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5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心肌梗死

唐 磊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主要为血管、血液异常造成大动脉堵塞与狭窄[1]。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突然,常在睡眠时发病,起病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患者多出现头晕、半身不遂、说话不清、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昏迷不醒[2]。在患者发病3~6 h内,静脉给药溶栓,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治疗效果。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用药。为进一步分析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对比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发病4.6~7.0 h为对照组(31例),发病3.0~4.5 h为观察组(3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3~62岁,平均(51.23±1.2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2~62岁,平均(52.87±1.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在3.0~4.5 h内接受溶栓,对照组给患者在4.6~7.0 h内接受溶栓。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注射剂,100 mg阿替普酶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2 min先注入10 mg,60 min内滴入50 mg,120 min内滴完40 mg。24 h后复查头颅CT,无脑内出血,给予阿司匹林口服,0.2 g/次,1次/d,14 d后调整为0.1 g/次,1次/d。

1.3 评价标准:采用NIHSS量表[3],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1 h、7 d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共计15项,分数越低,程度越低。采用MRS量表[4]评价患者综合生活能力,分数越低,综合生活能力越高。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内容为:肠胃道出血、心律失常、血管在闭塞,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3组间对比用方差(F)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90 dMRS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90 dMRS评分为(1.52±0.22)分;对照组为(1.75±0.29)分,差异显著(t=3.518,P=0.000)。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6/31),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170,P=0.279)。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因素较多,主要由于粥样硬化斑块与血小板聚集诱发疾病。患者发病后,梗死区域脑细胞大部分出现坏死,部分出现可逆性缺血损伤,形成缺血性半暗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恢复梗死区域血液灌注,可有效挽救部分损伤脑细胞,改善预后。目前抢救方式以早期溶栓治疗为主,但对治疗时间窗仍有异议。通常认为超早期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主要方式,阿替普酶治疗时间窗在发病3~4.5 h内,若超过则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但由于个体差异,发病>4.5 h后,溶栓治疗仍然有效[5]。

阿替普酶属于血栓溶解药,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含有526个氨基酸,临床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血管疾病。通过与其赖氨酸残基和纤维蛋白结合,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同时由于阿替普酶能有选择性的激活纤溶酶原,因此不会产生出血并发症,促使阻塞冠状动脉再通。经静脉注射后,可快速自血中消除,用药5 min后,50%药量自血中消除,10 min后,体内剩余药量仅为20%,20 min后,仅剩10%,主要在肝脏代谢[6]。

为分析阿替普酶在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对不同时间溶栓治疗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2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替普酶在4.6~7.0 h、3.0~4.5 h溶栓治疗中均有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在改善综合生活能力时,具有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90 dMRS评分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3.0~4.5 h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阿替普酶的两个环状结构对纤维蛋白具有强大亲和力,在用药后,能选择性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不仅能够达到溶栓作用,还能避免应用链激酶时常见的出血并发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4.6~7.0 h、3.0~4.5 h溶栓治疗中,有着相同的治疗安全性。

表1 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分)

表1 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分)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在3~4.5 h、4.6~7.0 h溶栓治疗中均有效,具有相同安全性,但在3~4.5 h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显提升综合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