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2020-04-02王秀云焦绪娜尹延敏逄宾宾
王 辉,王秀云,焦绪娜,尹延敏,逄宾宾
(潍坊华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 261108)
小鹅瘟是由我国学者方定一[1]于1956年首先发现的,经过国内学者多年的研究,成功研制出小鹅瘟种鹅弱毒疫苗、雏鹅弱毒疫苗及高免血清,使该病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但自2015年以来,在我国肉鸭群中不断出现鸭短喙、舌外伸、生长发育受阻为特征性的疾病,该病自发生以来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后经病原体的分离鉴定知,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2-9]。本文将从“鸭短喙侏儒综合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部分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四个方面与小鹅瘟进行对比综合阐述。
1 流行病学
小鹅瘟自然感染仅引起雏鹅和雏番鸭发病,鹅的易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1周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100%,10日龄以上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小鹅瘟病毒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相比较于经典小鹅瘟病毒,新型鹅细小病毒同样能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Chen等[10]从鸭胚和刚出壳雏鸭中检测到该病毒,并且分离到2株病毒。新型鹅细小病毒具有更广泛的宿主,能引起樱桃谷鸭、北京鸭、半番鸭、台湾白鸭等商品肉鸭发病[2-7,11-12],发病日龄为6~40日龄,发病率为5%~20%,病死率低,发病鸭绝大多数成为僵鸭。
2015年陈浩等[2]从山东、江苏等地发病的樱桃谷肉鸭群首次分离到病毒并报道到该病的发生,同年李传峰等[3]从安徽某发病鸭群中对该病毒进行了分离并鉴定。至此,安徽、山东、江苏、甘肃、四川等地陆续出现该病的报道,逐渐成流行趋势并且发病率越来越高[2-13]。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小鹅瘟临床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少、打盹,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稀粪,并混有气泡;剖检发现,出现空肠和回肠的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以及脱落肠粘膜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堵塞肠腔。新型鹅细小病毒主要感染商品肉鸭,患病鸭临床症状表现为短喙、舌外伸、胫骨短粗、跛行、发育迟缓,也有报道患病鸭出现瘫痪、拉稀及翅腿易折断的临床症状;剖检胰腺针尖样出血点,肺脏充血、出血,胸腺轻微出血,脾脏少萎缩。陈浩等[2]人工感染雏鸭,出现短喙、舌肿大,舌尖弯曲、变形症状(图1),剖检胸腺肿大、出血。李琦等[5-6]使用鸭胚传代尿囊液接种雏鸭同样复制出鸭短喙大舌的临床症状。刘荣昌等[7]对患病半番鸭与同场正常鸭测量对比显示,发病鸭比正常鸭体重减轻49%,鸭喙缩短22%。患病鸭或者病死鸭临床剖解表现为胸腺肿大出血、肝脏肿大、肾脏肿大、胰腺肺脏等组织出血。但是Li等[8]从短喙侏儒综合征鸭病料中检测到新型鹅细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共感染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我国东部省份普遍存在,怀疑鸭短喙症状是由这俩种病毒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1 短喙、大舌临床症状Fig.1 Clinical symptoms of short beak and big tongue
3 生物学特性
3.1 培养特性 小鹅瘟病毒在感染细胞的核内复制,初次分离可用鹅胚或番鸭胚,也可用其原代细胞培养。新型鹅细小病毒仅可用鸭胚或其原代细胞分离,未见有使用鹅胚或鸡胚分离病毒的报道。但初期对鸭胚不具有致死特性,需要盲传几代后,鸭胚才呈现规律性死亡。李琦等[5]将新型鸭细小病毒DS15株接种SPF鸭胚,盲传3代鸭胚才出现规律性死亡,病毒滴度(egg infectious dose,ELD50)达到10-4.2/0.2 mL。宫晓华等[6]在鸭胚中对新型鸭细小病毒进行增殖发现,接种鸭胚后96~120 h出现死亡,胚体全身出血,病毒滴度可到达(ELD50)10-5.5/0.2 mL。
3.2 病毒基因组特性 小鹅瘟病毒基因组为单链线性DNA,全长5106 bp。郑肖强[11]分离的新型鹅细小病毒(SDLC01株)基因组全长5006 bp,与经典GPV核苷酸同源性为92.3%~97.2%。Ge等[12-13]分离的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SC16)基因组全长5109 bp,该分离株与郑肖强[11]分离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6%,但SDCL01分离毒株出现明显的核苷酸缺失。Li等[14]对7株新型鹅细小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与经典的鹅细小病毒进行比对发现新型鹅细小病毒与经典鹅细小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2.2%~97.1%。7株新型鹅细小病毒存在5处共同的核苷酸突变,其中有6株在反向末端重复序列存在2处14个碱基对的缺失。由基因进化树可以看出新型鹅细小病毒与经典鹅细小病毒在不同分支上,但同属于鹅细小病毒(图2)。与张经伟等[15]对新型鸭细小病毒NS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相符合。
图2 新型鹅细小病毒基因进化树Fig.2 Phylogenetic tree of novel goose parvovirus
4 检测方法
经典鹅细小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PCR方法、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核酸探针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随着近年来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出现,检测该病毒的方法也不断建立。高莎莎等[16-17]根据鸭细小病毒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建立了半套式PCR、套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16-18],Yang等[19]建立了快速检测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实时等温环介导扩增方法,上述方法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为100 copies,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郑肖强等[20]制备鸭细小病毒的地高辛标记探针,该探针与其他鸭病毒杂交反应均为阴性,最低检出量为25 pg,并使用该探针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病毒的分离符合率到达98%。程龙飞等[21]制备的检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可以检测到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该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0-4.7~-5.7ELD50/mL。上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快速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Li等[22]建立的鉴别检测经典鹅细小病毒和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双重半巢式PCR检测方法。通过对临床样本检测得知,所有鸭短喙的病料中新型鹅细小病毒均为阳性,而其余鸭病料中并未检测到经典鹅细小病毒,这与鹅细小病毒只感染鹅和番鸭相符合。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在我国肉鸭中引起短喙侏儒综合征的病毒是新型鹅细小病毒,而不是其他病原体。
5 小结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是由新型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鸭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鸭生长发育迟缓、鸭喙变短、舌外伸、腿翅骨骼易折、跛行瘫痪。新型鹅细小病毒具有更广泛的宿主,感染宿主包括番鸭、半番鸭、北京鸭、樱桃谷鸭、台湾白鸭等[23-24],发病致死率低但多数成为僵鸭,导致出栏合格率明显下降,一周龄以后的肉鸭均可能发病。该病毒可以通过鸭胚及其原代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盲传几代后可在96~120 h致死鸭胚。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新型鹅细小病毒来源于经典鹅细小病毒,但病毒基因组相较于经典鹅细小病毒发生明显的突变和缺失,可能与病毒基因调控、免疫应答和宿主改变有关[25]。PCR方法、地高辛探针法、胶体金试纸条等方法都可用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检测。病原的不断变异与进化对疫病的防控提出更高的挑战,本文总结了关于新型鹅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等最新的研究,以期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病原检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