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府学说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机理现代研究

2020-04-09黄远科李红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治疗

黄远科 李红

摘要:“玄微府说”是刘完素首先提出的中医重要概念,也是中医理论上的一大创新,长期以来未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有关此理论的研究兴起,其学术价值凸显,渐成热点。本文就玄府理论的理论释义、内涵研究、医家认识、现代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探讨对特发性肺问质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总结,在促进学术讨论的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基础。

关键词:玄府理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A

金代刘完素提出“玄微府说”理论是中医理论上的一大创新,因其高度抽象性与超前性,临床上除了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外,长期以来未受到研究者的挖掘及发挥。本文就玄府理论探讨其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期待为其临床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1玄府源流

“玄府”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水热论》曰:“至阴勇而劳甚……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肘肿,本之于肾,名日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可见,“玄府”一词本指汗孔。张景岳《类经》云:“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日玄府,从空而出,故日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然而在金元时期,刘完素(以下简称“刘氏”)在后世的临床运用中,对玄府理论不仅加以继承更加以发挥,《素问·玄机原病式》言:“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刘氏认为,“玄府”是普遍存在万物的一种极其精细结构,与人的气机升降出入有关。清代医家周学海,对玄府理论,著《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言:“上言舌体隐蓝,为浊血满布于细络,细络即玄府也。”周氏认为,玄府遍布于全身的细络。由此可见,玄府是分布于全身精细的孔隙结构,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形成一个连贯的微小通道,与血脉、三焦、腠理一同沟通全身脏腑组织,使得机体能够气机升降、营卫出入、血液运行、津液渗灌。中医学术理论及临床运用领域,对玄府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即指《内经》所述汗孔而言,广义即指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器官中的微细结构,对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后世对玄府理论研究的学者,普遍支持并认可刘氏对“玄府理论”的理解及其广义发挥。当前所言玄府理论,大多延续了刘完素的观点。玄府理论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变,可见古代医家对人的机体认识已从宏观到微观,中医的藏象认识理论不断完善,得到了一个质的升华。

2肺玄府概念

“玄府学说”理论用于指导临床运用最初仅限于目疾一隅,在中医眼科临床应用治疗目疾中一枝独秀,亦颇为见效。后世医家在运用“玄府学说”最初应用于中医眼科目疾治疗上,继承并不断发展了“玄府学说”,将其运用于临床各领域疾病的探索,如肺玄府、肝玄府、脑玄府等。

肺之玄府为人体一生清气升降出入的门户,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制血,宜开忌闭。肺玄府若通畅,则人体的气血、津液灌注正常,脏腑、经络运行无碍。王永炎院士认为,在各种致病因素(以2003年全国流行的SARS病毒阻塞郁闭肺玄府为例)的作用下,肺玄府郁闭,则气不布津,津聚为湿,湿蕴为痰,气不行则血不畅,留而为瘀,毒湿痰瘀闭肺,损伤肺体则出现干咳、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喘息憋气。肺气郁闭在整个SARS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开通肺之玄府郁闭,畅达气血津液运行的治法,为肺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视野。

3现代医家认识

现代医家对玄府理论存在各自的观点,王明杰认为,玄府遍布全身,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道路与门尸;玄府结构细微,非肉眼所及,但却真实存在;玄府贵开忌阖,以开通为顺,闭阖为逆,闭阖为致病之源,治疗宜开通玄府为顺。常富业等提出,玄府的生理特性在于开阖通利,主司气液流通、血气渗灌和神机运转;升降出入失调是致病的重要原因,治宜调畅气机升降出入。杨辰华等指出,玄府的特性以通为顺,以闭为逆。百病的发生皆可归因于玄府闭塞,对闭塞的玄府治疗予以辛散开通,宣行气液为原则。罗在琼等认为,玄府是发布于人体的某种微细结构,通过开阖与启闭达到运行气机、输布津液、畅达神机的生理功能,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宣玄府可用于眼科、皮肤科、内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4实质研究进展

传统玄府理论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与超前性,难以被广泛研究。但是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科学检测技术客观条件的成熟与发展,对于玄府理论的研究备受关注,当代学者们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4.1水通道蛋白学说

张天娥等提出,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细胞中的生理特性与“玄府者,无物不有”具有共通之处。其分子量为30kd,属于小分子膜蛋白的细微结构特性类似“玄府者,谓玄微府也”。此外,水通道蛋白在介导自由水被动跨运生物膜,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与玄府“谓泄气液之孔窍也”的生理功能异曲同工。因此,认为水通道蛋白可能是中医学中“玄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4.2离子通道学说

郑国庆等提出,人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这些细胞之间的兴奋、动作电位的发生和扩布、神经递质的释放、化学信号的转换等重要生理过程与玄府理论认为玄府是人体最细小的结构单位,它们之间物质交换、信息交流等特征不谋而合。因此,认为离子通道可能是中医学中“玄府”另一组成部分之一。

4.3细胞间隙学说

常富业等提出,细胞间隙化学物质的扩散和运输、能量的转运、信息的传递与玄府在阳气和汗液的发泄、气血津液的流通上极其相似。并且,细胞间隙的微观结构与中医认识的“玄府者,谓玄微府也”殊途同归。因此,认为细胞间隙可能是中医学中“玄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从开通肺玄府论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发生于成人的、慢性、进行性肺部间质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灶的出现导致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胶原积聚,肺泡结构破坏,最终导致正常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肺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刺激性干咳,肺功能测试为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病情一般持续恶化,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古代中医文献对肺纤维化病名没有系统的阐述,但多数医家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将其归于“肺痹”、“肺痿”病名的范畴,二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常见主诉为反复发作或依次出现的咳、喘、吐涎沫,逐渐发展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此病中医认为,病位在肺,是一个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虚是指正虚,肺脾肾气阴两虚是关键,实则以痰、瘀为多见,本虚而标实,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的病机特点。故在辨证施治中,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应作为总的治疗原则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之中。

从玄府理论来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于各种肺系疾病长期迁延不愈导致肺之玄府郁闭阻塞,肺主气司呼吸、主至血朝百脉的功能失职,进而导致人体气液流通、血气渗灌和神机运转障碍。根据肺玄府的微细结构与生理功能特点,陆鹏等提出,肺玄府郁闭的治疗试以开阖玄府为要,玄府开通则郁结之肺气得以宣通,闭阻之肺气得以重新互换,肺之气血屏障得以恢复。在传统中医药中,王老认为风药和虫药具有开通玄府的功效。风药如羌活、白芷、升麻、防风、麻黄等,不仅能发散宣透郁闭的肺之玄府,还可开窍全身上下内外之郁闭玄府,使得全身气血津液流畅运行,气机升降出入无碍。同时,虫药如僵蚕、蜈蚣、全蝎、水蛭、蠓虫等,正如叶天土所称“虫蚁迅速飞走诸灵”,“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运用虫药可升降出入走行于郁闭阻塞的肺之玄府,使得所行之处肺痹得以宣通,气血得以灌注正常,全身气机得以出入升降有序。

玄府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结构的微观性、分布的广泛性、喜开恶阖。然而,玄府理论距今时间久远,目前有关玄府实质的各种解释都是基于假说,相关研究尚少,考证仍需后续进行大量而细致的研究工作。本文仅从肺玄府一隅试论治肺纤维化,尚缺乏有效的临床疗效观察,希望以本文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拾对玄府理论的重视,以及今后的研究工作开始着手从肺玄府理论出发探讨肺纤维化的防治。随着研究者们对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研究者们在不久的将来对玄府理论会作出科学合理的诠釋并付诸于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