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020-04-07李通崔伟娟黄文浩
李通 崔伟娟 黄文浩
摘 要:文章介绍了“双创”的内涵及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分析了“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优势,探究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双创”背景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1-0048-03
关键词:“双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1 “双创”及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新变化
1.1 “双创”的内涵
“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在“双创”背景下,政府颁布了相关指导性文件,为企业、人才、地方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开放、安全的环境,刺激了部分产业的创新升级。
1.2 信息素养教育发展趋势及变化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需要,培养和提高社会个体成员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过程[2]。在“双创”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是高校改变了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转而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将原来“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互动性教学。二是高校引进与更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利用大数据与智能数据软件分析读者的需求与爱好,使信息素养教育更有针对性与智能性。三是为信息素养教育注入了时代活力。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APP等打破传统信息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制约,进一步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空间。
2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优势
2.1 提供人才支撑,扩大受众范围
“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扩大教育范围,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学生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也是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建设者与参与者。高校图书馆应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如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电子与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智能技术与信息管理人才[3]。
2.2 契合“双创”需求与教育服务理念
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与大众生活的不断融合,为“双创”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日益成熟的环境。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与组织优势积极承办创新活动与讲座,大力宣传各种创新创业精神,也可以开通线上宣传教育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同时,高校图书馆提倡的公平、公正、公開的“三公”服务理念,旨在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信息教育的开放、共享与平等,这与双创背景下“协同、共享、低廉、高效、便捷”的服务理念相契合。
2.3 提供优质资源,优化教育环境
首先,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拥有独具学科特色的文献与电子资源,能够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双创”精神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保障[4];其次,高校图书馆拥有优质的信息资源,能够借助信息处理平台及时为读者解答疑惑,帮助他们分辨、处理、加工信息,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及时性与专业性;再次,高校图书馆具备独特的教育环境,能够在满足学生基本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开设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为高校学生的互动学习提供平台与教育环境,为他们营造个性化、氛围浓、高效益、创新型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5]。
3 “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面临的困境
3.1 方式单一,缺乏多元性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多采取课堂讲授或开办相关讲座与活动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讲授,不重视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接受情况。课堂讲授主要讲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学习的理论意义、如何利用信息等内容,一般采取课件讲授、视频讲解、动画浏览等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开发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导致信息素养教育浮于表面。在“双创”大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如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3.2 思维固化,缺乏主动性
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面临许多问题,如:高校图书馆教师与工作人员思维固化,缺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与教授者,也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为主、辅助教育”的意识,改变教师占据主动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状况。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思维固化,缺乏主动性。“双创”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要求服务人员提供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主动分析、归纳与总结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的问题与劣势,做好信息素养教育的幕后工作。
3.3 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性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综合考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能力,但因受制于不同的教育能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性。首先,教育者信息教育手段落后。“双创”背景下,各种智能信息设备层出不穷,促进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也对高校图书馆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6]。其次,读者运用智能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许多读者不了解MOOC、SPOC等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再次,读者的信息抓取与接受能力不足。高校图书馆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但因受限于自身教育水平等因素,受教育者的理解力与接受力存在较大差异。
3.4 机制落后,缺乏互动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教育传播重地,应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目前,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与外界互动匮乏,创新动力不足。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用于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智能信息设备的购置,如果仅仅依靠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增加与其他社会机构的互动与合作,设置信息素养教育的专项教育经费[7]。同时,高校师生与图书馆也缺乏及时的互动与沟通,因此他们对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导致信息素养教育的滞后。
4 “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
4.1 开展嵌入式服务与通识教育
高校应开展嵌入式服务与通识教育,帮助館员以及读者更好地了解与接受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专业性。开设嵌入式服务,就是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服务融入教育过程中,改革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单纯提供咨询与引导等服务的状况,赋予馆员更多的权限,如在课上协助教师进行重难点的挖掘、课后进行教师遗漏问题的补充与读者提问的解答,进一步发挥馆员的专业技能,实现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的无缝衔接。开设通识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图书馆课堂教学与讲座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4.2 培育“双创”理念
高校要注重培育教师的创新创业理念,主动开展“双创”理论的学习;要丰富教师的信息获取途径,增设信息处理与加工利用的通道,定期开展高校图书馆教职工信息创新创业大赛。同时,高校要注重学生“双创”意识的培育,引导他们主动接受信息素养教育,及时更新自身的信息知识库。
4.3 建立信息素养能力考核机制
高校图书馆要针对教师与服务人员建立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考核机制,规范信息教育内容,确保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要定期开展关于教师团队信息教育目标设定与内容设置的主题研讨会,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要根据教育效果建立教育者等级制度,依照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划定其工资与福利待遇,刺激教育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8]。此外,高校还要丰富考核形式,要了解教育者与服务人员对移动设备、互联网、信息筛选与加工平台等的熟悉与利用程度,对于不符合教育要求的人员可以采取警告或降级降薪等惩罚措施。
4.4 健全在线教育教学机制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开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信息教育平台,健全在线教育教学机制,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高校健全在线教育教学机制,必须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交互平台,如:可以针对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发线上教学平台,设置在线自主学习、线上答疑解惑、信息互动交流、信息能力测试、教育效果测评与反馈等服务板块,最大限度地汇聚优质信息资源,体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5 结语
在“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只有在分析信息素养教育发展趋势及面临困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才能有效弥补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新选择与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华翊.面向“双创”人才培养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7):129-132.
[2] 毕宏,陈怡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程[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5:1.
[3] 沈晓.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8(6):10-15.
[4] 高岩.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科技传播,2018(16):161-162.
[5] 马利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改进与发展[J].文教资料,2019(10):94-95.
[6] 邹晓华.高校图书馆构建新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2):185-186.
[7] 胡红.面向大学生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42-44.
[8] 范玉璟.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27):191-193.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