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论语》生态智慧及其教育价值

2020-04-06姜新生杨辉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论语孔子

姜新生 杨辉

摘要:孔子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出发,用“畏”“爱”“节”“乐”(即敬畏、关爱、节制和亲近)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相处中的各种矛盾,形成了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生态伦理智慧,也就是“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自然观,“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为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成了协调人与自然之关系的伦理准则。孔子《论语》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也饱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在从事教育活动时,要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本身的逻辑进行教育;要有爱心,将爱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要把握教育的度,注重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孔子;生态智慧;教育价值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nature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Confucius formed an ecological and ethical wisdom of how human beings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fear”, “love”, “moderation” and “closeness” to deal with various contradictions brought by peoples getting along with nature. The wisdom includes the view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tanding in awe of Heaven and resign to fate, ecological ethics of “love all things”, the view of ecological nature of “limiting the utiliza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feelings of “loving hill and water”. The ecological ethical wisdom of Confuciu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s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becomes the ethical criterion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Not only the ecological wisdom contained in The Analects, but profound educational thoughts. When engaging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law of education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the logic of education should be followed. Be loving and permeate the whole educational process with love; to control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and focus on the overal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feelings.

Key words:Confucius; ecological wisdom; educational value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创造并倡导的“敬天顺天”“仁爱万物”“取用有节”“乐山乐水”生态伦理理念,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了共生共处的和谐境界,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重温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对我们充分认识自然,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孔子《论语》生态智慧中蕴含的教育哲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宝贵财富。

一、孔子《论语》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1.“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

孔子“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他的“敬天”与“顺天”思想中。

首先,敬天。《论语》中有关“天”的论述一共出现了17次,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孔子所指的“天”是“意志之天”“是宇宙万化背后的决定力量,是一个决定社会、自然与人生命运的至上神”[1],是万能的主宰者。如: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认为,“天”是人格化的神,是宇宙秩序的制订者与维护者,它至高无上,明鉴万物,能决定人的生死祸福,能对人进行赏罚。在谈及“天”时,孔子总是怀着尊重的情感、虔敬的态度。如“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是说对待至上之天要像伟大的尧帝一样效法它,尊重它。孔子认为,天命不可抗拒,如果做了违背天地良心的事,“天”就会抛弃他、惩戒他,如“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孔子深刻意识到,“天”除了对人具有惩戒权之外,也了解并关心人间疾苦。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身染疾病时,孔子与普通大众一样常常祈求于天,希望得到上天的帮助,如“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除了敬天,孔子也畏天。 畏是“‘敬的极度形态”[2],由敬而畏,则更进一步,除了恐惧,还有谦卑的情感。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把“畏天命”放在君子“三畏”的首位,足以说明他对“天”的敬仰与畏惧。孔子认为,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对人采取行动,能决定人的吉凶祸福。因此,他教育他的弟子及世人要畏天,否则,“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 ) 。

其次,顺天。有学者认为,孔子所言之“天”还含有规律的意思,“是世界秩序之源”[3], 打破这种秩序就意味着“欺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用反问的语气来阐述“天”虽不言不语,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的事实,目的是强调“天”(即规律)的客观属性,要求人们要顺天应命,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天是崇高无比的, 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与法则,因为尧能按天道行事,所以能取得令人无法用言语来赞美的伟大成就。孔子通过人们熟知的尧帝来教育其弟子并告诫大家,只有畏天顺天,按规律行事,才能有所作为,成就事业。

通过孔子“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我们可以获取解决当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伦理智慧:首先,敬畏自然。敬则尊重,畏则不可违逆,因为敬畏,所以惧怕。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朱熹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中庸章句序》)敬畏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念,有敬畏之心才会“谨小慎微”,才不敢恣意妄为地破坏自然环境,才会自觉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167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这些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孔子“畏天顺天”生态自然观的具体体现。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对大自然无序开发、粗暴掠夺就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现,已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5]要避免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与“伤害”,就要常怀敬畏之心,以虔敬的心态对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其次,顺应自然。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人类发展依赖于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亲密伙伴。在孔子看来,对自然规律,只能遵循顺应,不可违背与渎犯,要敬之、畏之、顺之。“敬天畏天”是“顺天”的前提和基础,“顺天”是“敬天畏天”的目的和归宿。“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对待自然,为满足自身需求向大自然毫无节制地索取,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大气污染,淡水资源缺乏,森林惨遭毁灭,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等,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产生的严重后果。“自然不是可供我们任意操纵的处置物” [7] 6,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都是急功近利和为了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惨遭破坏的严峻现实,人类应该拥有敬畏之心,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爱”不仅体现在爱同类的“人”上,也体现在爱非同类的“动植物”上,孔子的仁爱是“爱所有的人和物”[8]。 孔子认为,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就必须发扬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品格,并将之向外推衍扩展,泛爱过渡到自然万物,“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孔子家语·五帝德》)。在孔子看来,用细目之网捕鱼、射杀归巢的宿鸟都是不仁的行为,因此,“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而“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 (《孔子家语·弟子行》),则很好地体现了他的仁者情懷。同时,孔子认为,从大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要合乎“道”和“义”,滥杀动物是一种“不义”的行为,这种不义行为不仅会导致鸟兽绝迹,也会带来云雨不兴的后果。孔子曰:“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史记·孔子世家》) 这是告诫我们,杀死幼兽,麒麟就不会来到郊野;竭泽而渔,破坏了鱼类的生长环境蛟龙自然不会再来光顾,也就不会调和风雨;捣毁鸟的巢窠,打碎鸟蛋,凤凰就不会飞来栖息。山林茂密,旷野葱绿,鸟兽自然乐于栖息,才会大量聚集繁衍,共生同长。孔子认为,生物都有灵性,同类生物间存在着特殊的“语言”,它们是“心灵”相通的。 麒麟、蛟龙、凤凰更是同类之中的灵性之物,是同类中的“智者”,同类动物受到伤害,它们很快就会获得相关“信息”而逃离危险之地,从此不再出现。先秦儒家思想中,“仁”的底线是“无伤”,也就是不侵害,不干扰,不毁伤。因此,孔子极力倡导“君子讳伤其类” (《史记 · 孔子世家》)。 孔子把对待动物的态度跟自然生态联合起来的道德观念,闪耀着其对世间万物的终极关怀, 使仁爱突破人类自身向自然界转化,极富生态与生命意义。可以说,孔子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普遍联系,而且看到了自然万物的生命价值,将伦理学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并确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规范,体现了他珍惜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理念。

孔子“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念不仅强化了人的道德主体责任,也流露出其怜爱万物、倡导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情怀: 首先,人类应该热爱自然万物,做自然环境的积极守护者。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域,是人类永远离不开的生命母体,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栖息之地,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理应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重要责任,就像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对于我们的滋养一样。对自然万物,人类要关心和爱护它,而不是一味地占有它,统治它。恩格斯说:“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 159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地位,自然则是消极被动的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而不是自然。所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由人来执行。自然万物都是生命的结晶,都是自然界的常住“居民”,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都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每一物种的存在,每一种生命的展现,都值得尊重和爱护,绝不应该任意践踏和毁灭。”[10] 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人类应该积极融入“仁”的情怀,以平等之心对待自然,关怀自然,以“毋我”的情怀包容自然万物,以博大宽广的胸怀接纳自然, 与之和谐相处、协同共生。其次,人类应该做自然环境的精心管理者。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员,更是具有道德责任的实践主体,保护环境是其应然使命与责任担当。“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1]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应当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以自己的智慧去促进和维护自然的和谐稳定,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调节者。“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的造化,人与万物同根同源,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尊卑之别。”[12] 人源于自然、依赖自然,破坏自然、伤害自然万物就是伤害人类自己,正如伦理学家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所说:“大自然并非供人类掠夺的财富,作为大地共同体中的一员其有存在下去的权利。”[13]如果把自然比做一艘大船,那么人类与其他生命一样,都是船上休戚与共的乘客,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兴衰息息相关。只有爱护自然、珍惜自然,使地球上的生物各得其所,自然界才会出现勃勃生机的繁荣景象。在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时,我们只有像孔子所倡导的那样,施“仁爱”于万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上升到全体公民道德要求的层面,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当下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

3.“取用有节”的生态自然观

孔子一贯反对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倡导“取用有节”。人类生活于天地之间,对自然界不可能做到秋毫无犯,但要求人们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盲目攫取。对于谷物与瓜果,他认为应该“不时不食”(《论语·乡党》)。孔子提倡“不时不食”,就是反对违背时令取物、无节制的索取行为,既体现了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仁本情怀,也反映了他“取用有节”的生态消费观念。“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礼记·祭义》)儒家非常看重孝,把孝作为判断一个人品德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 而》)。 孔子 将“不以其时”、毁木害兽视为不孝,可谓对仁推及物无以复加,足见他对自然生命的重视与尊重。孔子不但亲自奉行“取用有节”的生态消费主张,甚至把这一主张上升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具体要求。他提出了“国君春田不围猎,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鸟卵”(《礼记·王制》) 的观念。“春田不围猎”与“不掩群”,就是要求统治者遵循动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不在春季动物繁育期间无节制地围猎,不对野兽赶尽杀绝。“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本来,孔子重礼、尚礼,不谦逊意味着越礼、违礼,为儒家所不齿,但在同因节俭带来的寒碜相比,孔子宁愿违礼而选择过一种俭朴的生活,足见他对节俭的重视程度。作为个人美德,节俭无疑从更广泛意义上包含了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和珍惜。可以说,孔子“取用有节”的生态伦理思想既体现了其对自然万物的善意关怀,又展现了他对生态平衡问题的理性论断。

孔子“取用有节”的生态消费观对于我们应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日渐枯竭的自然资源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继承孔子 “取物有节”的生态消费观念。任何生物都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由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和湿度、土壤)、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人)、分解者(微生物)组成。这个系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整体关联,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着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和限度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保持着动态平衡。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出一定的限度,该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失衡后的生态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恢复。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采、违背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超前消费自然资源、寅吃卯粮的做法,都会成为导致环境恶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孔子“取用有节”的生态消费观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其“环境生产力理念”,把“自然休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强调“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方面中,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时代格局,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其次,吸取孔子生态消费观中“取物勿尽”的生态补偿原则。孔子取用有节消费观念启发并教育我们,获取生活所需物质时要有一定的度,有所取,有所不取,要有所保留,不可尽物而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对于非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由于人类的使用,只会逐渐减少,一旦用完,就会资源枯竭。而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如果处置不当,过度利用,影响了其生存条件,也会变成非再生资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14]233,我们不能无偿地获取某一自然物,对自然资源要自觉地进行报答性补偿,如定期伐木、适时植树造林、实行休渔期等。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人类中心”思想理念指引下,人类总是以功利的尺度来对待和衡量自己的行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空前提高,更是加速了对自然的掠夺性開采步伐,许多自然资源已日渐枯竭。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15], 环境问题与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息息相关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14]230。面对日趋紧张的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日益失衡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以孔子“取用有节”的生态消费观念为指导,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崇尚节俭、永续利用的观念,摒弃过度追求物欲的生活态度。

4.“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

《论语·雍也》中最早记载了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把自然山水人格化,以人性感悟自然之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山水结合起来。在孔子看来,“智者”和“仁者”都是道德修为极高之人。孔子高度赞美“仁者”和“智者”,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教育他的学生及广大民众都来做这种“智者”和“仁者”。这种“仁者” 和 “智者”既长寿又快乐,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境界。生态情怀是“人们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对与自己生存环境紧密相连的大自然所产生的一种普遍情愫”[16] 。山水是自然的构成要素,是自然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源泉和栖息地。亲近山水就是亲近大自然,回到山水中来就像真正地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样。孔子把大自然作为居所来对待,由对自然的感悟向对人生的感悟过渡,由此唤起人的道德意识,继而扩展为人的道德行为,可以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体验,是儒家思想与生态情怀观念的完美结合。

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是相当高明而有远见的。当今社会生态环境恶化,正是由于人们普遍缺乏“乐山乐水”仁者情怀,只顾眼前利益,不管子孙后代发展的结果。由于人类乱用地球资源,违背生态道德,特别是代际生态伦理道德,虽然经济空前繁荣,GDP迅猛增加,但也使环境惨遭破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大自然不仅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快乐的源泉,人类须臾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山山水水都是全人类共享的生态资源,只有具有“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才能使这些生态资源与人类融为一体,进而得到有效保护。孔子将“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君子情怀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中的伦理思想与大自然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论述,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高山沉稳,流水灵动,这既是对自然界仁与智的体悟,更是对山水自然的深刻理解。雨过天晴,大自然千姿百态,令人陶醉。无声开放的花儿,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飘浮不定的悠悠白云,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这一切都孕育着无限生机,都是大自然灵动活泼的组成部分,它们和人类相依并存。 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念,不仅教给人们一种承认事物多样性的世界观,而且教会人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它使人懂得,自然万物是人类的朋友,能与人类发生情感上的交流,人在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油然而生一种对自然发自内心的向往与崇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7]42, 生态的兴盛与文明是一体的,生态文明必须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碧水蓝天的绿色家园,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地球居民面前的紧迫任务。

“发源于欧洲的现代工业文明把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张力推到了极限”[7]7。随着后工业时代商业竞争所引发的物欲膨胀、道德沦丧、人文精神蜕化与衰落,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沙尘与雾霾、反常的雨雪、极端的干旱等现象,时而出现的瘟疫,正是大自然对人类极端自私行为发出的警告。“天地者,生之本也” (《荀子·礼论篇》),生命起源于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依赖于自然界。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理应从孔子“畏天顺天”“仁爱万物”“取用有节”“乐山乐水”、融入自然的生态伦理智慧中,进一步获取丰硕的生态思想养分,借鉴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的生态伦理理念,顺应“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进一步审视人类自身的活动,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孔子《论语》生态智慧的教育价值

1.尊重教育规律而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教。任何事物都有其变化和发展规律,面对自然界,孔子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提出了“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念。同样,对待教育,我们也应该“遵守自然的秩序”[18]27,“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 [18]27。只有尊重学生的特殊性,尊重教育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探讨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本质的追问,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们对教育问题就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依照人的“天命”顺性而教,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施以教化。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从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也要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逐级展开,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陵节而施”。“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劈柴需遵循木柴的纹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也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否则,就如同不按照木头的纹理去劈柴一样,必然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尊重学生具有差异性的规律而教。“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学生间的差异性。“孔子教人,各因其才”,因材施教,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每个学生就像一粒種子,他可能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也可能长成一棵小草,我们不要奢望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树有大树的作用,小草有小草的价值,正是生物的多样性,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教育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这颗种子最后长成大树还是小草,是由其固有的本性(种子)决定的 。面对个性各异、知识基础及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内容一致、方法上搞“一刀切”,把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混在一起,让他们接受同样难度及内容的教育,都在违背教育规律,最终必将导致失败。

2. 融入爱的情感而教

将爱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9]被爱是每个学生内心的渴望与欲求,当学生的这种心理诉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从内心深处对老师产生依恋感和亲近感,并将之升华迁移至学习上,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教育过程中,经常有教师假借 “爱”的名义,用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用体罚的方式 “规训”学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数落学生。这种做法连同类之间的“爱”都没有做到,更不用说达到孔子 “仁爱万物”的境界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很可能会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从厌恶老师到厌恶学习进而厌恶校园生活,甚至自暴自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保罗·弗莱雷这样概括教师的工作:“它是这样一种工作,要求那些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培养特定的爱,不仅要爱他人,更要爱教学所包含的过程。没有爱的勇气,没有不轻言放弃的勇气,就不可能有教育。简言之,没有长期培养的新鲜而深思熟虑的爱,是不可能做好教育工作的。”[20] 可以说,教育工作就是爱的工作,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真正体现。

给学生无差等的爱。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喜爱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容易,而要喜爱每个学生则不容易做到,喜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更难。教育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说起所教的优等生来,总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而在对待“差生”特别是“双差生”时,他们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不是抱怨,就是不管不问。强调教师给学生无差等的爱,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成绩好、身体健康、长相漂亮、听话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还要爱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 学习习惯欠佳、家庭贫寒甚至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孔子的“仁爱”不仅涉及同类的人,还“泛爱”过渡到万物之间,这种超出同类、泛爱万物的伟大思想与歧视“差生”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被爱的权利,虽然我们老师无法达到孔子“仁爱万物”的高度,但至少我们要做到一视同仁地爱每个学生,像父辈、兄长一样,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子女或兄弟姊妹,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给学生以春天般的温暖。 教育是爱的共鸣, 我们更要借鉴老子“仁厚及于鸟兽昆虫”的理念,让学生推己及人,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众人,为他们的家国情怀奠定爱的基础。

3. 把握好度而教

把握好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度。面对自然,孔子力倡“取用有节”“不时不食”,就是告诫人们要把握好“度”。我们从事教育工作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度。 为了教会学生,许多老师上课前总是认真备课,详细设计教案,课堂上唯恐学生听不懂、记不住,因而“争分夺秒”“唯恐疏忽”,反反复复“传授”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 。 一堂课下来,自己设计的“教案任务”完成了,觉得对学生总算有了交待,可教学效果并不好。他们的问题主要出在没有“留白”,没有让学生进行足够的脑力劳动,没有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21]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把课堂当作自己个人的舞台,唱独角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思维也会变得迟钝。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教育理念,正是其把握学生“思考之度”行启发之策的表现。

把握教育評价与管理的度。 教育过程中,除了把握好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度外,还要注意教育评价与管理的度。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现象,是说一个人在遭遇到外界过多刺激时,就会出于本能而萌生自我保护机制,产生逃避倾向。当外界刺激过强(作用时间过久)时,人就会产生厌烦或逆反情绪。 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承受力有个度。老子提出的“物极必反”以及孔子说的“过犹不及”,讲的都是把握度的重要性。把握好教育的度,是教育的本然要求。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今天,有些老师上课完全依赖于教学软件,一上课就给学生播放视频,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讲课,他们由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成了鼠标的操作者,课堂演变为“现代化的满堂灌”。这种“现代化的满堂灌”和教学中的 “满堂问”“满堂夸”,以及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而采用的“放羊”式管理模式,都是没有把握好教育中的度的表现。

4.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倡导联系生活的教育。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教育与生活是一体,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是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在功利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的教育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仁爱之心、感恩之心、善良之心的培育,严重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教育,学生的境界是低端的,情趣是低俗的,志向是肤浅的。“不少学生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父母和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没有把自己将来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没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心,更没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22]。斯宾塞的“为完美生活做准备”、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思想,都充分论证了教育与生活的不可分离。只有当教育与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之后,学生面对的世界才是生命的世界,具有生活情调的世界,有情感的世界。

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情怀是学生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的内核,在人文底蕴素养中起关键作用。拥有人文情怀的人,具有博大的胸怀,拥有高尚的心境与情趣,能以平等、尊重的目光看人待事,能站在人类长远发展的立场来关切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孔子倡导“乐山乐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愫。由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位,许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校园失范行为频发。因而,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应该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生命、积极进取、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人,理应成为我们的教育目标。

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对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鼓励学生偶尔做一些“无用”之事,做有情趣之人,比如,风和日丽的季节躺在草地上看看蓝天与白云,下雨天打着伞听听滴答的雨声,晚上看看皎洁的月亮、数数满天的星星……这些看似无用的事,能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情趣。

三、结语

“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自然观、“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构成了孔子生态伦理观念的具体内涵。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本身的逻辑进行教育;将爱渗透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把握教育的度,注重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则是孔子伦理思想对我们从事教育活动的智慧启迪。无论与自然相处还是从事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规律,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与教育,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处事态度。

参考文献:

[1]赵法生.孔子的天命观与超越形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81.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393.

[3]范玉亮.试析孔子思想中的“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1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6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51.

[7]卢凤,曹小竹.论伊林·费切尔的生态文明观念——纪念提出“生态文明”观念4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2).

[8]钱耕森,沈素珍.孔孟“仁者爱人”说与生态文明[J].齐鲁学刊,2016(2):8.

[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9.

[10]叶平.环境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12]吴静.道家生态价值选择探微[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98.

[13]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4.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361.

[16]陈根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乐山乐水生态情怀培养[J].经济师,2019(11):172.

[17]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

[18]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19]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丏尊,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2.

[20]保罗·弗莱雷. 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M].熊婴,刘思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6.

[2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5.

[22]张志勇.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N].中国教育,2011-05-13(4).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