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记》中的名师之道摭论

2020-04-06孙德玉赵维维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记

孙德玉 赵维维

摘要:《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提出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名师之道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易以思,“善喻”之道;使人继志,“善教”之道;从容尽声,“善答”之道。这些系统而完整、科学且有效的名师之道,不仅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而且为新时代名师成长与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学记》;善喻;善教;善答;名师之道

Abstract:Xueji is the earliest monograph on education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It puts forwar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a comprehensive illustr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way of being famous teachers: “being good at telling parables” with harmony and ease in thinking; “good teaching” for people follow the will; “good answering” of being calm down and being expressing fluently. These systematic, complet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way of famous teachers not only shine in history, but also provide rich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growth and cultivation of famous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Xueji; being good at telling parables; good teaching; good answering; the way of being famous teacher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名师队伍,对于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示范和辐射功能。对于名师成长和培育的规律,不仅应从现代教育科学特别是教师专业化中寻找理据和路径,也应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中获得历史启示与文化营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论,《学记》不仅总结和提炼出教师必须具备普遍的基本素养,还对如何成为名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有效的策略与路径。本文就《学记》的名师之道作一深入探讨,以期为新时代名师成长与培育提供历史借鉴。

一、和易以思:“善喻”之道

“为人师者,必先善喻,方能善育。”[1]“喻”在《学记》中多次出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2]96此处可以得出以“喻”为特征的“君子之教”,以及“善喻”的三大原则:和、易、思。王夫之在《船山遗书》中解释说:“和,为之有绪而悦也。易,师易亲也。思,使自思而得之也。”[3]简而言之,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轻松安易,又能独立思考。做到以上这些的老师,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那么善于诱导的教师一定是名师了。

《学记》中的“喻”具有多种意义和表达:既可以作为教师的一种语言技巧,“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孟子》有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4]375好教师在语言表达上一定是“罕譬而喻”“言近旨远”“深入浅出”型的教师;不仅如此,《学记》中“喻”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意涵,即“启发诱导”。所谓“善喻”,就是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横向与纵向的多方面发展。如果说“因材施教”决定教育的宽度,那么“启发诱导”则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作为名师,其职责就在于充分运用“启发诱导”,不仅让教育教学有效率,而且有品位。

如何“善喻”?《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谓“道而弗牵”,就是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这一做法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教师尽“教”之职责,学生落实“学”之主体:一方面,教师的“教”要基于学生的“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好的教学既要“以学定教”,又不“以教代学”,也就是《学记》所倡导的“道而弗牵”。因此,名师就是能够将“道而弗牵”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并外显于行。再之,“强而弗抑”就是要求教师勉励学生而非推着学生走。它强调了教学过程中至为重要的激励引导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思想。为了突出该原则思想的重要性,《学记》不止一处加以强调,如“急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得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杂施而不孙”,导致学生“坏乱而不脩”。以上两处均从反面论述了违背“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最后,“开而弗达”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而非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启发”的目的不是为学生呈现僵化教条的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三者,既是名師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又是教学追求的境界,故而要求教师必须灵活运用,这就在无形之中对名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料、有趣、有效、有品。

“善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要“道而弗牵”,师生关系走向融洽,师生关系融洽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的前提与必不可少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郑玄注:“思而得之深。”[5]1 439其意简单明了,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对学习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又如《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23启发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思考源于教师的启发,教师启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6]97教师“启发”的前提是学生“愤”“悱”的状态,只有在学生的“愤”“悱”状态形成后,教师加以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学生才能“举一反三”,由此看出教师的“喻”与学生的“举一反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重要联系。作为教学名师,就是在认清这些联系后,还能够将“启发教学”与促进学生思维活动高度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统一的原则下形成一个共同体。就当前而言,我国仍有部分教师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将其熟练掌握并运用,出现了类似“注入式”教学等一系列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正如《礼记正义》载:“务其所诵多,不惟其未晓。”[5]1 435而“善喻”最大的效用之处,就在于将“启发诱导”原则与学生的“主体性”紧密结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

另外,学会“善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启发诱导学生,而且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用重大:一方面,《学记》批评了教学实践中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等不当方式,忽视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2]96。因此,教师应通过“善喻”为学生学习提供方法支撑,建立支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主体。另一方面,《学记》强调教师应运用“喻”的技巧,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一名教学名师,要学会恰如其分地使用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借助“喻”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认知系统的进一步建构与完善,最后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和触类旁通的高层次目标。

二、使人继其志:“善教”之道

《学记》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2]96“善教者”,一则在语言表达上要努力做到简约透彻、精微妥当、深入浅出,二则在方法上要坚持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做到以上两则,即可谓掌握“善教”之道的名师。

1.罕譬而喻

《学记》载:“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2]96“善教者”的标志不在其他,而在“使人继其志”。那么,何谓“继志”?文章紧随其后阐明“继志”之要则:其一“约而达”,就是要求教师在语言上能够简约透彻。所谓约,即精炼;所谓达,即透彻。简而言之,用精炼的语言表达透彻的深意。其二“微而臧”,即要求教師教学做到精微妥当。所谓微,即微妙、精深;所谓臧,即妥当。其有微言大义之意,指用含蓄微妙的言语,表达精深切要的义理。其三“罕譬而喻”,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能够深入浅出。所谓罕,即稀少;所谓譬,即比喻、比方;所谓喻,即明白。可见,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将意义深刻的思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使人明白。因此,要想成为教学名师,首先就要立志于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上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

2.教学相长

《学记》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2]9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断学,又不断教,达于自反自强,方知‘道之善。”[7]68-74陶行知先生为说明“以教人者教己”这一根本教学方法,分别以邵先生教计算纳税、韩先生教武术、潘先生教园艺、孙女士答复来宾问题,以及陶先生自己做锄头舞歌为例,归纳出一条尤为重要的学理,即“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8]82。一言以蔽之,陶行知先生的“以教人者教己”与《学记》中的“教学相长”一脉相承。又如,王夫之要求教师要“先自明”,不仅要对自己拥有的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必须做到“欲明人者必先自明”。教师要想让学生习得和掌握一些知识,自己首先就得把这些知识弄清楚,搞明白。因为,以己昏昏不能使人昭昭。“教学相长”既强调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边教边学的重要性,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了肯定,指明了师生作为一个教学共同体存在的道理。

一方面,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发现自身能力之不足,进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作为一位名师,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自我觉醒的决心,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竭力形成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样化,教师面对学生的繁杂问题逐渐增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如何保护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如何维护教师的尊严等,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们以坦然之心面对,坚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之要,为学生严谨治学和坦诚做人做表率。因此,《学记》强调教师要永存求知欲,在“知困”“知不足”的困境下反躬自问,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教学相长”也指师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师生之间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本身也是学习者,而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判断。这种师生关系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相辅相成的存在。陈桂生在《<学记>纲要》中这样指出:“其中之‘教,非限于教师之‘教,其中之‘学,亦非单纯向师求教,尚存在弟子之间的互学互教。”[7]68-74这一观点虽不具有代表性,但仍有其创新之处。在多元化发展的当代社会,我们不妨将其纳为参考资料,帮助更多的教育学者向着更深处探索。

3.豫时孙摩

《学记》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2]96这里强调教育成功的途径有四:一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预见性,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不仅要把曾经遇见的问题琢磨透彻,更要将有可能出现的难题提前作出预测,否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二则要把握教育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教师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问题上使劲。学生发展同时也有不平衡性,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应全面而仔细地了解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特点,利用其特点开展教育教学。三则循序渐进——这里再次强调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也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之“序”来施教。若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四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优势领域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吸纳的意识,同时也要做出示范,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记》不仅指出以上“教之所兴”的关键,还紧接着列举了“教之所由废”的几大原因:“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2]96这里着重强调了“朋友”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朋友是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不断完善自身的标尺。一个人学习,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孤芳自赏,既不主动寻找可能性和机会,又把进步的可能拒之门外。显然,这种不接触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作为教学名师更是如此。教师是学生获得新知的主要源头,若教师固步自封,不与同行或其他专业教师、学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那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就像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会导致教学缺乏活力,正如《学记》中所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其求之也佛。”[2]96高时良在《学记评注》中解释道:“呻,与占毕连文,有照本宣科,呆读死记之意。”[9]表面上虽指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教师缺少同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一般而言,在互相比较之后我们才能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困”与“不足”,进而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因此,作为教学名师,应该是善于合作的。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主动开放的,是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三人行必有吾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独自关起门来学习,没有朋友帮助,就很难增进新知识,习得新方法。故而《学记》认为,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文中指出的“相观而善”就是依靠共同探讨、相互启发进行学习,通过相互切磋,不仅能解决疑难,丰富知识,而且还可纠正谬误,发现真理,开启人的思路,这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2]96只有当教师掌握了教育兴废的道理,把握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在教学中防微杜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为成为一名教学名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与途径。

4.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96“长善救失”指教师基于学生的四失——贪多务得、片面专精、浮躁轻心、畏难不前进行施教[10],即弄清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再对学生因材施教。正因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宽度与广度,所以,对教师而言,深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是对名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详细地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由于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各异,性格、气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学生发展的优缺点,分析其成因并找出解决方法。而关键就在于其分析是否全面,了解是否深入,方法是否恰当;其次,教师要用立体、动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的发展,辩证地分析学生身上的优与劣、好与坏,既要关注学生的优秀表现,又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不足之处,其后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优势,克服其劣势,扬长避短。一般而言,提到“长善救失”就会跟扬长避短联系起来,而忽视了其至关重要的前提,即因材施教。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各位弟子所擅长者不尽相同:德性修养高的有颜渊、闵子骞等,口齿伶俐、善于雄辩的有宰与、子贡,善于处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善于研究古文典籍的有子游、子夏,孔子便根据各位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因材施教的历史典范。所以,教师若要成为名师,就应在深入开展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长善救失”。

《学记》载:“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2]96教师要把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善恶作为启发诱导教学的依据,遵循由浅及深、从易到难的顺序因材施教,这才是成为一个教学名师的基本要求。“长善救失”一直作为一种教学原则被广为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原则不仅强调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还要求教师自思自省,对教学能力进行“长善救失”,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就像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一样,对自己展开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调整,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自如地游走在学生之间,用个人魅力感染每个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乐学。

三、从容尽声:“善答”之道

“善答”虽与“善喻”在一些方面同样体现了“启发诱导”的基本精神,但二者在细微处仍有不同。“善问者如攻坚木”,善于发问的人,一定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善待问者如撞钟”,善于答问的名师,应根据发问者的实际进行施教。儒家认为,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应该是“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2]96。这并非如墨家所批评的“不善”,而是体现了儒家回应学生发问的科学性,并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如果说“善喻”是教师利用启发诱导,借助“喻”引导学生朝着更宽阔更深远的层次与方向进行思考,那么“善问”与“善答”就是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有效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名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挖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剖析问题的能力。广大教师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对于学生而言,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不难,其难处就在于如何发现问题。所谓“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如果学生纯然机械地记忆与背诵,毫无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那么学生个体如何发展?整个社会又如何进步?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教师机械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生消极的学习方式也难以实现自身的卓越发展。有学者曾指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元素在于人力资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的核心元素就是创新能力。因此,作为名师,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创造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现实意义,积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

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延伸到教师的“创新教学”,顾名思义,后者则是借助了“喻”的方式,凭借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积累与表达,通过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以自身经验为依据,挖掘課程资源的多重涵义和多样价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直接将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也不是将现成的答案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教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教学生学,正如古人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8]5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求知的方法,才能探究知识的本源,追求知识的归宿,从而对于知识也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总而言之,教师进行“创新教学”,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学,这才是教学“可持续”的最佳途径,而妙用“善答”就使得名师教学有法可循。

儒家强调“不叩不鸣”并非所谓的“消极”教育,而是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與前文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的“叩”“愤”与“悱”才是教师“鸣”“启”与“发”的重要前提,所以,学生才是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的中心。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导致“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作为教学名师,要始终牢记,学习的主体在于“学习者”,教师只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万万不可混淆二者的区别。“主体”和“主导”,失之一毫,谬之千里。在教学过程中,认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到以学定教,以教示学,正如《孟子》载:“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4]205陶行知先生也对此有过阐述:“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8]4不管是孟子的“自得”,还是陶行知的“教学生学”,数千年来,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是教育家们的一贯主张。名师不是将课堂据为己有,让自己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而是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客观因素各式各样,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学生自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并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是作为一位名师的应尽之责。

除此之外,“善答”对教师职业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增强,“自由度”随之增加,课堂中预设的、确定的因素不断减少,生成性的不确定因素不断上升,这就考验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之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善答”更加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带来了问题的复杂性,所以,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每个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以及不同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给予创造性地解惑释疑,展示教师高超的“善答”素质。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善答”虽然只回答了某个学生的某个问题,但却教育了整个集体,充分体现了“平行教育影响”的原则。

四、结语

《学记》载,“三王四代唯其师”[2]96“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2]97。顾名思义,良师之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形成重视教育事业、尊重教师职业的风气。其实,传统儒家的师道观是一种良性循环:从尊师开始,学习者纷纷投入名师的门下,在名师指导下历经多年锤炼,效法和谨守名师的风范,最终成长为新一代名师,再塑尊师的光荣传统。

师者,作为人之楷模,其职业特点本身就已经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位教师都有成为名师的梦想,成为名师之道虽然艰辛,但不无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给出了答案。《学记》为我们广大教师成为名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其中关于“善喻”“善教”“善答”的“名师之道”,不仅体现了对名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对名师的人格、道德确立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有形的标准很多,比如获过多少奖、发表多少论文、写过什么书等,但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有一种无形的标准(诸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等)似更重要。尽管经历朝代更迭与时代变迁,但其中一以贯之的理念却始终未变,只有德才兼备、人格健全、技艺高超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堪称师表。在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的新时代,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记》中的“名师之道”意涵丰富,影响深远,对新时代名师成长与培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琳.论《学记》中“喻”的实践意蕴[J].教育科学论坛,2019(3):8-11.

[2]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3版.孙培青,注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王夫之.船山遗书:第6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 088.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郑玄.孔颖达正义[M]//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杨伯峻.论语译注[M].2版.北京:中华书局,2018.

[7]陈桂生.《学记》纲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68-74.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9]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3.

[1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4.

猜你喜欢

学记
浅析《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礼记·学记》中“学”的意涵及现代启示
《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学记》中教育法则对语文优质课堂的指导意义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