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档案职业内容新拓展

2020-04-08马婷婷

兰台内外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

摘 要:新时代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而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从未如此契合的贴近时代。因此,档案职业无可避免地在时代的浪潮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思考这些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是我们档案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档案职业;档案职业的目的;档案职业工作岗位;档案工作者

一、从社会学角度认识职业的内涵

关于职业的定义,不同学科都能对其作出不同角度的诠释,本文主要从社会分工角度理解职业的内涵。

追溯至中國古代,原始社会男耕女织按性别进行“自然分工”,此时的分工合作还不能称为“职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社会活动逐渐丰富,分工进一步细化。术业有专攻,人们从单一的“自然分工”时期过渡到按“术业”分类进行的“社会分工”时期,这时才衍生出“职业”一词。

将职业的内涵映射到档案职业,我们则可将档案职业理解为,围绕档案客体进行的,为达成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的工作岗位集合。具体来说,传统的档案职业是为了达成对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目的而存在的。对应的,在各个环节形成不同的岗位,岗位的集合最终形成系统的组织架构形态——档案职业。

二、档案职业内涵的拓展

1.职业环境的改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孕育事物发展的时代环境。新时代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职业诞生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社会分工细化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反之亦然,如今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正在颠覆每个社会个体的社会活动,社会职业活动必定出现新内容,而职业发展的新内容又将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新动力。美国CNN报道说:“在21世纪,我们将处在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任何职业都无法脱离时代而存在,如果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任何职业都有可能被新的职业所取代。因此在新时代信息化新环境的影响下,档案职业难逃一变。

2.职业目的变化。一个特定的职业有其相应的职业目的,目的一旦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职业本身发生了变化。信息化时代下,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预示着,档案职业也必须迅速地接入信息化时代的轨道。档案职业活动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这八项目的。如何利用档案信息化的技术,快速地在浩瀚档案中提取出最具价值的档案信息,如何用这些信息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是新时代下档案职业需要考虑的新内容。换而言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新时代下,档案与信息化接轨的关键,也是档案职业活动的新目标。

3.职业岗位的外延。岗位是社会组织根据职业目的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由于档案职业活动的目的发生了新拓展,档案岗位因此也需要有新的外延。传统的档案职业通常设置档案管理员岗位,而新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目标要求档案职业队伍中,还需要吸纳诸如:档案信息技术人员、宣传员、展览馆陈列策划员等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才能为档案职业注入新活力。

三、新时代下档案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对于个人来说,档案职业的转型为档案工作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档案职业为适应新时代变化的需求,新增档案职业岗位,吸纳各行各业人才,这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信息化时代拓宽了档案研究领域,开阔了档案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活动可操作范围,这为档案工作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其次,档案职业的转型改变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模式,档案职业专业化水平程度的提高,使档案职业整体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改善目前档案职业薪资普遍较低的现状。

对于档案职业来说,信息化时代为档案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行各业专业人才进入档案行业,在工作中各专业交叉合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其次,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活动中,简化了许多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档案工作者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档案管理及自身技能的提升上,这对档案部门的发展营造了相对宽松且高效的工作环境;另外,档案部门与各部门的合作机会增多,各部门逐渐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使得档案的地位日益凸显;最后,新时代下社会环境对新事物具有更高的接纳能力,档案职业可在其中自由发展,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档案职业这个幼苗的抽枝发芽创造了优越的生长环境。

2.挑战。档案工作者知识更新紧迫。档案信息化后,档案工作者掌握着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犹如握着一把“诱人的金钥匙”。然而,档案工作者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技术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之间始终存在差距,尽管如今档案工作者在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学习速度始终难以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开放性与档案的保密性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如果不能以最新、最前沿的技术监控管理档案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化就犹如走悬崖边上奔腾的快马,档案信息安全如履薄冰。

档案职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职业是一个人权利、义务的总和。档案就是最原始的信息元,新时代下信息是支持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档案职业掌握着这股重要力量,拥有着最具价值的权利,也势必承担起该权利对应的义务。掌握档案信息资源越多,档案从业人员承担的责任越大。档案职业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时,较高的职业声望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档案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更是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扛起这支大旗,背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甩开旧包袱、拥抱新时代。

四、档案工作者应如何应对档案职业的新拓展

信息化时代就像一阵春风,吹拂着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由此带来的档案职业的新拓展,也会一一反映在职业的社会性、目的性、技术性、群体性、稳定性这五大特点中。档案工作者面对这一新形势,更应迎难而上,从容应对,与时代同行,推动档案职业的转型。

职业的社会性,要求新时代档案工作者打破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状态,转变工作方式,以开放、接纳、包容的工作模式迎接档案职业的新变化。传统的档案工作正如同档案馆建筑本身那样,区别于图书馆、博物馆的开放特性,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虽然这样的设计与档案的保密性相关,但是,我们档案工作者應当尝试用“开放式服务”,在保障档案安全的同时,打破这种孤立的格局。

职业的目的性,要求档案从业人员用开阔的视野进行新时代下的档案活动。新时代,档案职业被赋予了社会记忆、社会文化守卫者、宣传者的功能,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文化传承的最有力手段。档案从业人员必须把握好这个天时地利的好时机,强化档案的文化功能,通过开发极具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资政、存史、育人。例如,2018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为“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号召,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重现历史,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职业的技术性,要求档案从业人员增强自身能力。根据劳动社会学的职业技能分层理论,通常我们将职业技能分为三个层面:一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补充技能层。中国古代的档案职业,只要求档案从业者掌握基础的档案知识,完成对文书档案的简单收集、整理和保管即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办法;直至中国近代,档案从业人员掌握基础层技能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档案利用的需要,这对档案从业人员掌握技能的要求提升到专业技能层——也就是档案职业的主体层技能,因此档案部门吸纳了大批档案管理、文史编研等等人才,这才基本完成了档案的职业化过程;如今进入信息化新时代,档案从业人员对自身的技能要求应提升至补充技能层,不同于律师、医生此类职业,档案职业技能具有开放性,在不同机构、不同业务工作中,档案从业人员为了满足大众服务需求,必须针对性地补充自身技能。如在信息技术部门,则要根据最新技术补充强化信息技术能力;在档案编研部门,除了纸质渠道还应关注新媒体渠道,在关注纸质实体编研的同时还应适当制作出一些音频、音像不同形式的编研实体……

职业的群体性,要求我们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强化档案宣传活动,增强档案职业的认同感、吸引力。只有壮大档案从业人员规模、提升专业化程度,档案职业才能更趋向稳定发展,具有群体的不可替代性。若档案从业人员只愿呆在舞台的背面,用传统的思维进行档案工作,将难以打开档案行业的新局面。

职业的稳定性,要求档案职业也要为档案工作者争取更优的工作条件。档案职业的变化,将带来职业前景、职业经济条件、职业环境等工作条件的变化。新时代下的我们,应当站在大局观念上思考,关注档案职业整体,向更高的社会地位、更丰厚的经济待遇、更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努力。只有这样,档案职业才能在社会的动态变化中,站稳脚跟,使档案职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稳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鸿杰.中国档案职业的形成与确立[J].档案学通讯,2006

[2]倪丽娟,尹 航.去行政化背景下档案文化功能实现机制的构建[J].档案管理,2014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档案馆)

作者简介:马婷婷(1995-),广东省深圳市人,本科学士学位,馆员,研究方向:档案宣传。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