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分布研究*

2020-04-09

关键词:辞格修辞格语体

雷 歌

(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政论语体是汉语书面语体中的一种功能性语体,有宣传鼓动的作用。和其他语体不同,政论语体兼具说理性和文艺性,包括杂文体、评论体和政治作品体;描绘类辞格是对具有描绘性质一类辞格的总称,它包括:比喻、比拟、夸张、摹状、移就等辞格,描绘类辞格能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性。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特点、功能和风格基调,这些特点、功能及风格基调也影响着辞格在其中的分布,本文以政论语体中的杂文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试对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

一、描绘类辞格与杂文体概说

(一)描绘类辞格

首次提到把辞格分为描绘类一类的是张弓,而对其进行详细论述、划分体系更为成熟的是吴士文。吴士文在《修辞结构形式初探》(1)吴士文.修辞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3.一文中提出了描绘体,描绘对象体以及近值隐体。所谓“描绘体”,是“对对象体和近值隐体同时表示形象的修辞体,书中用m代替”(2)吴士文.修辞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3~104.;“对象体”是“被描绘的对象”,这里的描绘对象是指被描绘的中心词语,而不是语法上的主语,书中用d代替;“近值隐体”是“在描绘前已经形成的隐而未现的朴朴实实的思想。这种被分析出来的隐而未现的深层结构式一种跟描绘体在内容上相近而不相同的修辞体,”(3)吴士文.修辞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4.而这也是能让语言形象化的基础,书中以j代替。描绘关系书中用“≈”表示,那么就有了有关这类结构形式的公式,即:m≈dj,也就是描绘体描绘描绘对象和近值隐体这样一种描绘关系。

在吴士文下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描绘类辞格是:对具有描绘性质的一类辞格总称。这类辞格的作用是能使事物生动形象,能让抽象事物具体化,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描绘类辞格可分为:比喻、比拟、移就、摹状、夸张5种辞格。

(二)杂文体

所谓“杂文体”是指杂体的文章,杂文是短小但文体性很强的社会评论。“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它包括随感录、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等。它强调以理动人,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文学因素,篇幅精短,文笔诙谐幽默,又不缺乏讽刺,它对美好的事物大力歌颂,对丑恶的事物狠狠地鞭笞,它包含了作者乃至时代的精神,如杂文大师鲁迅就写过很多杂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及政论性,其语言、词汇、修辞有鲜明性、逻辑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是政论语体的分语体之一。

二、描绘类辞格分布研究现状

在近10年的辞格研究中,单独对某一描绘辞格进行研究著作不多,更多的是对整个辞格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期刊检索,从1999年至今,研究描绘类辞格的论文共有9000余篇,其中对比喻辞格的研究最多,对摹状辞格的研究最少,经过本文整理,研究描绘类辞格的文献大致可归为以下3类:

(一)文学著作中的辞格分析

这类文献主要是通过对某一文学作品或是某一作者的全部作品中描绘类辞格的研究,研究某一描绘类辞格在其中的功能和作用,以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和描绘类辞格,或是更好了解作家的风格,但所研究文献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仅凭理论来分析,缺乏数据的事实,这也是这类研究文献的不足之处。

(二)汉外辞格对比研究

在1999年至2019年对描绘类辞格研究的文献中的又一类是研究汉外辞格对比,这一类型的文件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相同辞格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不同语言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三)辞格与语言教学

相比前两类的研究文献来说,对辞格与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献数量实属不多,但这也是近10年来对修辞研究实践意义的新趋势,数量正在增长。陈孝现在《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比喻修辞方法浅谈》(4)陈孝现.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比喻修辞方法浅谈[J].教海探航,2011,(1).一文中对比喻进行了在认识,并把比喻从学习策略和教师策略两方面论述了作文教学中比喻修辞方法的教学。孟建安在《高师现代汉语修辞格教学改革刍议》(5)孟建安.高师现代汉语修辞格教学改革刍议[J].修辞学习,1996,(5).一文中对通过对辞格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学辞格教学的新对策,通过我们在中国知网的期刊检索,但把辞格理论应用于教学的文献数量很少,更不用提将辞格研究理论和结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了,这也是当前辞格研究的一个新方向,需要得到重视。

三、杂文体语料来源

杂文体中包括杂文、议论文,其中语料主要来源于几位著名作家的代表杂文集和议论文集,选取文集包括鲁迅杂文集《华盖集》《坟》中的部分文章,《闻一多文集》中的杂文部分,《邹韬奋文集》中部分杂文、《瞿秋白散文杂文集》中杂文部分、韩寒《杂的文》中部分文章,除此之外,我们还从《2007年优秀杂文选》中抽取了获奖杂文进行分析统计,杂文部分累计语料总字数为15万字。

四、描绘类辞格在杂文语体中的分布

表1是关于研究文献中描绘类辞格的统计情况:

表1 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中总分布情况(6)数据来自《华盖集》《坟》等7部杂文集中对文体的统计。

由表1可知,比喻在杂文小句中的分布远远大于其他4种辞格,平均每9.4个小句中就会出现一个带有比喻辞格的小句,其分布率为11%;比拟辞格的数量明显不如比喻辞格数量之多,在小句总数为2436的文章中,带有比拟辞格的小句总数比带有比喻的小句总数少了166句,可见差距之大,但是比拟辞格和移就、摹状、夸张3种辞格相比,其数量还是居于第一,平均每27个小句中会出现一个带有比拟的小句;辞格数量位居第三的是摹状辞格,平均每47个小句中会有一个带有摹状辞格的小句出现,其分布率为2%,但相对于比喻和比拟来说,其数量有明显的下降;辞格数量占第四位的是移就辞格,和位居第三的摹状辞格相比,其数量上的差别仅为9个,也就是说平均每59个句子中会出现一个带有移就辞格的小句,其分布率为1.6;而在所统计杂文中,出现数量最少的辞格是夸张,在小句总数为2436句的文章中,夸张辞格出现的次数仅为29次,平均每84个句子中才会有一个夸张辞格的出现,其分布率为1%。而在所统计的杂文类全部文章中,描绘类辞格出现的总和为472个,其分布率为19.4%,在2436个小句中,描绘类辞格出现的总频率为19.4%。

(一)比喻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比喻在杂文中的具体分布情况统计的具体结果(见下图):

图1 比喻在描绘类辞格中所占比例

本研究对58篇杂文统计后得到的结果,图1是比喻辞格在描绘类辞格中所占的比例,一个完整的圆形代表描绘类辞格总数,总数为427句,其中,右边部分为比喻辞格所占描绘类辞格的数量面积显示,而左边则代表其他辞格在描绘类辞格总数中的分布面积。如图1所示在描绘类辞格中,比喻在杂文中的数量面积占有辞格总面积的很大部分,经过计算,比喻所占描绘类辞格总数的54%,占辞格总数的一半以上,也作为在杂文中出现率最高的辞格。

表2 比喻修辞格在杂文中的分布情况

在小句总数为2436的杂文中,比喻总共出现了258次,平均每9.4个小句中会有比个比喻辞格的出现,其分布率为11%。因此在表2中可以看到,在所统计的58篇文章中,比拟辞格出现最多的文章次数为15次,而最少次数为没有出现,表格中呈现的数据为较为重要数据。

在统计的58篇文章中,有4篇文章中并没有出现比喻辞格,分别是鲁迅的《我观北大》,闻一多的《人民的世纪》、韩寒的《应该废除学生作文》和《一些回答》,在被统计的58篇文章中,比喻辞格总共出现的次数是259次,平均每篇文章中出现次数为4.5次,每篇文章的平均有42个小句。比喻修辞格在杂文中分布的百分比值,与文章小句的多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不是小句越多修辞格就越多,有些篇幅短小的杂文修辞格分布百分比值反而很高。根据比喻辞格的总数和小句的比值,我们可以看见,在被统计的文章中,比喻修辞格分布最多的达到66%(鲁迅《伟大的长城》),而最少的为没有比喻辞格的出现。比喻辞格在统计杂文中分布频率的平均值约为11%,而平均每9个小句中会出现一个比喻句。

(二)比拟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本研究以图表的形式对比拟辞格在杂文中的分布进行直观的展示图2:

图2 比拟在描绘类辞格中所占比例

表3 比拟在杂文体中的分布情况

图2是比拟所占描绘类辞格总数的面积显示,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所占面积较小的部分为比拟辞格,面积较大的部分为除了比拟辞格之外的其他辞格数量面积,比拟辞格占描绘类修辞格总数的19%,所占面积并不是很大。

有关比拟辞格的具体分布情况通过表3得到。在小句总数为2436的文章中,比拟辞格出现的次数为92次,平均每27个小句中有一个比拟辞格的出现,其分布频率为3%。

在所统计文章中,比拟修辞格出现最多次数的文章是闻一多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在文章中总共出现了14次,比拟修辞格在此文中的分布频率是22%,也就是说平均每4.5个小句中就会有一个拟人或者拟物句的出现;分布频率最高的文章是闻一多的《妇女解放问题》,比拟修辞格的分布高达42%。但在被统计文章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并没有出现比拟修辞格,具体数字是13篇,也就是说每4.5篇文章中就有一篇是不含有比拟修辞格的。在文章平均小句数为42句的文章中,比拟的分布为每篇文章 1.5个。相对于比喻来说,其数量明显减少。

(三)移就在杂文中体的分布

移就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也属于描绘类辞格的一种,在这一部分里,将对这种修辞格的分布做一个详细的统计图3:

图3 移就在描绘类辞格中所占比例

表4 移就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图3是移就辞格在描绘类辞格出现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其中黑色部分为移就辞格分布面积,而空白的大部分则为描绘类辞格中其他辞格的分布面积。由分布图形可以看到,移就在描绘类辞格分布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仅为9%,剩下大部分则为其他辞格数量。

表4是移就辞格在所统计杂文体小句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在2436个小句中,移就出现的次数仅为41次,也就是将近60个小句中才会出现一个移就修辞格,和之前所统计数据相比,移就辞格的分布率显然降低,其在杂文中的分布率为1.6%。

在统计中发现,虽然大部分文章中都含有移就这个修辞格,但是此辞格在所统计的杂文中出现频率并不高,修辞格出现频率最多的文章是鲁迅的《“碰壁”之后》,辞格在其中出现了5次,平均每19个小句中会有一个移就修辞格,尽管移就在此文章中出现的次数略高,但它在这篇文章中的分布率也仅仅为5%,在我们所统计的全部文章中,移就修辞格分布频率最高的是鲁迅的《青年必读书》,短短的7个小句中有两句运用了移就这一修辞格,平均每3.5句话就有一次移就的应用,因此移就在此文章中的分布率为29%。在被统计的58篇文章中,没有出现移就这种修辞手法的文章总共有26篇,占文章总数的45%之多,而大多数文章中移就的分布率依然不高,也就是说在平均小句为42句的一篇杂文中,平均每篇文章会出现0.7个移就修辞格,甚至不出现,和前两种修辞格的分布情况相比,移就的分布有明显的减少趋势。

(四)摹状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有关摹状这种修辞格在杂文中的分布状况的具体呈现(图4、表5):

图4 摹状在描绘类辞格中所占比例

表5 摹状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在图4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摹状在描绘类辞格分布中所占的数量面积,黑色部分为摹状所占面积,白色部分为描绘类辞格其他剩余部分所占面积。如图所示,如果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中的分布总数为100%的话,那么摹状辞格占辞格总数的11%,另外89%为其他辞格。

表5是摹状修辞格在研究所选取杂文体文章中的分布情况,与之前3类辞格相比,摹状在杂文中的出现率比移就率高,但数量远远不如比喻和比拟,其分布频率仍不高。摹状在我们所统计的文章中总共出现了52次,也就是平均每47个小句中会有一个摹状辞格的出现,这类辞格在杂文中的分布率为2%,统计的文章中,单篇出现摹状辞格数量最多的是7个,最少的是没有这种辞格的出现。

在本研究所统计的58篇文章中,摹状出现最多的文章是韩寒的《“急死你”世界纪录》,这篇小句数量总共为35句的文章中,摹状总共出现了7次,也就是说大约每5句话中就有一次摹状修辞格的出现,摹状在此文章中的分布频率也是在我们所统计文章中出现最高的,分布频率为22%,但与此同时,有31篇文章中不含有摹状这一修辞格,文章数已过半。如果按照每篇文章的平均小句数约为42句计算,那么摹状的出现率大约为每1篇文章含有0.9个摹状句,这也意味着有些文章中不会出现这种辞格。

(五)夸张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关于夸张在杂文体中的分布情况(图5、表6)

图5 夸张在描绘类辞格中所占比例

表6 夸张在杂文体中的分布

根据图5可以清晰的看到,夸张辞格只占描绘类辞格总数的9%,而多达94%均为其他4类辞格.表6可以看到,在小句总数为2436的杂文中,描绘类辞格总共只出现了29次,也就是说每84个小句中才会有一个夸张辞格出现,其分布率仅为1%。在本研究所统计的58篇文章中,单篇文章中夸张辞出现次数最多的为3次,最少的为没有出现。

在被统计的文章中,夸张出现在文章中最多的次数为3次,分别有两篇文章:鲁迅的《忽然想到(一至四)》和韩寒的《王朔》,在58篇杂文中,仅有19篇文章中出现了夸张这一修辞格,仅占统计文章总数的33%,而多达67%的文章中不含有夸张这一修辞手法。我们所统计的文章小句平均数为每篇42句,在平均数据为42小句的一篇杂文中,夸张出现的次数为0.5,有很大的可能是文章中并不出现这种修辞方法。

以上就是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在分布中,比喻辞格的分布频率最高,比拟其次,移就、摹状、夸张3类辞格分布次之。

五、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分布原因分析

杂文体是描绘类辞格分布最为广泛的政论语体分语体,分布率达到19.4%。其中比喻辞格分布频率最为广泛,比拟辞格次之,摹状位居第三位,移就排列于第四,夸张辞格分布率最小,这样的分布频率有以下原因。

(一)杂文体语境类型的制约

杂文是一种能够迅速反映社会事件或个人反对某种社会倾向时所用的偏文艺性的文体,它的文章篇幅精短,但其中蕴含深刻的思想,它可以用来和坏势力斗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及锋利性,它涉及社会生活及各个领域,涉及内容很广泛,但其主要出现语境是在思想领域,其作用主要是抨击不良思想及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二)杂文体风格基调的制约

杂文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杂文,杂文是带有文艺性的议论文,这也使杂文带有了政论色彩。杂文篇幅精简,力求以小见大,是战斗的利器,是舆论监督的武器,作为这样一类文章,它们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兼有议论性和文艺性

这是杂文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属于政论语体,但是它又带有很强的文艺性,这也是杂文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2)兼有战斗性和幽默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杂文体中的描绘类辞格会多于政论语体的其他分语体,怎样能使文章赋予力量和战斗性,除了用词的选择和语气的强烈外,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修辞格,形象的比喻不仅能使文章生动,一些恰当的比喻和比拟辞格还能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因此杂文的这一特点也造成了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分布广泛的原因。

(3)哲理性

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它有散文的神韵,即形散神不散。这一特点也是描绘类辞格分布广泛的原因,由于杂文篇幅短小,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进行议论并表达完整的意思为读者所了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修辞方法,比喻、比拟等辞格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摹状、移就等辞格可以生动的描摹事物的状态,夸张辞格可以增加文章的讽刺性,这些辞格都属于描绘类辞格,使用这些辞格能帮助文章达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效果。

六、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功能

杂文体是议论性与文艺性兼备的政论语体分语体,它具有说理性、文艺性和战斗性,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分布数量相对其他政论语体分语体来说也最为广。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一) 讽刺性

杂文体是一种战斗性极强的语体,因此杂文体也常被称作是思想的“匕首”,在杂文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文章中充满了对恶势力坏现象的抨击,因此常常需要用到辛辣的讽刺。描绘类辞格主要通过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绘,使文章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杂文体中,描绘类辞格具有增强讽刺性的功能,增强了杂文的战斗性。

(二) 含蓄性

杂文体虽充满战斗性,讽刺尖锐辛辣,但是杂文体也需做到有张有弛,有些敏感的事物作者或迫于社会的压力,或迫于某种威胁,不便于直接指出,这时候描绘类辞格便可以发挥其功能,作者将把原本要抨击的事物比做另一种,有指桑骂槐之意,使文章具有隐晦性,让文章读起来意味深长,值得回味。

七、结 语

了解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分布及原因,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尤其是汉语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教学及教材编写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各种交际的实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的基本要求就包括语言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话题内容来选择具有特定语体功能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材料的能力,了解描绘类辞格在杂文体中的分布情况,无论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教材编写方面也可更有针对性的选取文章。

猜你喜欢

辞格修辞格语体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论修辞格的本质
修辞格在高考英语中的应用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