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2017-04-13朱倩楠赵梓媛
朱倩楠 赵梓媛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朱倩楠 赵梓媛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河南坠子,是中州民间的一种代表性说唱艺术。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音乐质朴简单而又优雅动人,富有韵味,是深受广大农村群众喜欢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本文简述了河南坠子的发展历程、生存现状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如何通过互联网传播等内容。
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保护与传承
河南坠子起源于河南,至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它是由河南、皖北的“道情书”结合“莺歌柳书”、“三弦书”发展而来,是一种以坠琴(古称坠子弦)伴奏的说唱艺术。光绪年间,它遍及豫东、豫西、豫北、豫南等地,并在全国迅速发展。其表演形式有演唱者一人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还有少数自拉自唱。其音乐由唱腔及乐器伴奏两部分组成。唱腔用多钟板式,包括“气腔”、“送腔”、“平腔”、“尾腔”等。也有许多不同的唱法。主要的伴奏乐器是坠胡,另外还有多种乐器。因源于河南,演唱语言又是河南方言所以得名河南坠子。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3日下午开封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发源地。
一、河南坠子的起源
与大多数曲艺艺术一样,河南坠子这种民间曲艺的特点就是广泛性、民间性以及不确定性。但是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坠子就已经引起一些专家以及爱好者的注意,他们开始对河南坠子起源进行研讨。清末时,开封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坠子研究会,并灌制了最早的坠子唱片。再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专家学者对河南坠子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探讨,对河南的坠子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河南坠子的兴起,首先是新弓弦乐器——坠胡(又称坠子、坠琴或坠子弦)的诞生。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今河南省文化厅)在郑州召开全省坠子老艺人座谈会,许昌市坠子老艺人孟治法(1899-1974)在会上发言说:“坠子弦是乔治山首创。”乔是开封城东招讨营镇小乔庄人,小名水,生于清嘉庆年间。小时随师在开封唱“三弦”(乔原是仪封三弦书的演员),他非常聪明,遇事爱研究,于是他就用马尾做个弓子在三弦上拉着玩儿,并且变拉边唱,舒展了三弦书的演唱空间。他的师傅对他这样很是不满说,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能随便乱改?所以当乔治山出师后他便不再用三弦弹奏,而是用弓子拉弦。而也就是这种演唱方式的改变,使其被迅速传播开来,深受人们喜爱。又因为当时乔治山常演唱的段子叫《玉虎坠》,大家都爱叫他唱坠子的。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河南坠子”
二、河南坠子的发展历程
河南坠子在清末民初基本形成之后就开始广泛流传。由于其新奇生动的特点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
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的变革,河南坠子以其独特的特色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认可和欣赏,并且队伍迅速壮大起来。河南坠子在当时主要有两种演出形式,一种是“站茶棚的坠子”。还有一种是“逛夹道的坠子”。但是不论是“茶棚坠子”还是“过街坠子”都是唱到紧要处便停下来,就是因为这样才更是能吸引观众,这也是当时河南坠子在当时可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1913年在开封相国寺出现河南坠子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妮,因其嗓音喉清韵雅,吐字清晰,举止大方,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大受欢迎。在这之后更是出现了大批的女艺人进入开封演唱。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女性演出的曲艺没有一个,所以这成为当时轰动开封的一件大事。也正是因为这些女艺人的出现,使河南坠子的表现力更加的活泼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也为河南坠子添上了更多的色彩。
河南坠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后来逐渐传入北京、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在当时那个年代,“戏,不进北京不响;曲,不入天津不名”,大批坠子艺人奔赴京津。随后在天津便出现了三大坠子流派,分别是乔派,堇派和程派。由于它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传统娱乐方式,使它在民间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进入了新的时期。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曲艺的发展,原来被人们视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曲艺现在则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艺人的地位也同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使曲艺艺术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期。
后来河南坠子又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形式结构的单一性,再加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的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坠子的发展也开始走向下坡,以至于逐渐的衰退。学习河南坠子的人也越来越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认识到了民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高。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坠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三、在现代社会中的该如何保护、发展与传播河南坠子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的的快速发展为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河南坠子至关重要。
首先,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河南坠子艺术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为河南坠子以及其他曲艺艺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努力推进河南坠子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民间艺人相应的补贴,并且鼓励他们对艺术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
其次,大力推崇河南坠子文化,开展有关河南坠子的文艺汇演,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河南坠子。更好地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认真总结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宝贵经验,在这些宝贵的经验中挑选出对现代文化发展有用的东西,再结合新的理念对其加以改造。使其可以顺应时代发展。如图1所示,即为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宋爱华在小剧场的演出。实践出真知,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认知了河南坠子的规律和特点,也符合生物进化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图1 宋爱华在演唱河南坠子
第三,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大河南坠子推广力度。现在是电子时代,人人有手机家家有电脑。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可以通过直播平台来大力宣扬河南坠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发表对河南坠子的看法。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河南坠子的公众平台,倾听来自世界各地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对河南坠子的理解与看法。我们还可以在平台中发布一些作品来让大家欣赏。
在当今社会,喜爱河南坠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何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上河南坠子也是一大问题。更加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现如今,很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缺乏戏剧教学和欣赏的分量。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戏曲方面的素养很是薄弱。因此,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切实加强自身修炼,培养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只有具备相当的戏曲艺术修养和较为扎实的戏曲功底,才能在戏剧欣赏和教学中得心应手、应用自如、弘扬国粹。
我们相信在政府以及广大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河南坠子仍会重新展现出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恢复原有的光彩。
[1]李莉.濒危剧种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
[2]马龙.浅论河南坠子的艺术特色及衰退原因[J].戏剧之家,2015(05).
[3]王俊霞.河南坠子唱腔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J].河南大学,2006(05).
[4]张雪莲.河南坠子的形成与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9).
[5]庆遂增.浅论“非遗”河南坠子—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J].曲艺,2014(01).
[6]张晓慧.河南坠子的生存状态及成因分析[J].音乐创作,2016(04).
[7]赵 铮.河南坠子艺术[M].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08).
[8]孙朝国.走南闯北的河南坠子[J].青春期健康,2014(07).
[9]段婷婷.河南坠子现状[J].才智,2011(01).
J825
A
朱倩楠(1996—),女,现就读于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音乐学专业;赵梓媛(1996—),女,现就读于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音乐学专业。
本文为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