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食”辅“遗”,文旅共创

2020-04-10蔡礼彬王飞关贞爽

人文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孔府遗产地文旅

蔡礼彬 王飞 关贞爽

产业融合是推动新时代产业发展、催生新业态、营造产业发展集群的有效方式。从2017年发改委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到2018年4月国家文化与旅游部正式挂牌,近年来政策的推动使得“诗”和“远方”的结合愈来愈紧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催生出众多新兴产品业态,形成了大量文化旅游集群与综合體。如何引导两大产业相互融合并形成良好的产业融合动力发展机制,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既是优秀文化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资源“可参观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孔”遗产地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圣地,诞生于此的孔府菜作为中国古代官府菜的典型代表,极具文化底蕴,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用“三孔”遗产地与孔府菜之间共同的孔子文化根脉,采用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以“食”辅“遗”同振兴,构建“三孔”遗产地和孔府菜的融合发展机制,探究其融合发展路径,有利于两者焕发新的活力。本研究旨在探究推动孔府菜振兴与“三孔”遗产地保护创新融合的新模式,丰富遗产地创意开发体系,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开发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模式、原因、过程及影响效应等方面。尽管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但产业融合基本呈现出以下特征:融合产业间包含通用的“共用资源”,相互融合的产业间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催生新业态。总体而言,产业融合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基于技术的产业融合,Greenstein和 Khanna(1997)基于信息技术,将产业融合分为替代性融合和互补性融合两种方式,Lei(2000)认为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能够首先发生技术的融合,Cho(2015)和Kim(2015)都认为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将促进产业融合;第二,基于供给和需求视角的产业融合,Pennings和Puranam(2001)从供给和需求的视角提出需求替代融合、需求互补性融合、供给替代性融合以及供给互补性融合四种产品融合类型,Malhotra(2001)和 Stieglitz(2002)在供给和需求的视角下,根据融合的动因将产业融合分为因消费者需求推动和因企业自身技术或生产能力提高推动两类;第三,基于产业视角的产业融合,Kim(2015)、Lim(2015)和Gao(2016)等学者分别从物联网和ICT产业的融合、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和云计算技术的融合、汽车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等方面分析了产业融合理论的实际应用。而国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研究,涵盖信息通信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原因和过程、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创新和发展。郑明高(2010)和周振华(2002)从产业和技术两方面着手,分别探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战略和信息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厉无畏(2002)指出,产业融合是同行业之间相互产业的渗透、交叉,逐渐融为一体。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周宇和惠宁(2014)提出的产业融合,即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业边界趋于模糊化甚至消失的过程。

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具备产业融合的条件,能够满足多产业融合需求,而文化产业在产业链中居于高端位置,可对其他产业交互产生较强的渗透与辐射作用,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分为融合的概念、原因、推动因素、动力机制和路径、作用和影响五个方面。Alexandros Apostolaki(2003)认为,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多层次、高品质需求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本身的旅游属性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的主要因素。Greg Richards(2011)研究发现,具有创意的跨界应用开辟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方向——从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文化和受众更加广泛的旅游活动。在调查20世纪80年代马耳他的旅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后,Marion Markwick(2001)发现,不仅政府政策和国际趋势对于不同地区旅游业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影响不同,而且不同地区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方式因各地文化性质的不同也与其他地方风格迥异。关于国内学者对于文化和旅游的产业关系探究,曹诗图等(2005)从文化和旅游的相互促进与推动作用两方面加以说明;张海燕等(2010)从旅游对文化的引致效应与文化对旅游的辐射与渗透效应出发,强调二者的相互依存;翁钢民等(2016)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目前我国的文旅融合发展状况。在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方面,辛欣(2013)从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两方面着手,赵蕾等(2015)则从推力、拉力、支持力和阻力四个层面入手来构建文旅融合的机制模型;而霍艳莲(2015)利用对立与统一及价值链传递、融合模式选择、融合阶段递进等“三层次框架”,分析二者的融合机理。在融合路径方面,汪清蓉(2005)提出制度文化、市场、资源三个方面的立体整合;李想等(2015)针对丝绸之路的文旅融合提出资源、市场、功能和技术四条路径。在文旅融合效应方面,霍艳莲(2015)总结出创新、竞争、消费、区域整合四个效应;石艳(2012)强调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的内涵外延和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宽;李锋(2014)则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文旅产业融合的七种效应。在融合模式上,林玉香(2014)提出三种模式:产业渗透型、产业延伸型和重组型;袁俊等(2011)则提出产业融合的新产品、新营销和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阎友兵等(2011)提出了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多集中于融合的路径、模式、效应等方面,且研究对象多为宏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缺乏微观视角的实例分析。本文结合文旅融合相关理论,以“三孔”遗产地和孔府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融合发展机理,分析“三孔”和孔府菜之间的融合路径,以期为世界遗产地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二、“三孔”遗产地发展现状

(一)关于“三孔”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1.旅游产品创新性有待提高

发展“三孔”遗产地旅游虽已引起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目前“三孔”景区旅游产品体系的创新性尚需深入挖掘,大型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与吸引力有待提高,游客参与性和管理规范性建设也需進一步加强。“三孔”面临着众多遗产地发展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优势的文化资源尚未转化成优势的产品,文化旅游及其附加价值发掘不充分,多层次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有待健全。同时,“三孔”景区人文景观产品略为单薄,吸引力不足致使游客重游率不高。

2.旅游收入结构亟待改善

在“三孔”遗产地,以六艺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类景区基本维持其建成初期原貌,景区游乐项目的创新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吸引力。遗产地相关景区联动性不高,游客量差异大。以“三孔”景区、石门山为代表的大部分景区的门票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过高,遗产地旅游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旅游产品的单薄性无法满足当前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致使大多数游客仅是简单游览过“三孔”就匆匆离开,过夜游客数量少,“一日游”游客数量多,不利于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协调发展。

3.静态风貌比重大,可敬不可亲

以“三孔”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涵盖儒家文化、贵族生活、家族墓地等方方面面,其建筑、碑碣、墓冢、石刻、古树名木等档次高、内涵丰富,但在大众游客眼中难以产生亲近感和引起共鸣。这种可敬不可亲的景区特征和游览感受致使“三孔”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文化价值难以被有效利用,综合收益也难以提升。

4.保护和利用手段有待丰富

“三孔”遗产地易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而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完全做到有效保护。“三孔”遗产地的展示主要以开放参观为主,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不够,尚未利用数字、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开展宣教展示。展示仍以传统的复原陈列为主,辅助展览设施仍有待完善,趣味性和故事性不强,教育效果不理想。现有的祭孔表演、成人礼、拜师礼、国学讲座等活动中公众参与度、互动性不足,公众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够,群众关注度、认知度有待提高。

(二)关于孔府菜的开发现状与问题

1.孔府菜品文化内涵尚需深入挖掘

孔府菜行业受商业化的影响,其餐厅的文化内涵难以从建筑结构、功能、外观、装饰、菜品、技艺等各个方面加以展现。孔府菜开发者往往忽视对孔子饮食文化传统的发扬,不重视对菜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未能将饮食佳肴与孔子文化有机结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产品的文化韵味和游客的精神享受。

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孔府饮食文化未能凸显,正宗的孔府菜馆难以辨别,游客在精神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情况下,对孔府菜系相关历史与文化魅力的感知能力也相对较低。

2.孔府饮食旅游活动参与性有待加强

博大精深的孔府饮食文化令游客心驰神往。对于有着复杂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孔府饮食,游客不会仅仅满足于品尝美味。如果能开发具有参与性的孔府饮食旅游活动,让游客了解其文化渊源和制作过程并观摩参与,不仅能激发旅游者的乐趣,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更能让旅游者从中感受孔府饮食文化,促进孔府饮食文化的传播。

3.孔府饮食新型宣传渠道尚待开发

孔府饮食的宣传未能在中国繁多的饮食品类中凸显其特色,其宣传力度的缺乏与宣传渠道的亟待丰富,使其未能将自身打造为知名品牌,相较于在人们心中形成广泛的认可度而言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如今遍布全国的川菜馆和海底捞,已经拥有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并不遗余力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使得自身可以在全国各地立足。而鲁菜代表孔府菜作为地域性特色饮食旅游资源,对自身饮食文化的宣传及推广还稍显内敛,更应着手加强孔府菜宣传力度,借鉴成功经验,打造符合其自身特色的宣传方式与宣传渠道。

4.孔府饮食的创新性不足

孔府饮食文化的优势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传统,而如今孔府饮食文化的开发过分追求正统,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当调整。山东深受正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尤甚。“正宗”是孔府饮食的传承原则,但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成为其难以摆脱的羁绊。过于正宗,便会显得门槛过高,难以逾越;过于保守,便会疲于创新,难以发展。正宗只是历史的传统与立足的基础,该如何因时而变,以新的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形式传承下去,是孔府菜应当解决的问题。

5.孔府饮食传承保护机制亟需建立

孔府饮食的制作和传承沿袭了师徒相授、家庭相传等古老的方式,真正留下的文字记录很少,解放前又有一大批厨师随孔德成去了台湾,余下的老厨师有的已经改行,有的断了传承,这使得孔府饮食中许多制作技艺面临失传危机,传承机制不健全。同时,孔府菜缺乏明确的知识产权认证与保护体系,遗产地的孔府菜开发逐渐偏离原真性,商业化气息浓厚。所谓的“孔府菜”遍布街面,但多数餐厅为追逐商业利润,实际只以孔府菜为宣传旗号,与正宗孔府菜大相径庭,菜品缺失了孔府饮食应有的文化底蕴。

三、融合发展机理

国内外学者多认同产业融合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由科学技术的推动而产生,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为适应市场产业结构调整或者产业转型而产生;为保持产业整体布局相对平衡而产生。而“动力机制”为系统内部活动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在本文中可理解为“某一子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使自身发生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的方式、方法的总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同市场、组织、管理和业务的资源整合后,文旅融合改变了原有的产业交叉和产业边界状况,原有的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产品特性随之发生改变。

“三孔”遗产地与孔府菜之间的融合发展机理需从外部环境支撑、融合路径、内部融合机理等多层次来分析。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现实世界的普遍存在方式,整体性是整个理论的核心。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认为,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内的元素、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三者共同决定,其中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而系统环境是系统演化的外在因素。

“三孔”遗产地的保护与孔府菜振兴开发跨界融合的支撑环境由引力子系统、推力子系统、支持力子系统三方面构成,三方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在引力子系统中,引力来源于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三孔”圣地的历史渊源追溯或是文化故里的探寻,细分市场下的饮食文化游更能增强目的地吸引力。而推力子系统中的推力来源于两方面:第一,在世界遗产地竞争的压力下,“三孔”遗产地自身不尽合理的发展现状以及文旅融合的时代号召要求遗产地为了自身的整体利益进行开发转型;第二,孔府菜作为文化内涵丰厚的菜系,与“三孔”遗产地旅游发展相脱节,需要自身寻找发展新路径解决其发展式微、文化内涵有待深入发掘的问题。最后,支持力子系统则来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孔”遗产地的文旅融合,需要从软实力融合与硬实力融合两方面来实现。在软实力方面,旅游地的形象定位与该地文化内涵的挖掘密切相关;对目的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管理,有利于催生新的业态;新技术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如全息投影、VR等在“满汉全席”再现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遗产地文化传播方式,提升游客体验;“三孔”遗产地与孔府菜振兴的融合发展也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由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来引导、推动融合的实现。硬实力融合主要从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产品创新设计等方面着手。资源整合方面,旅游与文化产业拥有众多共享资源,例如,“三孔”遗产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样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孔府饮食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两产业的共同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投资与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联动性,良好的合作会催生众多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如“满汉全席”演艺的打造、孔府饮食博物馆的建设,有助于拉动两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产品设计方面,致力于打造遗产地独特文化IP,树立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三孔”遗产地文化内涵,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软实力与硬实力内外相持,共同作用于“四位一体”的融合路径(如图1所示)。

四、融合路径分析

“三孔”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彰显自身特色,才能在众多遗产地中脱颖而出,而这个过程需要多方努力、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根据创新的时代要求,结合孔子所提倡的“不舍昼夜”的奋斗精神,本文提出“以‘食辅‘遗同振兴,创新融合共发展”的跨界融合构想,具体的思路阐释如下。

(一)融合创新

1.“满汉全席”演艺再现孔府盛宴

孔府菜的经典是满汉全席,满汉全席的魂是孔府饮食文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与博大精深的孔府饮食文化在“满汉全席”中得到了全面展现。当下,能够完整做出正宗“满汉全席”的人寥寥无几,百姓更难以深入了解“满汉全席”的制作工艺和其中蕴含的饮食文化。可以邀请孔府菜正统传人在孔子文化节当天,于万仞宫墙之下制作“满汉全席”,并邀请当红明星、劳动模范、知名媒体等前来参观和品尝,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三孔”,引起轰动效应。同时,利用全媒体进行“满汉全席”的制作展示,吸引大众关注,由此提高“三孔”遗产地的知名度。在利用“三孔”遗产地为传承孔府菜提供更广阔平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利用“满汉全席”演艺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三孔”遗产地,增强“三孔”遗产地的影响力。

2.饮食文化博物馆活化多平台服务项目

博物馆作为旧文化的“转换器”与新文化的“发生器”,承担着活化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它是“三孔”文化走向现实的新鲜表达方式与实体平台。传统的旅游体验中,博物馆中的展品只是陈列在游客眼前的景观,其文化内涵在游客单向度的凝视中不断被标签化。而文旅融合的要求是提升旅游体验,活化实体博物馆的多平台服务是必经之路。“孔府菜”饮食文化博物馆的打造,需要将单一的文化凝视切换到“多声道”“多感官”的模式。

首先,馆内餐饮器皿和仿真菜品的组合摆放,根据有关孔府菜的餐饮器皿的年代、级别、数量、大小,在展柜内进行科学、艺术的布置,形成重点突出、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视觉效果,利用高科技将展馆陈列菜品的气味模拟释放,产生新的文化意味。其次,將博物馆所藏各种餐饮器皿与菜色的历史故事植入多方旅游实体和虚拟平台,将孔府饮食文化与“三孔”旅游深度融合,争取多渠道的宣传、体验和强化,将博物馆打造为凝视主体对孔府饮食文化乃至整个遗产地强烈的情感依附品。再次,饮食博物馆建设必须伴随线上线下孔府饮食文化的智慧体验活动开展,以此提高公众对“三孔”遗产地的文化认同感。将孔府菜与“三孔”文化的经典人文旅游品牌良好结合,避免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设计独特的“三孔”遗产地饮食博物馆APP,并联合专家、当地市民、学校师生和游客群体对其历史资源进行多路向宣传与活用。最后,借助实体博物馆平台,将孔府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再包装,在孔府菜特色旅游资源开发驱动下,进行“三孔”遗产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与文化创意。例如,在博物馆中设计各种孔府菜制作体验馆和餐饮器皿展销一体的旅游项目,依托博物馆将参观、体验、销售平台融聚,以此激发游客对孔府饮食历史的具象认知,并促进“三孔”遗产地文化的有效传承,增强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二)价值传播

1.祭孔大典品味孔子饮食文化

祭孔大典往往用礼乐与舞蹈来集中表现儒家思想文化。缅怀孔子先圣,弘扬中华文化,可以从祭孔大典的进餐安排、增设迎宾宴、器具采用等方面着手,将孔子饮食文化元素融入祭孔大典。可以把孔府菜元素融入到新增的早膳与仪式过后的正餐之中。同时,在祭孔大典的祭器上进行创新改造,适当融入与孔府菜盛器相关的元素,如鱼、鹿、鸭等专用象形餐具,从“活化”场景体验中增强对于孔子饮食文化的理解。

2.“三孔”遗产地饮食文化IP打造

孔府菜与“三孔”遗产地的融合发展需要价值释放与传播的有形平台。孔府菜品牌餐厅的建立则是这一平台的有力支撑。

餐厅须打造自身独特的文化IP,采用正宗的孔府菜烹饪技艺,最大程度地还原孔府家宴的食用场景,尽力保证孔府菜体验的原真性,将自身打造为遗产地饮食文化展示宣传的又一根据地。迎合现代旅游者需求,打造高端孔府养生食疗,将孔府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化思想融入食疗产品之中,丰富文化IP内涵。

文化IP的打造要深入挖掘孔府菜的文化内涵,探索中国美食的文化精髓。在打造高端饮食品牌的同时,注重孔府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丰富文化IP体系。例如,制作孔府饮食专题片在各个品牌餐厅播放,提升“三孔”遗产地的文化气质;召开国际专题研讨会,各方与会者展开研究,为孔府饮食文化的传承建言献策;在餐厅打造与菜品设计方面,将“三孔”历代的故事与美食结合。打出一张“文化牌”,塑造孔府菜“文化尚味”的文化IP,民以食为天,食以“文化”知味。以文化为纽带,深入挖掘文化IP,既有利于孔府菜的发扬光大,又能使“三孔”遗产地的文化价值得以广泛传播,扩大“三孔”遗产地的影响力。

(三)化解矛盾

在追求孔府菜振兴的道路上,由于传承体系不成熟,导致孔府菜与孔府饮食文化传播需要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而这种矛盾对“三孔”遗产地的形象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孔府菜振兴需要构建完善的孔府菜传承培训体系,整顿“三孔”遗产地孔府菜经营乱象。

1.孔府“内厨”“外厨”传承培训体系构建

历史原因造成孔府内厨院落与外厨房中的原始制作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1949年,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和孔府的两位厨艺大师去了台湾,留守的厨师们也因此而停止了他们的工作,后来也多改行。市面上鱼目混珠的孔府菜培训班未能真正使孔府内厨的菜肴制作工艺走出孔府,也没有继承与发扬孔府饮食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为推动孔府内外厨房技艺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社会层面,目前已发展壮大的孔府菜研究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烹饪技艺,引领各部门、各方面在进行孔府内厨房与外厨房院落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做好孔府饮食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工作,加强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包含孔府菜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的高质量教材,规范化传承孔子饮食文化。

其次,在专业教育层面,加强对孔府饮食文化传承保护的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在应用型烹饪本科教育中,应将职业技能教育细化,既要突出孔府菜烹饪理论的知识性、系统性,又要体现出理论知识的深度,在传承孔府菜烹饪技法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孔府菜中所包含的孔府饮食文化内涵,确保孔府饮食文化传承体系的完整性与原真性,使培养出来的每一位学生既能成为孔府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又能成为孔府饮食文化的传播者。

最后,在孔子文化传承方面,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体系应立足于孔府、孔庙、孔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重视孔子饮食文化的传承。孔府菜不仅表现出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还蕴含着重要的儒家思想,如孔府饮食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饮,乃至一菜一点、一杯一盏,都充满了“礼”的内涵。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于孔子饮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强化文教合作,有利于促进孔子文化传承体系的完善,增强孔子文化的吸引力。

2.市场乱象整顿

孔府菜质量参差不齐、假冒品牌多的市场乱象,不利于孔府饮食文化的传播,更不利于“三孔”遗产地良好形象的树立。为此,建议利用现存的孔府菜资源,规范孔府菜体系,提高孔府菜行业质量,进而提升“三孔”遗产地的整体形象与吸引力。有效推进现存孔府菜餐厅的品牌化建设进程,聘请正宗孔府菜传人进行培训,规范孔府菜的制作流程,保证孔府菜的正宗及原真性;建立孔府菜餐厅的分级考核制度,对孔府菜馆的厨师进行考核并颁发证书,以此提高行业的专业化程度。

如此,不仅可以推进孔府菜的品牌化建设进程,也提高了孔府菜行业标准化程度,完善了“三孔”遗产地饮食文化传承体系,助力“三孔”遗产地良好形象的树立。

(四)社区参与

作为旅游发展的直接参与者,社区居民无疑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主体角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从社会的视角被重新审视,更多地体现“大众性”,走出“市场—政府”二元框架。在“三孔”遺产地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应关注社区福利的提升,在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保证社区权益最大化,推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增强其自身的获得感。以恰当的符合生活逻辑的方式实现大众多元参与,从而有效满足“三孔”遗产地与孔府菜创新融合发展的利益诉求。

将遗产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特许经营、技能培训等方式保障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的优先权,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同时,将旅游地收入反哺到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中,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政府应提高“三孔”遗产地公共管理的居民参与度,通过文化宣传教育等方式加深社区居民对“三孔”遗产地与孔府菜传承的文化价值认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当遗产地的文化内涵深入群众,遗产地的社区活力也由此焕发,可为“三孔”遗产地与孔府菜的创新融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助于充分利用两大产业优势要素,实现综合效益,而文旅融合也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目前“三孔”遗产地发展与孔府菜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本文采用文旅融合的思路,力求将孔府菜融入“三孔”遗产地文化的大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学科、有广度、有深度地去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孔府菜与“三孔”遗产保护开发的融合发展机理,期望以二者的融合来达到“以‘食辅‘遗同振兴,创新融合共发展”的目的。本文从融合创新、化解矛盾、价值传播、社区参与四个逐渐递进的层面提出了针对孔府菜与“三孔”遗产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实现创新遗产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丰富遗产地文化传播体系、化解遗产地文化传承矛盾和破除遗产地旅游开发二元框架的目标。

[责任编辑:刘  霞]

猜你喜欢

孔府遗产地文旅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做文章时,谁还想喝那杯酒?
“标王”拍卖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科学发展 遗产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