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乔哈里窗理论优化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

2020-04-07缪青

江苏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道德与法治

缪青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乔哈里窗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9-0078-03

对话教学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笔者认为,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引入“乔哈里窗”模型,有助于增强对话教学的效果。

乔哈里窗(Johari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理论模型,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该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提出的。这一模型把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口,并依据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分为4个区域:公开区、隐藏区、盲目区、未知区。乔哈里窗模型如下:

公開区是指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信息;盲目区指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盲点;隐藏区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区是指自己与别人均不知道的信息,是在沟通过程中尚待挖掘的区域。

乔哈里窗理论认为,有效的人际交流仅在公开区进行。因此,要实现深度对话,就需要通过自我暴露、倾听反馈、共同探索等方式不断压缩其他3个区域,同时扩大公开区。基于此,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可以从公开区出发,充分挖掘隐藏区和盲目区的信息,并共同向未知区进发。

1.精选话题,延展公开区。

在公开区,有效对话发生的前提是有平等、安全的氛围,这样的对话一般发生在整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的起始阶段。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五上《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不同班级设计了不同的导入话题。

话题1:

课件呈现教材第28页“活动园”的三幅图:当我们过马路时……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师:在这些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让我们一起设计吧!

话题2:

师:国庆假期,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你有没有走出家门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国庆出游,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人多。教师出示景点人山人海的图片,学生感同身受)

师:在这长龙般的队伍旁为何还空出一条道,在摩肩接踵的观烟花人群中为何还有人微笑着高举“感谢警察叔叔”的牌子?

学生发言:人多拥挤,需要公共秩序来保障我们的安全。个别学生还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师: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来维护,你们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公共秩序?

从教学效果看,话题2的效果远好于话题1。原因在于,话题2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的真实生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事件真实,二是指学生感受真实。此外,话题2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话题2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国庆去哪玩?”出发,这样学生有话说、愿参与,形成了平等、热烈的对话氛围,每个人都愿意将自己公开区的信息与他人共享。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话题的选择对对话教学的有效开展十分重要。

2.倾听反馈,缩小盲目区。

倾听反馈、积极回应,是缩小盲目区,进而将其纳入公开区的主要方式。道德与法治的对话教学可以借鉴这一思路,通过师生之间的倾听反馈、积极回应,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盲目区,促使学生自我发现,从而使对话教学向广度和深度延展。

师生共同学会倾听。一方面,教师的倾听不能流于表面,不能以教案为中心,而应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何而来,与自己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关联,这需要教师不断积淀教学技巧与学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对话中的倾听不仅教师需要,所有学生都需要。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退到教室的一侧,让学生面向自己的同伴展开对话,对话中没有主持人,没有中心人物,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的发言都要受到重视,都要仔细倾听。

师生不断地积极回应。一方面教师在对话中要充满期待并积极回应,比如“某某同学说了……”“某某的发言,你认同吗?”另一方面在对话教学中要学会串联,即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串联,将一个学生的发言与其他学生的发言串联,将学生昨天学到的知识与今天学习的知识串联,将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外种种经历、社会上的事件串联,从而让对话不断延续、不断深入。

盲目区是对话教学中潜在的、有价值的区域。通过不断的倾听反馈、积极回应,能帮助学生在“相遇”与“对话”中思考、探究、碰撞,不断挖掘彼此信息,从而将盲目区逐步转化为公开区。

3.主动分享,明晰隐藏区。

对隐藏区信息的分享,一方面能够让同伴了解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分享和交流,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有条理。

首先,教师要着眼于集体中的个体。基于“活跃者”“守望者”“沉默者”在对话中表现出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对话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其对话的积极性。比如,在小组学习开展对话时,应做到组员轮流发言。全班交流时,一些相对简单、人人有话说的对话内容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发言;一些思维含量较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的话题,要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甚至插嘴、接话。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分享之后,结合他人提供的信息完善自己的信息。比如,教师可以说“听了别人的发言,你还想说什么?”“和你刚才的发言连起来说说看呢?”“谁能总结一下大家的发言?”

主动分享,明晰隐藏区不仅是对自我的展示,还是对自我的提升,更是对潜能的发现。

4.延展思维触角,探索未知区。

师生共同探索未知区,不仅能开启新的对话话题,还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潜力,系统而多角度地理解学习内容。于“已知”中探索“未知”,令“旧说”显“新意”,这是探索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未知区的关键所在。

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二下《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跳绳比赛,引出“坚持”这个话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介绍自己坚持做的事,分享了通过坚持带来的诸多收获。学生对话氛围积极、热烈。随后,教师安排了一个游戏,用吸管戳苹果。基于本节课前期的对话内容,学生饶有兴味地用吸管猛戳,一次失败再来一次,坚持到底不放弃。正当大家涨红小脸,一筹莫展之时,教师用吸管轻松地戳进了苹果。这是为什么?学生产生疑问:难道坚持的路上,还有“捷径”可走?于是,师生向着未知领域继续探索。

在看似已经没有悬念的对话中,可以通过具体情境、动手实践等形式设置悬念,延展学生思维的触角,探索暂时未达的未知区。探索未知区是使对话教学成为一条通向自我人格提升的理想途径,体现了自我存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丰富意蕴。

总之,乔哈里窗作为人际沟通的模型,能够为师生交流,深度对话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探寻对话教学的内在机制和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高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的“乔哈里窗”机制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9(8):112-116.

(作者单位:南京市钓鱼台小学)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