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脑膜炎脱水治疗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5期
关键词:脑水肿结核性脑膜炎

马 艳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门诊部,辽宁 沈阳 110044)

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透过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在脑实质部位、软脑膜、蛛网膜和脑血管等处均可检出结核杆菌[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人群,发病后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头晕、表情淡漠、恶心呕吐等特异性表现和午后低热等结核感染常见症状[2]。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出现病理性癫痫、精神异常、视觉障碍,以及脑水肿、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上,脱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头痛头晕、缓解患者意识障碍、减轻脑水肿,且需要长时间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等发生,故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本研究则主要总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脱水药物治疗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所有入组者相关病例资料获取均取得医院许可,入组前签署入组同意书同时本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年龄18~50岁,通过脑脊液培养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期间意识清醒;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时间≤24 h,入组前3个月使用精神药物、免疫抑制剂者,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休克、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0岁,平均(62.5±1.5)岁,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时间1~4 d,平均(2.6±0.4)d;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平均(62.6±1.5)岁,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时间1~5 d,平均(2.5±0.5)d,两组性别、年龄、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入组者住院期间均实施药物脱水治疗,使用药物为125~250 mL 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并依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调整静滴时间及次数。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首先与患者进行知情告知及相关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与护理等;观察组实施本研究针对性护理:首先针对治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心率、血压等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神志意识变化情况,判断脑水肿、颅内压变化对患者的影响。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与补充电解质。依据患者病情不同实施个体化的针对性干预,要求护理人员详细记录24h患者出入量,可通过嘱咐患者调整饮水量等形式,维持出入量平衡,尤其是应用脱水药物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调节药物速度与治疗药物剂量。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需及时加快药物滴注速度,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了解体温变化,避免因发热而导致的意识改变发生。对于出现电解质等内环境功能紊乱者,在及时补充电解质同时,可协助医师留取血液标本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对所有入组者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总住院时间,住院治疗期间两组发生的并发症,统计两组2年生存情况。

1.5 评定标准:生活质量评分以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进行,针对睡眠、适应能力精力、疼痛、情感、活动能力等6大项目进行综合评定,总分0~100分,分值越低,被试者生活质量理想;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脑水肿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2年两组生活质量及总住院时间比较:随访2年期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随访1年两组生活质量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表1 随访1年两组生活质量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2.2 住院治疗期间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脑水肿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住院治疗期间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n(%)]

2.3 两组2年生存情况对比: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2年生存情况对比[n(%)]

3 讨 论

结核性脑膜炎属于结核杆菌感染后最严重的类型,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及婴幼儿,多存在原发结核病灶,并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见,另外还可伴发于骨关节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治疗上应在加强抗结核治疗同时,联合脱水治疗[4]。其中脱水药物常用的为20%甘露醇,临床上在使用脱水药物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改善情况、神志状况[5],并注意定期复查患者电解质情况,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上治疗原则的把握多由医师决定,护理人员则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等有重要作用[6]。

本研究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实施脱水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随访2年两组生活质量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证明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实施脱水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另外针对住院治疗期间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发现,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脑水肿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结核性脑膜炎实施脱水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有重要价值。最后比较两组2年生存情况发现,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结核性脑膜炎实施脱水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结核性脑膜炎占据颅内感染疾病发病率的次位,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致死率高等特点[7]。在规律抗结核治疗同时,多数需要脱水治疗,从而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患者意识状况,缓解其表情淡漠等症状[8]。长期反复的脱水治疗,容易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存在感染、药液外渗、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9]。故针对此类患者,有效的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积极意义[10]。本研究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取针对脱水治疗可能出现并发症以及脱水治疗注意事项等的针对性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实施脱水治疗者,进行本研究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延长其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脑水肿结核性脑膜炎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Vaccination
更正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