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爱心,绽放青春的花朵
2020-04-10朱昔贤
朱昔贤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身心发育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身心都不成熟,他们遇到挫折、困难,心理容易不稳定。而单亲家庭学生因为缺乏父爱或母爱,家庭的先天不足容易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一、寻求与他们沟通的桥梁
1.寻求孩子的需求点
人们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节点。单亲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无外乎有: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同情等。教育者要适时抓住孩子的需求点,在班级和家庭中创设亲情氛围,可以为他们过一个简单的生日,多进行一些集体活动等,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从而让他们愿意和你交流,愿意向你坦露他们的心声。
2.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
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家长和教师则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温情,少一分冷漠。
3.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单亲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发展,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成才的机会。孩子的自信心,紧张度,特别是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都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1.不可用暴力和讽刺语言
与过分溺爱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或者张口便是讽刺,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甚至逆反心理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单亲家庭中的子女这么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在教育孩子是切忌简单粗暴或者是讽刺,要注意从正面进行正确引导。
2.与孩子产生共鸣
单亲家庭孩子的处境是相同的,但思想行为却又不尽相同。单亲家庭孩子的思想起伏较大,性格、行为异常,学习被动,习惯极差,缺乏自信等。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除了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外,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因势利导,唤起他们的自信。比如用卓别林、冼星海等有关单亲家庭子女为人类做贡献的事例,引发这类孩子的思想转化,使他们引起共振,产生共鸣,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执著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
3.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家庭环境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
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反而怨恨父母。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4.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個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总之,对于单亲家庭学生,学校、老师、社会、班级同学一定要奉献爱心。只要我们同情他们的不幸与坎坷,认真、全面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走出青春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绽放青春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