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理科“研学课堂”建构与思考

2020-04-07马蔚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关键词】研学课堂;项目策划;高中理科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1-0062-03

【作者简介】马蔚,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副校长,高级教师。

一、“研学课堂”项目的研究背景

首先,基于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于高中教育来说,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创造創新的土壤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后期创新人才的涌现奠定基础。

其次,基于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纵观理科核心素养,均对学生思维发展提出很高要求,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则要求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如何有效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思维成为高中教育教学需要思考的重点。

最后,基于学校课堂教与学生态优化的需求。教育生态学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直面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彰显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质量,让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诗意栖居地。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研学课堂”项目促使“知识课堂”转变为符合生态规律的“研学课堂”,凸显了教育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研学课堂”构建使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提升,读文答题表达清晰,小组合作讨论热烈,课堂展示积极主动。让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逐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形式。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研学课堂”项目,旨在通过构建“研学课堂”,让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课本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问题让学生思,话题让学生研,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探究和感受知识、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实现“真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思维品质。项目从2015年实施至今,学校已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实践“研学课堂”,学校的“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理科‘研学课堂建构”于2018年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学校依托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实现理科教研组强强联手,力求在深度学习方面寻找共性,彰显个性,寻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研学课堂”项目的建设思考

1.核心概念界定。

深度学习不是指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追求知识的主动加工、深度理解和不断的自我反思,关注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教师运用合作、探究、展示和追问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深度体验的学习。

“研学课堂”以学生的学为基础,以学生的研为落脚点,强调思维的真正发生。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学得的基础知识,提出问题,通过生生和师生的讨论、质疑甚至争辩,最后在教师或伙伴的点评下形成研究结果的过程。“研学课堂”重视活动和探究,重视学生的思维发生和体验,在“研学课堂”中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2.项目前瞻性思考。

深度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知识获取方式,强调在深度理解基础之上的主动建构和知识迁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作为,知识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方式从题海训练到问题探究,能力从熟练解题到学会思考,心理体验从枯燥单调到兴趣使命,师生以科研人员的身份进入课堂展开教与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研学课堂”构建体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需要“研学课堂”,因为“研学课堂”重视活动和探究,重视学生的思维发生和体验,在“研学课堂”中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研学课堂”的基本特征为:有机整合,深度建构;情境体验,深度理解;聚焦问题,深度探究;多元评价,深度反思。

“研学课堂”的构建要经历从理念建构到模式到行动的过程。学校设想构建教学范式从而真正使深度学习和研学课堂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阶段,因此,学校基于“建模—完善—定模”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实现课堂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通过模型建构辐射引领其余学科和周边学校。

三、“研学课堂”项目推进情况

1.通过图谱构建做到有的放矢。

学校将“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理科‘研学课堂建构”这一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列入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十三五”规划,并于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经过研讨,构建了建设图谱。

2.通过专业引领把握正确方向。

学校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学校为项目把脉,使项目研究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邀请专家来校举行论坛活动、学术沙龙,使前瞻性项目不断在专家的指引下走向深入。

3.通过群体研究实现有效建构。

学校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临床式研修,以备课组为单位对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由教研组统筹,明确各组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项目组定期举办教研组、备课组专题交流论坛,组织不同层面的课堂观摩研讨;每周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组织一堂教研课,围绕学科“研学课堂”建设的重点,进行评课;组织学科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选择“研学课堂”教学改革典型上校级示范课;组建智慧教育实验团队,每周组织智慧课堂教学观摩,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互动课堂,促进学生研学;变检查式听课为组内同伴共听,鼓励教师独立磨课,引导教师相互听课。

此外,学校还通过定期展示实现辐射引领。学校分别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组织了全省公开教学展示活动,邀请省内外兄弟学校的教师前来观摩,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现场指导,展示课后及时进行项目研讨。

四、“研学课堂”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理科“研学课堂”的构建,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传输,向有着更丰富内涵的研学、交流形式转化,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更平等、和谐,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指数。在近几年的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分别有六位老师荣获省一等奖,七位老师获省二等奖;在江苏省优质课评比和教学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共有四位老师获省一等奖。

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理科“研学课堂”的构建,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学习的热情得以提升,读文答题表达清晰,小组合作讨论热烈,课堂展示积极主动。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逐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探究能力显著提升,在小组合作中的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沿着科学家探索的足迹,模拟科学家的思维进行过程探究,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当然,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性格、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习惯及个人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合作、交流、研学方面的表现还具有很大的差异,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主动、思维更积极、研学更深入,是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问题,这也是学校“研学课堂”项目今后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