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04-13周红英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经期肌瘤栓塞

周红英

(新郑市人民医院 妇科,河南 郑州 451100)

子宫肌瘤是一种主要由子宫平滑肌增生所致的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且近些年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由于药物治疗周期长、疗效差,且亦反复发作,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段[1]。但随着近些年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患者希望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对子宫、卵巢正常功能的影响[2]。本研究对比了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年龄23~45岁,平均(35.79±3.37)岁;肿瘤直径2~9 cm,平均(4.63±1.45)cm。B组年龄24~46岁,平均(35.58±3.42)岁;肿瘤直径2~9 cm,平均(4.59±1.37)cm。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2)肿瘤直径≤10 cm;(3)研究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妇科疾病者;(2)哺乳期、妊娠期患者;(3)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4)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紊乱者;(5)上腹部手术史者;(6)恶性肿瘤者;(7)精神障碍者。

1.4 手术方法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下缘做1.5 cm左右的弧形切口,建立气腹,腹压13~15 mm Hg(1 mm Hg=0.133 kPa),拔出气腹针后置入腹腔镜,采用三孔法进行操作,置入操作器械,腹腔镜下仔细观察腹腔、盆腔状况。对于存在粘连的组织应先分离,使用超声刀切开肌瘤包膜,钝性分离,摘除,电凝止血,术毕冲洗腹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排出腹腔气体,常规缝合,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B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于月经结束3~7 d后进行手术,在DSA系统透视下使用Seldinger技术经皮右侧股动进行穿刺操作,成功后置于5F Pigtail动脉导管鞘,行下腹部和盆腔动脉造影,使用2.7F微导管插管至子宫动脉上行支内,复行动脉造影确认导管未进入阴道和宫颈支,透视条件下注入栓塞剂,避免栓塞剂异位栓塞,以子宫动脉主干显影、螺旋状动脉不显影为栓塞终点。

1.5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术后月经量增多、痛经、经期延长、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3)取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等性激素水平。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前,A组月经量增多26例、痛经20例、经期延长17例、腹痛4例,B组月经量增多27例、痛经20例、经期延长16例、腹痛5例。两组月经量增多、痛经、经期延长、腹痛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3 性激素水平B组术后6个月的FSH、LH水平高于A组,E2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A组术后6个月比较,bP<0.05;FSH—促卵泡素;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素。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温可珍[3]研究指出年龄、体质量指数、妊娠次数、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家族病史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生。刘丽等[4]研究结果提示,2011年我国子宫肌瘤整体发病率已经超过10%,已经成为影响育龄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既往多通过开腹进行,手术操作难度低,对子宫肌瘤数目、大小、位置要求不高,且术中视野清晰,亦可通过触诊方法寻找出微小病灶,从而避免微小肌瘤遗留。但其切口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亦较高。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其操作难度较大。但随着近些年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术式[5]。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新型介入治疗手段,通过阻断子宫肌瘤血供促使肿瘤细胞液化坏死,瘤体缩小,最终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增多、痛经、经期延长、腹痛等症状改善情况并无显著差异;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A组短。这表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B组术后6个月的FSH、LH水平高于A组,E2水平较低,这表明B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恢复较好。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远期卵巢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经期肌瘤栓塞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