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消渴门》用药规律研究
2020-04-10郑曙琴
杨 倩,郑曙琴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种流行病,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升至2013的10.4%[1]。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相关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许多切实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诊疗经验都散落于古籍中,有待系统整理与挖掘。《普济方》集东汉至明清方书之大成,载方6万余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其内容取各家之长,汇历代之精华,编选大量医药书籍,包含了许多后来流传亡佚的书籍,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2],对消渴门的用药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进行分析,拟通过对大量方剂的分析,进一步指导消渴的临床用药以及为临床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普济方·消渴门》卷一百六十七至卷一百八十所收载的674首方剂。
1.2 中药名称规范化
为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为标准对所有方剂中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统一药物名称,以使其更加标准化。例如:“薯蓣”“淮山药”统一为“山药”,“赤茯苓”“白茯苓”统一为“茯苓”,“丹砂”“辰砂”统一为“朱砂”,“枸杞根皮”统一为“地骨皮”,“瓜蒌根”统一为“天花粉”,“百药煎”统一为“五倍子”等。
1.3 处方录入
将《普济方·消渴门》中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考虑到录入过程可能会出现纰漏,在完成录入后,再由2人对数据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4 数据分析
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及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消渴门所有的处方进行药物的频次、组方规律分析;再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用药频次结果进行卡方检验,以明确用药频次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674首方剂中,麦冬的用药频次最高,其次是天花粉、茯苓、人参。消渴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最常见的药物依次为麦冬、天花粉、茯苓、人参、黄连等。根据药物出现的频次,将使用频次≥30的药物按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见表1。
为了进一步确定《普济方·消渴门》的常用药物和首选药物,本研究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上述药物进行卡方检验,将麦冬、天花粉、茯苓、人参、黄连这五味使用频次大于100次的药物进行卡方检验,以明确不同使用频次的药物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麦冬、天花粉、人参、茯苓不同使用频次之间两两对比P均>0.05,而黄连与其他几味药物频次比较P值均<0.05,故可以确认麦冬、天花粉、茯苓、人参均为消渴门治疗消渴及相关并发症的首选药物,黄连为常用药物。
2.2 用药分类统计
为了排除“炙甘草”“甘草”作为佐使药调和诸药以及为防止大量低频药物对核心用药的干扰,故在上述用药频次的基础上不纳入炙甘草、甘草,将上述常用药物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及《中药大辞典》为标准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如天花粉属清热药,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按照统计频次的高低排序进行分析。
表1 消渴门处方中各药物出现的频次 (次)
2.2.1 功能分类及频次补虚药和清热药为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物,而其中补虚药又以补气养阴之品多见,清热药以养阴清热为主,由此可见消渴门在消渴病的治疗上注重益气养阴。收涩药以收敛固涩气血津液为主,临证多与补虚药相配伍,助补虚药以治本。消渴病日久,多以虚实夹杂为主,故在扶正的基础上常合利水渗湿、解表达邪之品,提示了消渴病外感、湿阻的证候与病机。见表2。
表2 药物功效分类及频次
2.2.2 药物归经频次统计从药物归经分析可知,归肺经出现频率最高(1121次),归小肠经的频次最低(97次)。见表3。
表3 药物归经频次 (次)
2.2.3 药物药性频次统计从药物药性频次分析可知,寒性药使用的频率最高(1 094次),依次为温性(540次)、平性(372)、凉性(59)、热性(53)。见表4。
表4 药物的药性频次
2.2.4 药物药味频次统计从药物药性的频次来分析可知,甘味药的使用频次最高,依次为苦味、辛味、淡味、咸味、酸味、涩味。见表5。
表5 药物的药味频次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对消渴门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表示在所有药物同时出现的次数)和“置信度”分别设置为35和0.6,得到频次大于55次的药对从高到低的排序(表6),频次大于40的角药[3]从高到低排序。见表7。
表6 《普济方·消渴门》常见药对 (次)
表7 《普济方·消渴门》常见角药
在上述用药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核心关联规则,见表8。
表8 消渴门处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
3 讨论
《症因脉治·卷三·三消总论》言:“上则烦渴引饮,中则消谷善饥,下则小便频数,燥万物者,莫燥乎火,而三消之。”《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消渴总论》亦言:“三消皆燥也。”关于“燥热”,历代医家大多指外感燥热、脾胃湿热、胃肠燥热、阳郁生热、胆络郁热、心肺火盛、命门火结。“阴虚”诚如《医方考·卷四·消渴门》中曾提到的“消渴责之无水”,《证治汇补·卷五·胸膈闷·消渴》言:“津液干枯而病生焉。”消渴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其病机始终围绕着“燥热”“阴虚”两大病理变化,且两者相互影响,只是因病因的不同,而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主次。综上所述,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多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为主。
3.1 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中药的归经表示药物对机体不同脏腑的选择性,徐灵胎曾这样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灵枢·五变》云:“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乃消渴从心辨治的萌芽。黄元御在《灵素微蕴》提出:“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医贯》云:“脾土浇溉四旁,与胃行其津液,脾胃即虚则不能疏布津液,故渴……”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消渴门的用药除了肺、胃、肾经外,还与心、肝、脾经相关,这也说明了消渴与五脏均相关,提示了古代医家五脏兼顾的诊疗思路。中药的四气作为中药一种尤为重要的性能,深受历代医家的重视,正如李中梓所说:“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中药的四气在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表4可知,寒性药的使用频率最高,这与消渴病的燥热病机是相符的。中药的五味同样也作为一种性能,用于反映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不同的药味作用于机体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甘能补气、养阴、生津、润燥,由表5可知,甘味药的使用频次最高,甚至比其他药味使用频次之和还要高,提示了消渴的治疗以固护阴液为主,这与消渴以阴虚为本的病机也是相符的。
3.2 用药频次分析
麦冬189次,天花粉184次,茯苓167次,人参165次,黄连151次。中医认为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麦冬多糖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有显著的降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机制与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有关[4]。天花粉是临床常用的清热生津药,在消渴的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经研究天花粉的有效成分凝集素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5]。茯苓作为健脾利湿之要药,现代药理学指出茯苓多糖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脂代谢异常[6]。《本草经疏》曰:“消渴者,津液不足之候也。气回则津液升,津液升则渴自止也。”人参作为中医益气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多糖、多肽、提取物等有效成分,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等来达到降糖的目的[7]。黄连大苦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黄连素(小檗碱)可降低体内胰高血糖素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与修复,抑制肝脏糖原异生,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酵解[8]。由此可见,《普济方·消渴门》在消渴病的治疗中主要为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品,其药理作用多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作用,这与现代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是一致的。
3.3 药物组合及核心处方分析
在消渴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核心药物组合分析中,最常见的药对组合为:麦冬-天花粉100次,人参-茯苓90次,黄连-天花粉82次;最常见的角药[9]:麦冬-人参-茯苓48次,黄连-麦冬-天花粉47次;基于关联规则的置信度高的关联规则分别为黄芪+茯苓→人参(置信度为0.8),知母+黄连→麦冬(置信度为0.78),麦冬+知母→天花粉(置信度为0.78),地骨皮→麦冬(置信度为0.73)。《医学心悟·三消》曰:“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消渴门的配伍用药还是以传统认识的上消多肺燥、中消多胃热、下消多肾阴亏虚为主,治以清热润肺、清胃泄火,滋阴固肾。其中麦冬和天花粉配伍,麦冬与天花粉、黄连配伍可用于上消。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天花粉、黄连清胃火,生津止渴,不但有清热润肺之效,还可清胃火、生津止渴,使肺不被胃火所伤;中消以知母与天花粉、麦冬配伍,不但能清胃火养胃阴,知母还可泄肾火、滋阴润燥,使肾火不得伐胃;下消以地骨皮与麦冬、茯苓与麦冬配伍,不但可以滋阴补肾,还可兼顾补肺以滋上源而生水。中医认为“脾不散精”或“散精障碍”是糖尿病发病之本,是其基本病机,贯穿糖尿病全过程[9]。因此,在治疗上中下三消的同时,可加人参-茯苓来补脾气,以助脾运化。
本研究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普济方·消渴门》的用药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消渴病的用药规律有了一定了解,值得临床参考与借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也有大量医者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了气阴两虚兼血瘀、湿热困脾兼血瘀的病机,因此采用健脾祛湿活血法、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消渴。有研究表明[10],消渴的发病与肝脏的关系日益密切,近10年的调查研究显示病位在肝的增长率为110.00%。本研究主要对明代以前的用药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未来可侧重于现代文献研究,更全面地为消渴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用药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