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影响

2020-04-09高晶王晓红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高晶 王晓红

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抽取我院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组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双号为研究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各项血糖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5.58±1.03)mmol/L,餐后2h血糖(6.82±0.9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2±1.10)%等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5±1.12)mmol/L、(9.22±1.15)mmol/L、(7.05±1.24)%,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研究组(7%)显著低于对照组(33%),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对比,研究组(98%)显著高于对照组(7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机体血糖水平改善,还能使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降低,从而能间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连续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多因妊娠后孕产妇机体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出現抵抗所致。该疾病可引发母婴出现一系列近、远期并发症,从而对母婴身心健康和妊娠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为改善母婴结局,就需在妊娠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连续护理是一种连贾性较强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能发挥良好的干预效果。本文现将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抽取我院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组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双号为研究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21-34岁,平均年龄(28.72±2.15)岁,孕周分布:13-38周,平均病程(28.60±2.26)周,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19-35岁,平均年龄(28.64±2.17)岁,孕周分布:12-39周,平均病程(28.57±2.28)周,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21例,上述资料对比,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异(p>0.05),后续对比有意义。

纳入标准:(1)依从性良好且自愿加入本研究者;(2)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1)具有家族糖尿病遗传史者,(2)存在先天性糖代谢异常者,(3)对本研究不配合或不知情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给患者提供常规的降糖用药指导护理,并定期帮助其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合理调整用药治疗和护理方案。

研究组予以连续护理干预,(1)母婴监测护理,自患者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专家和护理人员便需组成连续护理小组,对其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孕周情况,引导其定期做好孕期检查,孕中期患者可每2周检查一次,孕32周后需每周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含患者机体血糖水平、血压水平、肾功能及蛋白尿水平,并做好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检测,发现异常需及时引导患者住院。(2)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宣教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包含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对患者自身及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导患者能良好的控制自身血糖水平。针对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采取有效措施可促进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能预防母婴并发症和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以促进患者负性情绪消除,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3)血糖监测指导护理,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方法,每天定时对自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好监测结果,以便护理人员能根据监测结果数据,为患者制定有效的饮食、运动及药物指导干预。(4)饮食指导护理,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各项血糖监测水平等为其提供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认识合理饮食对控制和改善其机体血糖水平重要性的认识,避免患者过分控制血糖,从而导致机体摄入的营养无法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求,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指导其多摄入高纤维、豆制品食物,多喝牛奶,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补充适量钙、铁、锌等微量元素。(5)运动指导护理,妊娠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血糖水平,因此,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指导方案,如指导患者进行饭后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 min,每周进行3-5次,运动时需由家人陪护,以免其发生低血糖情况。(6)随访护理,护理人员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和上门访视,了解其血糖变化情况和自我护理实施情况,以便对连续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包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等)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分为三个评价标准:满意(评分<60分)、满意(60分≤评分<90分)、十分满意(评分i>90分),(满意+十分满意)/总例数x100%=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采用t、x2检验,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组间血糖水平比较

各项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妊娠后首次发生的糖尿病,发病率占糖尿病孕妇总数的90%以上,也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继发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还易导致胎儿出现生长受限、畸形、躯干过度发育以及出现宫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可见该疾病会严重影响母婴身心健康和妊娠结局,因此,为保证母婴健康和改善其妊娠结局,就需积极探寻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改善其妊娠期血糖水平。

胰岛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鉴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并不建议患者一味的服药降糖,而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和血糖监测,促进其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改善。而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对这些健康知识的认知并不足,基于此,就需要临床给其提供连续的护理干预,连续护理是一种全周期的护理干预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便开始为其提供连续不间断的护理干预,如母婴监测护理、母婴监测护理、血糖监测指导护理、饮食指导护理、运动指导护理以及随访护理,通过这些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血糖水平和改善其妊娠结局,还能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连续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发现,各项血糖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5.58±1.03)mmol/L、餐后2h血糖(6.82±0.96)mmo|/L、糖化血红蛋白(6.62±1.10)%等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5±1.12)mmol/L、(9.22±1.15)mmol/L、(7.05±1.24)%,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研究组率(7%)显著低于对照组(33%),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对比,研究组(98%)显著高于对照组(72%),这与程小霁研究报告中得出的连续护理干预组患者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出现率6.67%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33.33%,连续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70.00%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连续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和保证其妊娠结局良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采用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机体血糖水平改善,还能使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降低,从而能间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且其是一种高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孕妇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