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优化心灵 促学生健康成长
2020-04-06李艳玲
李艳玲
陶行知曾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立德树人”的倡导下,其越发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德育优化学生心灵,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发展的主渠道
创设德育校园环境 视觉氛围。德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学校不单单要承担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还要承担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给人以清新、美好、舒适的感受,有利于舒缓学生不良情绪,奠定德育自然物质基础。比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二小学在建设校园环境时,立足“六化”,师生劳动中净化(值日净化活动);树茂草肥中绿化(树木成林、草坪油绿、花团茂盛);人文景观中美化(树木成林、试验田、乒乓球案、墙面文化、红灯笼);主题标志中文化(南北校区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如科学家介绍、办学理念、楼层读书展示等);书屋建设中香化(有两个图书馆:北八大书屋和南八图书角);诗韵诗情中诗化(草坪中有诗词提示,有国学社团、诗词比赛,双韵双行的校本课程)。学校在视觉氛围的营造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所有环境设计皆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完成,有着满满的中国风元素和浓郁的书香氛围。
人文环境。提到校园环境建设,大家可能会马上想到盖教学楼、修界墙等措施,但其实校园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校园自然环境,二是校园人文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其都能对学生起到无声德育的效果,和有声教学相配合,相得益彰,事半功倍。例如,学校在人文环境创设上,主要通过做学术报告,组织讲座,提升教师素养等方式来实现。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着重教师的言谈举止,两次聘请著名作家王立春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古诗深处,对小学课标古诗做儿童诗的诠释,探讨阅读古诗的三种境界。聘请相关专家每两周到校一次给学生做传统文化的讲解。如此,在人文环境的创设下,学生能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感染,品德素质逐步提升。
构建德育特色课程 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列为课程的三大板块。近些年,我国各学校在德育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构建德育特色课程,丰富学校教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例如,学校对基础课程进行了分类创新,形成了生命体悟课程、仁爱感悟课程、学习慧悟课程、实践知悟课程四个维度。其中,生命体悟课程是教导学生珍惜生命,着重生命健康,整合的是安全、健康和艺术教育课程;仁爱感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教习弟子规,背诵古诗词,讲仁爱故事,其整合的是品德课和品德教育;学习慧悟课程原身是学校的慧学课堂,其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由学会学习到智慧学习;实践知悟课程则是出自学校丰富且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能充实和延伸课堂内容。另外,学校还有“双韵双行”特色校本课程,分别指的是“书韵”和“诗韵”,将思想和行为知行合一,围绕“强化诗韵、夯实诗画、完善诗品、突出诗行”要求来彰显特色,还有教师校本展示教研活动,种种课程活动下来,德育成效显著。
创新德育评价方式 德育评价是德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科学的德育评估有助于确立德育目标,优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从而外化德育效果和价值。不过,德育评价是一柄“双刃剑”,应尽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抹除其消极作用,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避免德育的空洞化。例如,学校采取的就是三种评价相结合的德育评价形式。其一是学科素养评价,依托北师大珠海分校互联网+的软件,来对学科学习、校本课程及十商进行结合评价;其二是学习共同体评价;其三是各种活动、社团的王牌之星评价。其中最主要的是班本课程学习共同体评价。在确定了班本课程主题《玩儿》后,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研究传统文化中玩的内容,包括历史、玩法、玩的演变,然后分项目进行,根据学生兴趣来确定课间玩的内容。如此,学生在玩口袋、玩皮筋、玩呼啦圈时,便能掌握不同的玩法。分组展示评价,最后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来整理学习研究报告和学习技能发现,学生的互助互学品质也能得到培养,对于德育来说是一种可行性高的创新。
拓宽德育多元渠道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出最美最新的图画。在德育这条道路上,许多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也各自有不同的收获,其他正在探索中的学校可以参考借鉴,立足本校实际,拓展多元德育渠道,带给学生德育新体验。例如,一方面通过特色课程“一带一路”来营造学校诗韵书香氛围,开展慧学课堂和推进慧行实践。在慧学课堂上将学生守则融入品德课、法制课、实践活动课、班队会课,上好心理课,厚植学生法治意识;通过慧行实践,走进博物馆、农家研校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另一方面,使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形式,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宣传,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正确价值观落地生根。另外,还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德育课程,像是“知时节”的二十四节气特色课程,由教师、学生、家长一同录制微课,形成课程视频,然后在“知时节”主题教室中播放,树立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可以说,通过多元丰富的德育渠道,学生能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最美学生。
教学实践研究
德育引导,树立行为榜样 小学生对品学兼优的同学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树立榜样,以榜样的正确积极行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全班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师要肯定学生群体中优秀个体的行为,通过表扬激励等方式,来带动集体向个体学习,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大家协同发展。
例如,在班级墙壁上开辟板块,取名为“我们的好榜样”,主要用来表彰学生的一些优秀品质行为。板块上的名字可以每周一换,由学生在一周讨论会上推举选出,在推举的时候要着重阐述该榜样身上令人感动、崇拜、认可的特质、优点,说出自己想学习他的哪个方面。这些选出的榜样可以是成绩进步快的、爱护班级卫生的,或是乐于助人的,等等。在榜样推举过程中,学生能养成发现他人优点,并以人为镜,改正自身不足的习惯。慢慢的,时间一长,班级就可以形成“向好学”的德育氛围,全班学生一同发展进步。
组织主题班会,丰富德育内容 在网络时代,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信息,容易养成早熟心理,或者受网上负面内容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对此,德育的開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果单单采取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趣,影响德育效果。这时,就需要创新德育形式,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的方式,来丰富德育内容,提升德育效果。
例如,教师组织一节主题班会课为《遵纪守法,礼貌待人》,在班会课上,教师先用PPT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行为,让其说一说哪些行为习惯是不礼貌不正确的。如排队他人插队,自己也插队;吃饭时一边说话一边吃;将垃圾随手丢在路边等。等学生回答完,教师再展示出正确答案,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让学生进行比照,自我反省。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玩个游戏放松下,叫做《比划猜猜猜》,两人一组,一人比划一人猜,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比划者用动作或语言提示,但是不能用到卡片上的字词,另一个人猜。卡片上都是写和文明礼貌行为相关的词语,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能对这些行为有更深的了解。最后教师再对班会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习惯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而好的行为习惯则能让人终身受益。
融入传统文化,厚植德育情感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汇聚凝结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小学德育中,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树立其优秀民族精神。如传统节日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德育的载体,让学生燃起对传统节日热爱的同时,厚植学生爱国情感,提升德育成效。
例如,“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深层次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教师结合春龙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既能让学生了解和龙有关的知识和民间风俗,又能培育学生民族自豪感。活动内容有收集龙图案,有关龙的传说、故事,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教师教导学生制作剪纸作品,简单装裱后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语,可以是对祖国的祝福,也可以是对自己周围人的祝福。另外,教师在教完学生《龙的传人》这首歌曲后,还鼓励学生回家以家庭为单位,自编表演演唱,进行视频剪辑或拍照,然后发送给教师,其中优秀的作品,教师会在班上进行展示。可以说,这种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将德育落到实处。
开展实践活动,生动德育形式 在陶行知的德育思想中,“行”是核心,“知”是基础,要让德育紧密围绕“行知”,将“行知”统一于学生。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德育不应当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更多体现于行动,行知合一,通过具体实践,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习惯。
例如,学校根据《品行手册》,整合学科,依托国庆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时间节点以及学校读书、诵读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如勤奋好学主题,主要结合学校每年开展的读书季与校园“诗词大会”主题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拓展学生诗词广度,加深学生知识深度。或是选择爱党爱国主题,结合建队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同唱一首歌 我爱你祖国”“我为祖国献首诗”“诗诵中秋”等活动,共同根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结束语
德育是一项需要循序渐进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树立行为榜样、组织主题班会、融入传统文化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优化其心灵,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