而实现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修订教学大纲,规划母语文化教学
当前,指导和规范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分别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两者均强调,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前者还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选修课,要求培养学生的英汉双语文化素养。尽管如此,相对于英语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而言,《大纲》对中国文化教育目标和要求表述甚简,基本一笔带过,显得过于模糊、抽象、笼统。《指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无所适从,要么各行其道,要么干脆忽略。有鉴于此,建议《大纲》和《指南》在修订中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部分加强指导,尤其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考核评估等重要环节进行必要的、具体的规范。同时,组织文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典籍英译精英和高校一线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英译,最终形成高校英文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权威教材。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评估测试的杠杆作用,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及考研英语题型和分值,加大对中国文化考核部分的分值比重,引导广大师生对中国文化教育予以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在改革文件正式出台之前,各高校应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学情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方案,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实施要求,规范考核评估,规划本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
(二)丰富教学内容,加大母语文化输入
在条件尚未成熟的院校,可暂时通过补充教学内容和增加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母语文化的输入。200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策划、汇聚了季羡林、杨宪益等一批国内外当代最优秀的文化专家学者十数载心血和智慧的英文版中国文化典籍《大中华文库》在全球正式首发。该丛书由文史哲、政治、经济、科技等中国各类经典著作组成,几乎涵盖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全部精华,被誉为“可以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宏篇巨著。可摘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典籍英译作为中国文化教学的素材,以翻译批评与鉴赏或其它文学欣赏的形式,适当地穿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此外,在中英文对照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政论文中,随处闪耀着充满了中国智慧的真知灼见,亦可摘选为教学材料。在课外阅读方面,以ChinaDaily、央视网(英文版)和CCTV-NEWS等为代表的中国英文报刊、网站、电视节目等均可推荐给学生,以增加其母语文化的英语输入。待条件成熟以后,可开设使用英文教材、以英文授课的《中国文化概论》或《中国文化英语》等公共必修课程,以系统、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文化教学效果
当前,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笔者所在院校也不例外。近年来,我校英语教师以此为契机,依托教研教改项目,围绕中国文化教育与英语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这一课题,开展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一是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组织编写了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的校本教材,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配套的慕课资源,为下一步开设选修课程奠定基础。二是开展文化创新实践,利用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的寻访、搜集、梳理和英译活动,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双语文化素养。三是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外语节、英语角等课外活动,向外国留学生和国际友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襄阳地方特色文化,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以上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同时也面临着其它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英语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文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体系的融入等,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传统文化教学,使得外语学科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面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和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英语为大学生打开了瞭望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扇窗口,也为他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架设了一座桥梁。在英语学习中,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增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文化自强的历史使命,高校英语教育责无旁贷。但文化自信绝不是对民族文化的盲目自大,更不能空有一腔热情,而是要在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践行、传承和弘扬。换言之,高校英语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还要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和英语教师应上下齐心,通力合作,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优化知识结构等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升英汉双语文化素养,增强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真正实现文化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