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式学习积极育人的路径观照
2020-04-07孙杰
【摘要】强化辨析,以适当的学习路径进行辨析式学习是思政课的题中之义。通过学科育人的话语分析,解构出概念澄清、关系梳理、比较鉴别、方案决策等辨析式学习的主要类型;基于价值引领的基本范式,观照积极育人的范式建模。《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重塑了辨析式学习的实践路径:存异而求同,让学生在开放的自主辨识中比较鉴别;批判并建设,让学生在议题的辩证论证中梳理关系。
【关键词】辨析式学习;学科育人;价值引领;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1-0053-06
【作者简介】孙杰,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215200)教科室主任,一级教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思想政治课虚拟实践教学的研究”(C-b/2016/02/17)及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指向学科育人的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2019JK13-L163)的研究成果。
高中阶段是学生提升政治素养、形成政治认同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应有之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咱1暂等。思政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反思辨析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改进方法,在活动历练中提高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方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咱圆暂2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辨析,以适当的学习路径进行辨析式学习是思政课的题中之义。那么,何为辨析式学习?在高中阶段,政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呢?
一、解构:辨析式学习学科育人的话语分析
辨析即“辨别分析”。辨是对问题、观点、事理或方案的辨认、分辨、比较、鉴别、判别、甄别等;析是对其进行解析、解释、分析、阐述、阐释、剖析等。《荀子·非相篇》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于“辨”咱3暂。“辨析”背后所蕴藏的审问、慎思、明辨等必备品格直指学科育人的根本目的;“辨析”所指向的质疑、批判、反思等关键能力更具促进学生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力”。
作为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辨析式学习往往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围绕某一概念或议题,展开争议、批驳或辩论,通过主动学习、深化认识,实现对概念或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辨别与分析,对相悖观点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对思想理论进行深度广度的延伸,对问题解决方案予以完善和发展,并以此校正自己价值观念或行为取向的偏差,从而发挥思政课特有的育人功能,在“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中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辨析式学习的核心考量在于通过启发,以具有导向性、适切性、思辨性的意义学习进行透彻的学理分析,促成“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于关注批判的同时更重建设,巧妙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境开放与价值导向、探究结论与体悟过程、辨析形式与思想内涵等的关系,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依据“辨”和“析”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和观点碰撞的激烈程度,辨析式学习大致可分为概念澄清、关系梳理、比较鉴别、方案决策等类型。
1.概念澄清,即指向“是什么”的描述与分类问题。
有些学科概念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无须从理论上掌握其内涵。但在真实社会情境中,若不能将其与相近或相似概念进行有效澄清、比较和分门别类,就容易造成混淆,导致“偷换”概念,甚至意义歪曲。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为例,识别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概念,即属于此类范畴。概念澄清,需要打破孤立零碎的认知模式,以结构化的理解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引入必要的“参照系”,引导学生在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认同中华文化、尊重域外文化、选择先进文化,从而澄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意涵。
2.关系梳理,即指向“为什么”的阐释与论证问题。
关系梳理即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某个维度对某一事物的作用、价值与功能进行分析,辨别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变量或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要求学生“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诸如“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等问题予以分辨评析,“理解并理性对待存在于区域、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即属于此类范畴。关系梳理,需要用支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统整、统筹学科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关系”双方矛盾与冲突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恰当的维度展开分析。如,引入真实生活中某一文化创新“两难问题”,引导学生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权衡“两难选择”的个中利弊,或辩驳或立论,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比较鉴别,即指向“应该怎么做”的选择与反思问题。
比较鉴别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性或综合性运用有关学科观点和方法,对不同观点与立场、不同利益诉求进行辨析、辩护或辩驳。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为例,通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文化交流互鉴、践行与传播先进文化的行为,表达文化创新的意义,揭示事物的文化价值以及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重要影响因素等,即属于此类范畴。比较鉴别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认同和传授不同的价值观,而在于以“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思想分析、“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主线,帮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各种争端。
4.方案决策,即指向“实际怎么做”的设计与应用问题。
方案决策即基于比较或鉴别的结论,对特定行为、问题的结果或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根据特定的约束条件和模拟决策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比较不同方案优劣利弊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予以必要完善。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为例,“在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对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议题,发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见解,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响应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在全球视野下表现文化理解力和传播力,对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表见解”等,即属于此类范畴。辨析式学习固然需“引导学生立鸿鹄志”,但更应着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二、重塑:辨析式学习价值引领的范式路径
具身认知理论(Embodied Cognition)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能有效“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咱4暂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也证实,概念知识获得具有具身特性。咱5暂按照西恩·贝洛克(Sian Beilock)的观点,辨析式学习只有使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作出判断,如在范例分析中发现差异、澄清概念,在价值冲突中表达差异、梳理关系,在比较鉴别中判断差异、归纳评估,在方案决策中纠偏差异、科学改良,才能获得全面、系统的认知经验与关键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咱圆暂43-44
由此,辨析式学习积极育人的基本范式应在于:围绕特定议题或概念,创设生活关切的主题情境,同时关联特定学科大概念,统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构化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推进概念澄清、关系梳理、比较鉴别或方案决策,引导学生在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的过程中,“用辩证思维独立思考,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理性澄清有关信息和观点或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咱圆暂56,从而在反思自身经验的过程中,在理性比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或矫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图1)。
需要指出的是,辨析式学习的教学抓手虽然在于通过辨析深化理解、提高认识,但其育人主旨主要在于积极“引领学生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必须恰当处理好思想内涵与辨析形式的关系,必须遵循意义优先、兼顾形式的原则。换言之,究竟该采取概念澄清、关系梳理、比较鉴别、方案决策中的何种形式推进课堂教学,需要视不同教学内容,甚至不同学情班情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主要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与途径,其承载的学科育人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辨识各种文化现象、比较各种文化创新的表现,学会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教学时,笔者首先出示一段材料:
作为苏州城市地标性建筑的苏州博物馆分新、旧两馆,旧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遗址,紧邻拙政园、狮子林,尽显传统文化古典之美;而一墙之隔的新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的封笔之作,大量运用纯粹几何造型和西式欧美元素,现代时髦又优雅得体。就是这样一座融现代、古典与创新三位一体的苏州博物馆,始终挥之不去“拆还是迁”的选址争议,“新还是旧”“中还是西”的风格之争。
据此,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围绕“文化创新靠什么”的议题,创设“我看苏州博物馆”的主题情境,通过若干“课程内容活动化”的议题式教学环节展开辨析式学习,以期引导学生直面“本来”“外来”“未来”的种种“冲突”甚至“两难选择”,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理的力量,学会比较、鉴别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学科大概念,从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
1.存异而求同:在开放的自主辨识中学会比较鉴别。
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步入真实的、开放的“社会大课堂”,理性面对各种不同观点,在客观比较与鉴别、自主辨识与分析的过程亲历中,学会作出判断,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意义学习。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教学中,笔者基于“苏州博物馆的选址风波”,尝试引入“苏州博物馆是原地拆建还是迁址新建”的辨析式学习子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或综合性运用学科有关观点和方法,对争议双方的观点、立场与诉求进行辨析、辩护或辩驳,引导学生在分析与预测中取舍平衡,在比较与鉴别中强化反思,在迁移与应用中纠偏验证:
请同学小组合作,围绕“选址风波”,就“新馆选址是否破坏文物保护”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观点和理由。
辨析式学习需要恰当处理好导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取向“求同”或“求异”均无不可,即在符合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立足不同视角、根据不同经验、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在“新馆选址”的问题上,学生分化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意见“阵营”。主张“迁址新建”的一方认为,基于尊重历史和保护文物的实际考虑,不仅新馆不应选址于此,旧馆也应从忠王府搬出,另觅他处;同时,应对此处建筑遗迹群予以全面修缮和保护,还原完整的忠王府建筑群……而认同“原地拆建”的一方则强调,在旧馆旁融入“不高不大不突出”的新馆,节约投资的同时,更有利于拙政园板块的整体保护,同时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博参观的实际需要。雖然在“原地拆建还是迁址新建”问题上,学生意见相左,分歧明显,但“存异”的现实并不妨碍彼此“求同”———双方“异见”均“深耕”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都旨在通过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明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于是,“存异”基础上“求同”的过程,也就成了学生在开放的自主辨识中比较鉴别,理解“文化创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的过程。
2.批判并建设:在议题的辩证论证中学会关系梳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学科价值在于,通过“增强公民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引领其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辨析式学习积极育人的必要路径是将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充满矛盾的真实生活,带领学生直面各种社会冲突,引导学生在尊重事实和真實证据的基础上,对不同观点与立场的前设进行科学论证,对构成冲突的不同利益诉求进行辩证分析与批判质疑,咱6暂从而“借力”学科教学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认知的聚焦点、参与的协同点,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教学中,笔者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风格之争”为例,尝试引入“新还是旧、中还是西”的辨析式学习子议题,鼓励学生直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分辨新馆是否已经过度创新而失去中国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直面“中形”与“西意”的冲突,解析大量借鉴西方设计的“新中式”新馆是否已徒具中式之表而无中式之实,从而在文化寻根的过程中,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请同学小组商议,围绕“风格之争”,就新馆够不够“中”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观点和理由。
辨析式学习成功与否,要点之一在于能否切实把握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既关注过程,又不忽视结论。围绕议题展开辩论,一方面鼓励学生基于正确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即“说真话”;另一方面更引导其学会倾听与理解,尊重别人的见解,发现彼此的不同,分析差异的原因。这样,学生在关于学科知识的透彻学理分析中,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立场、诉求等进行辨析与批驳,梳理出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个中关系,实现基于批判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建设,隐性传导了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学生在自主辨析、独立判断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对矛盾的真实生活的批判中,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正是辨析式学习积极价值引领的核心所在。在“风格之争”的议题辨析中,学生基于“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梳理出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座苏州博物馆,半部江南园林史”;直面“中形”与“西意”的冲突,学生厘清了以新馆为代表的“新中式”建筑背后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这样,“批判”基础上“建设”的过程,也就成了学生在议题的辩证论证中梳理关系,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的过程。
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辨析式学习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可行范式之一,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坚持问题导向,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为什么”重大问题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等,讲清楚一个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这样,才能在创新思政课立德树人学科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抢占凝心聚力的价值体系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孙杰.全域教学: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可能表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1):34-37.
[4]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05-710.
[5]西恩·贝洛克.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M].李盼,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6.
[6]孙杰.循证教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再出发”———基于“教学效能最佳框架”的教学范式转换[J].中小学德育,2017(4):35-39.
(本文系第31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论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