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
2016-06-02李珊珊
李珊珊
1.引言
陕北民歌最能代表陕北的风韵和特色,被誉为中华民族音乐殿堂里的“音乐活化石”,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陕北民歌歌词句式多变,有多样化修辞格的使用。本文选取王宏印教授的译作《西北回响》以及其他几篇为数不多的相关翻译研究作品作为语料,分析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为陕北民歌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2.比喻修辞格的英译
陕北民歌歌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便是比喻中的明喻手法,即用“像、好像、如、若、好比”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例如:
兜叉叉装上你相片片, Keeping your photos in my pocket,
心里呀就像猫爪抓挖。 Just like a cats paws at my heart.
原歌词中使用了“像”这样的喻词,显然是明喻修辞格,译语也忠实于源语的风格,使用了英文中“like”这一喻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源语的修辞格,体现了译语与源语风格统一的特点,非常可取。
3.拟人修辞格的英译
拟人,即将非人类的事物当做人来写。在陕北民歌歌词中拟人修辞格的使用常常让人感到更加生动、形象,如下片段摘自《西北回响》收录的陕北民歌《想你哩》:
口唇皮皮想你哩,头发梢梢想你哩,
眼睛仁仁想你哩,舌头尖尖想你哩。
I miss you on my eager tips, I miss you on my hair tips,
I miss you on my eyeballs, I miss you on my tongue tip.
原歌词中的“口唇皮皮、头发梢梢、眼睛仁仁、舌头尖尖”都是拟人修辞格,译语也尊重源语,也采用了拟人修辞格,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了原歌词所要表达的思念之情。
4.对偶修辞格的英译
对偶,即用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形式整齐的两个句子并列表达所形成的修辞格。在《西北回响》收录的陕北民歌《黄河源头》中有如下两句使用了对偶修辞格:
浑格嘟嘟地流呀流,流千年积怨。
甜格润润地飞呀飞,飞千里万里。
Its muddy water flows through thousand years,
Through ups and downs, and odds and ends.
Its big waves push ahead for thousand miles,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twists and turns.
原歌词中的两句对偶根据语义关系,属于正对,即上下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同一事理,意义上互相补充。王宏印教授在歌词英译中也使用了对偶修辞格,一一对应,整齐划一,朗朗上口,可谓完美。
5.夸张修辞格的英译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格,即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西北回响》中的陕北民歌《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中有夸张修辞格的使用:
这么长的(个)辫子(哎)探(呀么)探不上(个)天。
这么好的(个)妹妹(呀)见(呀)见不上(个)面。
这么大的锅(来)下不下两颗颗米,
这么旺的柴火(来呀哎)烧不烧热(个)你。
So long a pigtail but it cant touch the sky;
So nice a girl, like you, but I cant see.
So large a pan but it cant cook millet gruel;
So big a fire but it cant warm up your heart.
如上四句均使用了夸张修辞格,译语均使用“So +adj.+ a+名词+but it cant+动词...”的句型,这不仅是一种夸张、强调,而且是一种感叹,用夸张修辞格加强了语气,还营造出一种雄浑大气,将源语的夸张艺术忠实地再现于译语之中。
6.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北民歌歌词中有不少常用修辞格的运用,因此,译者在陕北民歌英译中一定要准确把握修辞格的翻译,要尽量还原源语的修辞技巧,保留源语的修辞格,原汁原味地再现源语的语言魅力。保持陕北民歌的“魂”。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和研究陕北民歌的英译,投身到陕北民歌的翻译工作中来。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