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2020-04-07蒋祖伟
蒋祖伟
一、差别性教学的产生
教育最早产生的时候,生产力与教育紧密结合。古代学校教育多以个别教学为主,师徒传授更有针对性,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逐渐完善,产生了最受欢迎的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班为单位,以课为依托,按课时授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因遗传因素、智力因素、环境因素等差别,就与一部分孩子差距悬殊,进而不能满足自身发展。多年来,教育者为了寻找在班级授课制下满足现代教育理念,最终在实践和探索中创造并运用了差别性教学。差别性进行教学就是在面对全体学生教学的同时,能够恰到好处地关注到部分学生甚至个别学生,了解其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分门别类地给予个性辅导,满足自身发展,从而使班级内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差别性教学的作用
1.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每个孩子的认知结构组成不同、认知能力不同,运动知识的能力也就因人而异,尤其是数学的学习,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在运用推理、判断方面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已经掌握了,但是那些运用推理、判断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花费很大精力。很长时间依然茫然不知。但是,教师的教学要以课本为载体,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这样就容易出现“贫富差距”,能力强的学生没办法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能力较弱的孩子也没有到进一步的提升。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办法是不可取的。而差别性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弥补班级授课制带来的不足,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根据他们的不同点来制定符合他们成长的教学手段与内容,真正地因材施教,学生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促使形成健全人格
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的成长比学业重要的多。在数学学习中,尤其是初中数学学习,相对于小学知识来说,无论横向、纵向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思维能力的应用显得更加突出,推理、判断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常常乐于深入地研究并欣喜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孩子在一步步的探究中能够得到突破,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有信心地面对较难的题目,甚至乐于挑战。如果对所有学生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那么能力较弱的孩子极容易地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与别人的巨大差距,对于处于自我认知同一性的中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就很难使学生获得自信,会使学生不愿意深入探究难以解决的方面。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久而久之,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甚至同类型的学科都会形成自己没有能力学会的认知,影响自信心的树立,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背道而驰了。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别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1.按能力进行差别分组
初中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在学习习惯上、学习方法掌握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别。按照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大体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一是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这类学生往往接受知识速度快、领悟运用能力强,是最有自信的一组。二是学习习惯较好,但能力有限的孩子,这部分学生乐于学习,但学会知识的速度较慢,一旦掌握了,对于已接受的知识有较好的运动能力。三是学习习惯较差、能力也有限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依赖于新鲜感、知识接受能力较弱,掌握一类知识通常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也容易产生行百者半九十的心态,懈怠学习。由此看来,不同阶段的学生如果一味盲目地统一教授知识,很容易造成“贫富差距”,在教学中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实践经验中,教师往往会选择能面对大多数学生接受的程度选择教学任务,既满足不了能力强的孩子,也无法照顾到能力较弱、需要关注的学生,因而分组就成了弥补这个最好的选择。
2.分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关注到不同阶段的孩子。按一节完整的课,我们将一节课分为三个阶段。(1)复习巩固阶段。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是每堂课必备的过程,这个阶段作为教师关注到能力较弱的这部分学生是最好不过的,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关注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解说新的内容。新内容有一定难度,能力弱的学生接受慢,这个阶段若能关注中间阶段的孩子,既节省了上课时间,又能够给能力弱的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3)课上操练。练习是数学学习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按层次划分为三部分,能力强的可以拓展练习,中间水平的可以巩固基础的同时适当拓展,而较弱的一部分充分练习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分层安排学习任务
安排的任务可以坚持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跳一跳,摘个桃,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课后学习内容,对于数学学科,练习层次很分明,有利于教师分类布置任务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不造成课业负担的基础上适当提升。
4.分层给予激励性评价
学生的能力不同,认知水平有差异,所要完成的课业有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任务,所以给予每个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该有差异,尤其是能力较弱的组别,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往往会增强学生的自信,更乐于探究。能力较强的小组还可以尝试更深的题目,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
四、总结
有差别性的进行教学是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的哲学思路开展的。教师多种形式地教学,学生有能力地学习,这样才能有高效的课堂,真正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