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中KRAS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04-03薛学锋曹利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因突变原发性试剂盒

薛学锋,曹利华

(启东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江苏 南通 226200)

原发性肝癌早期没有症状,一旦发现不适即为癌症中晚期,并且常会出现肝外转移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1]。而对于及时诊断是否存在转移,以及对症治疗方法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探讨分析KRAS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病理临床证实是否存在肝外转移,分为非转移组86例,转移组72例。非转移组49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2.38±10.73)岁;转移组43例男性,39例女性,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2.91±10.27)岁,13例脑转移,23例肺转移,15例淋巴转移,12例骨转移,9例广泛转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均可比(P>0.05),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也得到了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配合本次研究,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经过病理以及临床证实是否存在转移。排除标准:非原发性肝癌、器官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引发的肝癌、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老年痴呆史、凝血、造血功能障碍。

1.2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血液,加入到抗凝管中,使用天根试剂盒提取血液DNA,使用K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KRAS、BRAF基因的突变,并且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并设定平行,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KRAS、BRAF基因的突变率,以及突变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KRAS、BRAF基因的突变率比较 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比非转移组高(P<0.05),两组BRAF基因均未出现突变(P>0.05),见表1。

表1 两组KRAS、BRAF基因的突变率比较

2.2 突变的情况 23例转移组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8例(34.78%)G12D,4例(17.39%)G12V,5例(21.74%)Q61H,2例(8.70%)G12S,4例(17.39%)A146T。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指由肝脏自身产生的肿瘤,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癌和胆管细胞癌[2]。而癌症会使癌基因激活,并且抑癌基因缺失或者失活。

本次研究,通过对KRAS、BRAF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发现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比非转移组高,两组BRAF基因均未出现突变,其中KRAS基因突变中有8例G12D,4例G12V,5例Q61H,2例G12S,4例A146T。证明可以用KRAS突变对肝癌进行评估,而有研究证明KRAS突变会导致EGFR的药物失效,进而通过鉴定KRAS基因突变对肝癌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而BRAF基因突变没有发现与肝癌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有肝外转移的患者KRAS存在突变,且突变率较高,而转移和非转移均未出现BRAF基因突变,因此可根据KRAS基因突变来判断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转移,其对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转移中具有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基因突变原发性试剂盒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4种非洲猪瘟核酸检测试剂盒性能比较分析
两种小反刍兽疫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比较分析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connexin26基因突变新生儿听力随访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