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2020-04-09刘艳
刘 艳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可分成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最为常见[1]。磷酸奥司他韦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该药上市时间早,已出现耐药性问题,部分患儿疗效不满意。本研究探索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流感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小儿流行性感冒154例,均在发病48h内就诊治疗,体温≥37.5 ℃,年龄1~14岁,排除合并其他感染的患者,排除近6个月接种过流感病毒疫苗者,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7例,男童43例,女童34例,年龄1~12岁,平均(7.9±2.1)岁。观察组77例,男童40例,女童37例,年龄1~13岁,平均(8.0±2.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多饮水、营养支持、止咳化痰、物理降温、抗感染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80763)治疗,体质量≤15 kg的患儿,口服30毫克/次;体质量在15~23 kg的患儿,口服45毫克/次;体质量23~40 kg的患儿,口服60毫克/次;体质量>40 kg的患儿,口服75毫克/次,每日2次,连续给药5 d。观察组患儿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70004)治疗,10 mg/kg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根据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给药1~2 d,最长不超过5 d。
1.3 疗效评估。治愈: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体温下降恢复正常,咽痛、头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体温明显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咽痛、头痛等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病情无明显缓解或加重者。
1.4 统计分析:计数/计量数据输入SPSS21.0软件进行χ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4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χ2=6.805,P=0.009<0.05,见表1。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30%;对照组患儿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9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χ2=1.027,P=0.311>0.05。见表2,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痛缓解时间、鼻塞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n(%)]
表2 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h,±s)
表2 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h,±s)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的控制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尤其是发病48h内的流感应尽早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1942年国外学者发现流感病毒的表面有神经氨酸酶,抑制神经氨酸酶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繁殖,这为流感的治疗提供方向和基础[2]。1969年,首个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研制成功,虽然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但是效力、特异性不高。到1997年,首个口服有效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研制成功。目前,磷酸奥司他韦是小儿流感的常用药物,是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前体药物,本身无抗病毒效果,需口服给药,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脏或肠壁酯酶转化成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羟酸,从而发挥抗病毒效果,促进咽痛、鼻塞等症状缓解[3]。但是磷酸奥司他韦与神经氨酸酶唾液酸的结合位点存在匹配缺陷,无论是否退热,都必须足剂量足疗程。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最早于2013年上市,其与奥司他韦不同,其是新型小分子环戊烷类的结构,半衰期长,具有很强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亲和力,在给药后迅速与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结合位点结合,发挥抗流感病毒复制繁殖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控制[4]。而且该药允许较低剂量用药,在退热后即可停止用药,适用于婴幼儿。葛新顺等[5]的研究认为帕拉米韦在儿童疑似流感治疗中应用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退热、鼻塞、咳嗽、咽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提示我们相较于磷酸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流感治疗中效果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不明显,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流行性感冒治疗中应用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快速缓解,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