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摘棉花》的演唱处理
2020-04-08李倩倩
李倩倩
【摘 要】河南坠子,是河南传统曲艺的代表,更是河南文化的“名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坠子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以“坠子皇后”乔清秀为代表,唱片频出,将河南坠子推向全国。《摘棉花》是曲艺家赵峥老师在1956年一唱成名的作品。其演唱时,在乔派坠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唱腔轻快活泼、唱词新颖不落俗套,画面感很强。赵峥先生演唱风格自成一派,创立了“赵派坠子”,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坠子演员,又一次将河南坠子推向了高峰。作为新一代民族声乐学习与演唱者,笔者于2018年参与河南省艺术基金举办“河南坠子中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时演唱了《摘棉花》,在科学发声方法的平衡上与作品风格把握方面颇有感触,欲成此文。
【关键词】河南坠子;传统曲艺;河南文化;《摘棉花》
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8-0012-02
一、河南坠子《摘棉花》作品简介
《摘棉花》是赵峥作曲并首唱的坠子作品。赵峥,1925年生于河南开封。从事河南坠子事业近半个世纪,创作曲目近百段。《摘棉花》唱词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农村姐妹俩下地摘棉花的趣事,反映了那个时代女青年的恋爱观和价值观,歌颂了解放军和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精神,也突出了解放后农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该作品在作曲上,采用自由散板起腔,句式自由,节奏欢快,曲调轻快活泼。开头“太阳出来满天霞……她们下了地去摘棉花”短短几句唱词,直接勾勒出一副轮廓鲜明的画面,让观众走进一个朝霞满天、空气清新、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中去。赵峥老师原唱段通过姐妹二人在棉花地的对话,将解放军战士和工人阶级对人民的贡献,在唱词当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整个唱段丰富饱满!因时代的进步,后人在传唱时,将姐妹俩对话的细节进行了删减,只是象征性地提到了解放军和工人阶级对人民生活的贡献,不再展开演唱,使作品更加符合时代性,显得唱段没那么冗长,使观众的画面感停留在雪白的“棉花地”里,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更耐人寻味!
二、《摘棉花》唱段分析
曲艺作品的涉猎,不仅是对声乐学习面的拓展,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摘棉花》这类经典的曲艺唱段,具备了河南坠子——以口语说唱故事、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一人多角色、人物跳进跳出的突出特点。演唱前对作品唱段的解读是唱好作品必要的案头工作。
《摘棉花》讲述的是解放初期一对年轻姐妹俩在朝霞满天的清晨,下地摘棉花的趣事。由唱词“太阳出来满天霞”可以确定时间是在夏季的某天清晨。棉花的成熟一般是在七八月份,正值炎炎夏日,第一句唱词就把人带入朝霞满天、凉爽的清晨。该句由欢快的小快板做引子,自由散板进入唱词,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之感,作品轻快、喜悦的感情基调得以确立。紧接着故事又交代了主人公的年龄“小大姐今年十九岁,小二姐过罢了新春刚刚的才十八”,两个年龄相仿的姐妹是青春的代表、希望的象征。同时坠子“一人多角色”的特点也得以体现,一个人演唱时,小大姐和小二姐的年龄、性格特点应该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将人物表现得更鲜明。“没有烫头也不是剪发,她们就把那个小辫扎,下身穿花布的裤子,上身本是红小褂,有一条白毛巾就把竹篮搭”短短几句唱词,两个亭亭玉立、形象鲜明的姐妹俩跃然于舞台上。这就是河南坠子的独到之处,寓故事、人物于唱词之中尽显。紧接着,“枝儿壮、棉桃大,白生生的满地花,风吹着花棵哗啦啦”凉爽的夏风、一派丰收的棉花地,这喜人的景象象征着祖国的发展形势大好。姐妹二人聊起天来,将整个场景丰富起来,画面由远及近,我们听到大姐说“妹妹,今年的棉花好,多亏你的姐夫他,他成了那个棉花状元咱们农民的科学家”,二姐也不甘示弱“俺的那个他,也不差,守边防、保国家,明晃晃的奖章就在胸前挂”,二人聊起自己的对象时满是骄傲,一个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一个是解放军战士的代表。简单朴实的话语中,将解放军战士和工人对人民生活的贡献赞扬了一番,该作品积极向上的主题也得以升华:以小见大,通过农村女青年下地摘棉花的趣事,反映了解放后人民的美好生活,赞扬工人阶级、解放军战士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也影射了党的优越性。在21世纪的今天来看,这一趣味性十足的唱段依然富有较强的时代性。
三、《摘棉花》的演唱处理
(一)演唱音色的选择
著名歌唱家雷佳在自己博士毕业音乐会中说:只有突破唱法的界限,尋找适合作品的声音,才能进入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要把感情和精力放到作品本身,而不是纠结于唱法,才会找到想要的韵味,呈现出艺术的个性,才能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很显然,当今在声乐演唱上已经打破了“民族、美声、流行”唱法的界限,逐渐走向多元化。我们在演唱作品时要明确一点——不能被唱法禁锢,要在科学的发声技巧支撑下,立足于作品的风格去演唱作品。
十八岁的小姑娘,就不能用五十岁的声音状态及形体去演绎作品。因此,在演唱《摘棉花》时,要注意区分小大姐、小二姐的音色。性格、年龄不同,音色的把握上也要有所区分!
唱段中小大姐和小二姐的年龄相差一岁,从年龄特征上来说,不容易区分她们的音色。但我们可以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将二人的性格进行区分。解放后,农民的生活逐渐好转,朴实是农村人特有的品质,农家人即使是一岁之差,姐姐相比妹妹总要过多地承担家务、时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而妹妹多半俏皮、机灵,虽比姐姐小一岁,却有着不服输的劲头,因此,在该唱段中,笔者给姐姐的角色定位——沉稳、大方,妹妹——俏皮、机灵。前者偏向大支点的运用,音色线条明亮、宽广,凸显姐姐的大方、成熟;后者偏向小支点的运用,音色集中、脆亮,表现妹妹的俏皮、可爱。
河南坠子是河南豫剧的前身,中国观众固有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其对明亮、靠前音色的追求。整个唱段并无特别高的音,演唱时歌唱通道不用开太大,歌唱嘴型要小,将声乐的发声技巧作为辅助,重要的是演唱的风格,不能丢掉“河南味儿”。
(二)作品风格的把握
演唱风格的准确把握是作品演唱的灵魂,其中演唱中速度、力度的处理以及“说”和“唱”的比例关系是关键。
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对作品演唱高低抑扬提出了要求:“曲文之中,有正字,有衬字。每遇正字,必声高而气长;若遇衬字,则声低气短而急忙带过,此分别主客之法也”。演唱作品时正字、衬字在强弱虚实处理上需要注意。
如:唱段中有几处衬词,“从那”“本是”“那个”“就在”“了”“的”等都是用来表现语气或补足唱词的虚词,并无实际意义。演唱时可不必过于强调字,只将语气感表达出来,自然地说着唱即可。反之“毛竹篮”“摘棉花”“花布裤子”“红小卦”等具体事物,则在演唱时需要加以强调,突出语气,将字交代清楚。“小二姐过罢了新春刚刚的才十八”这一句中“十八”在演唱时,对“十”字作为正字进行处理,加入笑声,笑着唱出“十”字可以更加体现小女孩的俏皮可爱。
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的《顿挫》一章中讲到“唱曲之妙全在顿挫,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垣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宛然如见,方是曲之尽境。此其诀全在顿挫”同一段作品,要想唱出满堂彩,其演唱中速度的松紧快慢、抑扬顿挫使人物感更加突出。如:“有一条白毛巾哩她们就把那个竹篮搭”“白毛巾哩她们”在速度上要稍慢,后回原速。这样一紧一松的速度变化,体现了神秘感,令观众对“有一条”之后的唱词有所期待,后又慢慢交代清楚“白毛巾”令观众豁然开朗之感。“有的是那棉花桃儿”在演唱时,一字一顿,缓着唱,要有颗粒感,体现姐妹俩在摘棉花时的愉快心情,也能表现出棉花桃一朵一朵的数量感。紧接着“有的也开了花”要跟得急促、唱出跳跃感,给人营造一种棉花长势旺盛、应接不暇的画面感。
曲艺表达之使噱头、抖包袱的技巧富有趣味性,使观众心中画面感不断,人物表现更鲜活,抑扬顿挫尽显其中。如:小二姐夸完自己对象后,小大姐接了一句“咦,别说了,他呀,他是想看你嘞”这句“咦”对小二姐那句“看看他的爹,看看他的妈”的潜在意思表示反问,因此,在演唱时“咦”拉长语气,“他呀”有点卖关子的意味,进而“他是想看你嘞”才是重点。此句在演唱时“他呀”要“弱”着说,后停顿两秒再说出后面的“他是想看你嘞”,这使得人物内心得到更形象的外化,强调后者的目的也达到了。
河南坠子是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强调“说为君、唱为臣”,其中“说”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唱段中有几处是“说”着唱的,说得明白生动是主要目的。小大姐、小二姐介绍自己的唱词要说着唱“小大姐今年”“小二姐过罢了”“没有烫头也不是剪发,她们就把那个小辫扎”这些语句不用按照谱面唱,因为谱面记谱也是按河南话的音调记录的,因此演唱时按照打简版的节奏,用河南话去“说”更显得亲切、更能体现风格。后接“大姐说:”“二姐说:”“前几天来信啦,他说是今年探亲要回家,看看他的爹,看看他的妈”“别说啦,他呀,他是想看你嘞”这些都要用河南方言来“说话”,说中有唱,唱中去说是河南坠子的本质特征,如若从头至尾都在“唱”,唱段表达难免单一、死板、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也就丢失了坠子的风格性。
本文仅以《摘棉花》为例,阐述了河南坠子的“唱”的一方面。河南坠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曲艺音乐,在中原这片文化沃土生发并延续至今,以简版、坠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现手段丰富,要“说”得明白生动,要唱得優美动听,一人分饰多角,角色转换快且准,适当时机使噱头,使整个舞台表演趣味横生,令观众回味悠长。另外,坠子表现内容与历史、生活联系密切,还需要演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因此,河南坠子对演员的要求是极高的,需要歌唱演员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舞台上完整地呈现一段坠子表演。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传统文化在快餐文化的发展下受到大量冲击,作为新一代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立足自身,从“根”做起。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声乐论文集(第三集)[M],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第五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组委会,2011.12.
[2]中国民族声乐论文集(第四集)[C],中国音乐学院.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莱译.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一部)[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关瀛.演员创作素质训练[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5]卢臻.一曲动京华——河南坠子《摘棉花》赏析[J].东方艺术,2001(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