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影响
2020-04-02李比欧
李比欧
摘 要:普惠金融可以惠及全体老百姓,提高普通家庭生活质量,平衡省际间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本文首先从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然后开展了国家间的纵向比较和省际间的横向比较,明确了我国普惠金融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探讨了中国家庭普惠金融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普惠金融;供给层面;需求层面
普惠金融,是一个能有效地、全方位的为全体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人口提供服务的金融服务。我国政府对普惠金融高度重视,颁布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其发展。从十八届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到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再到推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政府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是一路绿灯,那么现在我国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大家都重点关注的问题。
1 我国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1.1 供给层面的家庭普惠金融
据2018年社科院研究调查报告显示,现在51.2%的中国居民居住小区有银行网点,而金融服务点的覆盖率达到了62.3%,金融服务已经渗透到千家万户,居住小区的金融设施的覆盖率已经处于中上等水平。进一步细化研究指标,综合考虑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金融服务的占有率、地区之间分布的不平衡和金融服务便利程度,我国居民居住小区的银行网点占有率达到3.1/平方公里,金融服务网点占有率达到0.47/千人,而居住小区到银行网点的平均距离是1.9公里,居住小区到金融服务点的平均距离是1.6公里,总体来说我国居民获取到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考虑到金融服务点的投入资金成本低,后续人工成本低,其实金融服务点的建设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但是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相较于城市居民的金融服务占有率,农村的金融服务,无论是从银行网点和金融服务点的分布密度,还是农村居民居住点获取到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都远远落后与城市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同时我们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到,伴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倾斜以及金融服务普及成本的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及便利程度也在逐渐的提高。
1.2 需求层面的家庭普惠金融
总体上来看,我国居民需求层面的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传统银行服务,在线支付服务、保险服务和信贷服务四个方面。传统银行方面,我国居民的传统银行账户占有率达到了0.42,伴随着我国对于传统银行账户的规范化管理,后续的增长速度会降低。在线支付方面,伴随着全球数字IT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我国数字支付技术普及率的逐渐提高,60.4%的家庭使用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线支付技术,而且后续的增长率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保险方面,国家层面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我国居民全覆盖,同时作为国家医疗保险的补充,商业保险的普及率也逐步提高,所以总体上来看医疗保险的发展程度高于养老保险。信贷方面,去除掉非法贷款等因素,信贷服务的普及率只有31.2%,说明受限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观点,老百姓对于贷款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上来说,得益于我国国家政策的红利,保险服务的普及程度比较高,而我国的在线支付技术目前来看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水平,而传统银行服务由于人口基数及存款传统的原因整体发展也可以,但是信贷服务的水平较为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虽然整体的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如果细分来看,地区、年龄、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还比较明显,农民的传统银行账户拥有数、在线支付普及率、商业保险接受程度和信贷服务使用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而在城镇居民内部,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也与教育水平、收入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高收入水平人民的金融普及率呈现指数型增长。进一步按照人口年龄对金融普及程度开展细分发现,两者呈现一个明显的高斯分布趋势,即18岁以下人群和50岁以上人群的金融服务普及程度明显低于18岁-50岁之间的人群,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发现,以后的金融服务普及程度的提高,从年龄上来看,应该加大对于50岁以上人的宣传力度,结合这个群体的需求开展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宣传,同时要开展数字支付技术的科普,鼓励他们多接受新技术,服务生活;从地域上来看,以后的金融服务要加大对于农村居民的倾斜,无论是政策优惠,还是方向引导,或者是新技术科普都要加大力度,真正做到金融普惠,全面覆盖。
2 我国家庭普惠金融发展对比
2.1 纵向上国家对比
基于前面对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下面结合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来进行纵向上的对比。为便于分析,本次只对比金砖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
首先从供给层面上来对比,我国的自动柜员机的地理密度是金砖国家里面最高的,银行网点和金融服务点的地理密度也高于巴西、南非、俄罗斯等金砖国家,但是低于印度;我国的银行网点和金融服务点的人口密度是金砖国家里面最低的,自动柜员机的人口密度虽然高于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但是比巴西低。从普惠金融的使用内容来看,我国保险服务的占比均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但是存贷款的规模均高于其他金砖国家。将上述数据与欧美發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网点和金融服务点无论是从地理密度还是人口密度都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然后从需求层面上来对比,我国居民人均传统银行账户的保有量远高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其他四国,而我国居民的在线支付比例也高于巴西、印度、南非,但是略低于俄罗斯,存款比例高于俄罗斯、巴西、印度,低于南非,而正规贷款的比例比不上俄罗斯和南非,基本上与巴西持平,而高于印度。而得益于国家层面政策的指引和我国经济最进的持续高速发展,存贷款的规模均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险行业的占比连欧美国家的一半都达不到,人们对于这项服务的接受程度还停留在传统认识,造成了现在保险行业的落后。
2.2 横向上省际对比
区域经济可以整体、快速、协调推动区域性的经济发展,通过探寻区域经济的内在客观规律,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家庭普惠金融的区域发展程度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课题。
下面以我国著名的三大区域经济: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为例来研究我国居民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从整体上来分析对比,珠三角的家庭普惠金融普及程度是最高的,京津冀其次,长三角最低,而具体到每一个区域经济内部来看,珠三角的7个大型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金融普及程度是最高的,其他的差异性不大,京津冀中的北京的金融普及城市是最高的,天津其次,河北最低,长三角中的上海发展程度最高,其他城市无差异。
3 我国家庭普惠金融对经济的影响
3.1 微观层面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的统计结果发现,我国居民普惠金融的开展程度与居民的个人收入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里所指的个人收入泛指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工商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而且与投资收入、工商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工资收入的相关系数,我国居民普惠金融的开展程度与农业收入存在负相关,即相关系数为负,这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过渡阶段,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业化资产,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了农业收入的持续下降,从而造成了普惠金融的开展程度与农业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印证了农村在金融服务普及方面的落后,明确了下一步普惠金融的努力程度。
3.2 宏观层面与生产总值的关系
我们首先根據我国居民居住区域的省际划分,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统计了各个省份的经济的生产总值,然后基于渗透性、可用性和实用性三个维度建立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在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普惠金融的度量指数,利用SPSS软件回归分析了各个省份生产总值与普惠金融度量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得到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生产总值高的省份,其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也越高,同理,金融服务普及程度的省份,其生产总值也越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无论是供给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处于世界的中上等水平,但是还存在这地域、文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后续无论是从居民的个人收入出发,还是从国家的生产总值出发,普惠金融的发展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董晓林.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 金融研究, 2012(9):109-112.
[2] 田霖. 我国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2):52-58.
[3] 刘亦文.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J]. 中国软科学, 2018(3):76-84.
[4] 王修华. 中国农村金融包容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J]. 经济评论, 2016(4):76-79.
[5] 张栋浩. 金融普惠、风险应对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4):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