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以中成药制造业为例

2020-04-02孙理军张曼婷周国华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成药变量制造业

孙理军,张曼婷,周国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在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市场选择过程将惩罚低“环境适应”的企业[1-2],只有创新才能使公司改变“环境”能力、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长的生存时间[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的产生和扩散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知识,这些知识产生于内部研发部门,或者来源于企业与其他外部创新源的相互作用[4-5],产业企业可以通过开放式创新利用内部、外部资源,采取自主研发模式、研发外包或引进外部技术模式改进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6-8]。已有研究表明,依赖外部研发活动程度更高的公司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但依赖外部研发活动也可能降低公司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外部研发对内部研发能力的替代效应[9]。因而,创新企业面临着如何发挥内部研发能力的作用并同时利用外部创新来源的挑战。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总量快速增加,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并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通过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创新,推进经济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以保持持续增长。但是,在实践中,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的触发相当困难,由于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技术转移仍然是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呈现出技术突破的进展缓慢、低端投资潮涌及产能过剩、政府创新投入巨大但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化等严重问题[10-1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研发能力及外部创新来源,如何影响产业技术创新绩效?

由于新兴行业主要由技术推动,不同行业的初始条件以及经济主体的选择可能影响行业的技术创新绩效[12-13],本文选择中国中成药制造业进行探讨。这是因为中国中成药制造业是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26日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明确提出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中成药制造业主要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不同剂型,具有终端用户相对明确、资料收集便利等突出特性。本研究将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分为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探讨不同来源的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揭示1995—2016年间国外、国内两种不同技术转移方式以及内部研发能力影响中成药制造业的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这一尝试有助于为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决策也具有参考价值。

1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1.1 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现状

中成药制造业具有源于天然、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的突出优势,在中国防病治病、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医疗模式的政策改革和健康养生理念的普及,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2011—2016年间的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9.37%,远远高于同期医药工业整体增速,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 748.3亿元[14]6。但是,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研发、生产等领域的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为研发能力不足、相关设备与工艺技术落后。例如,发达国家医药企业每年的新药研发强度平均超过10%,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企业2016年研发投入占比前50位中的上市医药企业有21家,这些上市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强度平均为2.45%,严重制约新产品研发进程[15];中国总计1 640多家中成药生产企业[14]4,可以生产的中成药仅268种[16],平均一家企业持有品种数目不足1个,多数产品以仿制、改制为主,新药一般只是药味、剂量或剂型方面的调整,中国中成药制造业整体缺乏具有科技含量的专利产出[17]。又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中成药制造业借助现代机械、自动化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日本仅有210个汉方药制剂,原料输入的75%来自中国,却拥有80%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国持有约4 000种中药品制剂、却仅有3%~5%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国中成药制造业要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拓展市场、国际化进程,依靠创新投入及创新过程中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产业绩效。因而,本文要探讨的根本问题是: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不同的创新源泉及创新过程中创新作用如何影响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创新绩效。

1.2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绩效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知识存量增加的结果,已有知识的积累在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基础[18-19],知识的生产和利用依赖于企业与外部创新源的互动以及对外部知识的开放程度[20]。同时,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成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1],通过引进、扩散、同化、沟通及吸收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绩效[22]。新兴市场的企业难以依赖创新的内部能力形成竞争优势,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的运作环境也会限制企业的创新活动[23-24]。在视频游戏等新兴行业,有高度多样性网络合作伙伴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形成新的发展轨迹和新产品[25]。因此,技术创新相关研究改变了传统上主要集中于特定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企业规模等决定因素的趋势,越来越考虑企业外部的决定因素和技术来源,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将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Jefferson等[26]按照技术来源渠道将技术转移分为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和国内市场的技术购买。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以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渠道为主的技术转移和国内研发相互作用,成为后发国家提升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27-29]。

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引起企业价值的增加,包括创新产品数量、重大产品改进数量、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利润率、重大改进产品利润率等[30-31]。OLSO手册(1997)提出,技术创新绩效可以通过技术上新的或改进的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来衡量,由于新产品销售占比可以比较客观地体现创新活动的市场价值,该指标在创新研究中被广泛采用[32-33],但我国新产品的划分没有严格、统一标准,现有新产品销售占比计量反映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新产品销售占比,由于从专利可观察知识产出,能够客观反映企业或行业的技术水平[34],因而专利数量也常常被作为技术创新绩效的代理变量[35-37]。但是,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有时可能是一种创新策略性行为,而非高质量的实质性创新,因此专利申请量也不能完全反映创新活动的绩效。基于单独使用新产品销售占比或专利数量测度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Lee等[38]提出采用专利和新产品两种不同类型指标测度技术创新绩效,前者代表技术研发成果,反映知识创新绩效,后者代表技术成果转化,即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反映产品创新绩效。高菲等[34]指出,应用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两种不同性质的创新绩效测度指标,有助于更好地探究后发国家追赶过程中新兴产业的技术追赶过程。

大量实证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与创新绩效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39-40],认为国外技术引进能显著提高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的创新效率[41],但谢子远等[37]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刘焕鹏等[42]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绩效呈显著的“U”型关系,且大部分省份位于拐点右侧。国内技术购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现有文献,常常将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合并为技术引进。部分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43-46],以专利衡量创新绩效的指标表明购买国内技术有利于提升专利产出水平[35,39];另一些学者认为购买国内技术与创新产出间的正向关系不显著[41],甚至出现负向抑制效应[47]。如肖利平等[48]发现国内技术购买对新产品创新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汤萱[47]利用我国2003—2012年28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检验购买技术和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发现购买技术会抑制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间可能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的线性关系。对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考虑到该产业目前与国际制药产业技术水平、标准之间的较大差距,技术引进前期的投入可能并不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甚至带来抑制作用,而随着研发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提升,国外技术引进的正向促进作用会慢慢显现出来,因而可能导致国外技术引进与国内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表现出先降后升的正“U”型关系;相反,国内中成药制造企业间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国内技术购买短期内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并根据实际进行改造和二次创新,因而购买国内技术前期可以正向促进中成药制造业的创新绩效,但购买国内技术投入过多会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动力,同时占用其他创新途径的资源配置,从而可能造成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因此,国内技术购买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间可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间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

H1a: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间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

H1b: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

H2: 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

H2a: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

H2b: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

1.3 内部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内部研发能力是企业对各种研发资源进行投入和管理产生的一种独有能力,是一种可衍生新产品开发与上市的科学性能力[49],构成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50]。研发创造科学知识,进而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市场效率,而且研发通过提高企业了解外部理念与技术并应用于终端而提高吸收能力,因而企业的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研发强度的企业很可能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51-53],研发活动被认为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创新支出的最重要无形资产形式[54]。学者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假设成立[55-58]。其中,Cockburn等[56]对10家制药企业进行研究,发现研发能力对于新产品开发有正向的影响。同时,研发能力被认为是研发资本的成果表现[50],研发投资即研发经费的支出被视为技术能力形成与蓄积的主要因素[59],可强化组织动态研发能力的培养与积累[49],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60-64];曾楠等[65]发现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同的外部网络联系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梁海山等[66]提出开放式创新通过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以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边界。对此,本文假设中成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专利产出效率越高,新产品的开发绩效越突出,即:

H3:内部研发能力与中成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H3a:内部研发能力与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H3b:内部研发能力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1.4 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成功的技术转移需要企业开发一种认识机会、搜寻、修改及采用技术的能力,低水平知识存量的企业难以内部化、利用外部知识[67]。技术转移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相关企业员工的能力以及商业战略[68]。Galende等[69]提出研究创新过程要考虑外部和内部因素。企业创新能力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开放程度有助于提升创新绩效[5],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企业研发能力为条件,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创新信息[70],较高的研发投资会使企业更有效地运用外部知识进而促进创新[61],而且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认识外部技术和知识的价值[18]。Hung等[71]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外部获取技术的情况下,自身技术研发能力会正向调节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Ceccagnoli等[72]研究生物制药行业的结果表明,当企业拥有内部互补性技术资产和较强研发能力时,企业会较少选择技术外包或技术引进;当内部研发能力较弱时,企业会更多地选择外部技术。刘焕鹏等[42]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能力对技术引进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随研发能力发生变化。何一清等[73]发现内部研发能力越强的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转化、应用与商业化的能力越高,新产品开发的效率与新产品技术水平也会越高。魏洁云[74]认为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引进的组合是影响生产力的两种类型创新活动,内部功能对外部资源创新绩效发挥调节作用。显然,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或改造所引进或购买的技术,提升知识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因此,本文假设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内部研发能力对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具有调节效应。根据调节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可将调节作用分为纯调节变量和半调节变量两种,纯调节变量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且调节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半调节变量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且调节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考虑到内部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本文认为内部研发能力为半调节变量,提出如下假设:

H4: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半调节作用;

H4a: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半调节作用;

H4b: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半调节作用;

H5: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半调节作用;

H5a: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半调节作用;

H5b: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半调节作用。

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本文以中成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将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作为衡量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指标,探究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两种技术转移对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两种不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考察中成药制造业企业内部研发能力对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总体研究框架如图1。

图1 本文的研究框架

2 研究设计

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Lee等[38]的方法,选择中成药制造业发明专利授权数(PN)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NS)分别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前者主要表现在技术知识生产环节,用于衡量知识创新绩效;后者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化应用环节,用于衡量产品创新绩效。

2.2 解释变量

基于统计指标解释,技术引进经费指用于购买国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等技术资料的费用支出,以及购买关键设备、仪器、样件等的费用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是购买国内其他单位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以及技术诀窍和关键设备等科技成果的经费支出。本文选取技术引进经费、购买国内技术经费分别作为衡量国外技术引进(TI)、国内技术购买(TD)两种不同技术转移的测度指标。考虑到现实中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设定两种技术转移的平方项TI2、TD2考虑中成药制造业技术转移、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2.3 调节变量

研发(R&D)能力是研发投资的成果表现[50],研发投入强度即R&D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75],可以用以衡量研发能力。本文采用中成药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衡量中成药制造业的内部研发投入强度,并用内部研发投入强度作为中成药制造业的内部研发能力的替代变量。具体变量指标见表1。

表1 变量指标及标识

2.4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5—2017)。由于涉及的所有数据的统计开始时间为1995年,目前可以获得的数据截止时间为2016年,因此选取1995—2016年中成药制造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国内技术购买经费支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发明专利授权数面板数据。

2.5 模型设定

本文研究的中成药制造业两种不同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关系以及内部研发能力可能存在的不同调节效应,因此可以选择层次回归分析(hierarchical regression)[76]。根据研究问题,第一步分别以中成药制造业发明专利授权数(PN)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NS)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技术转移与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的回归方程(1)和(4),然后在方程(1)和方程(4)中分别加入调节变量内部研发能力项,得到方程(2)和方程(5)分别考察调节变量与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最后在方程(2)、(5)中加入内部R&D 能力与两种技术转移的交互项得到方程(3)和方程(6)来考察内部研发能力的调节效应。

PNt=C1+a1TIt+a2TIt2+a3TDt+a4TDt2+ε1

(1)

PNt=C2+b1TIt+b2TIt2+b3TDt+b4TDt2+b5RDt+ε2

(2)

PNt=C3+c1TIt+c2TIt2+c3TDt+c4TDt2+c5RDt+c6RDt×TIt+c7RDt×TDt+ε3

(3)

NSt=C4+e1TIt+e2TIt2+e3TDt+e4TDt2+ε4

(4)

NSt=C5+f1TIt+f2TIt2+f3TDt+f4TDt2+f5RDt+ε5

(5)

NSt=C6+g1TIt+g2TIt2+g3TDt+g4TDt2+g5RDt+g6RDt×TIt+g7RDt×TDt+ε6

(6)

上述模型中,PNt表示t年的中成药制造业发明专利授权量,NSt表示t年的中成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TIt表示t年的国外技术引进经费,TDt表示t年的国内技术购买经费,TIt2、TDt2分别表示t年国外技术引进经费平方项和国内技术购买经费平方项;RDt表示t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ε1、ε2、ε3、ε4、ε5、ε6为误差项。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研究变量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此来检验理论模型与假设。

(1)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自变量与两个因变量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且不显著,结合回归结果的Vif值,可知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适合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注:*、**、***、****分别在0.1、0.05、0.01、0.001水平上显著。下表同。

(2)回归分析。由于本文研究的模型变量涉及到交互项,因此在将各项关变量代入SPSS22.0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将各相关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将中心化处理后的各相关变量按照回归方程(1)—(6)的顺序依次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实证结果见表3、表4。

表3 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

表4 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3、表4的结果可知,不同类型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明显异质性。

根据模型2和模型5的估计结果可知,内部研发能力项系数分别为0.505和0773,且均通过了显著性统计检验,说明中成药制造业内部研发能力对其知识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H3a和H3b成立。

综合以上分析,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与中国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检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1995—2016年中国中成药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对技术转移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内部研发能力对不同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即随着中成药制造业国外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发明专利授权数不增反减。这可能与中成药制造业本身的产业特点有关。中成药制造业源于中国,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现阶段的自身研发能力较弱,但是国外技术不一定能促进中成药新的有效专利的产出,导致国外技术引进未能有效推进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改善,说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知识创新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过,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表现出正“U”型相关关系,即国外技术引进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存在门槛效应,在门槛左侧,国外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不会提升中成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反而会对其产生负面效应,跨过门槛值后,国外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能够对中成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由实证结果可知,目前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国外技术引进水平还未跨过门槛值,仍处于左半边下降通道中,因此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产品创新还需要引进国外技术,以满足国际标准并改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国内技术购买对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国内技术购买水平的增加会显著促进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发明专利的产出水平;国内技术购买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表现为倒“U”型相关关系,即国内技术购买与中成药制造业产品创新绩效间存在一个最优关系,随着国内技术购买经费的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会提升,但在购买国内技术经费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对中成药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国内企业间的技术差距较小,中成药制造企业购买国内其他企业的技术后,容易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再创新,从而在此基础上产出新的技术。同时,国内中成药企业通过出售技术可以补偿研发支出的部分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市场收益,从而增强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内在动力,促进更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出。但随着国内技术经费投入水平的增加,国内中成药制造业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可能对新产品的销售造成一定的冲击。另外,根据实证结果可知,目前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内技术购买水平正处于倒“U”的上行通道中,说明现阶段国内技术购买能够有效促进中成药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为此,虽然国内中成药制造业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认为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合作、交流有利于产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3)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这说明随着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提升,国内技术购买对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发明专利的产出和新产品产出的促进作用会增加。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不具有调节作用,说明现阶段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外技术引进与内部研发能力间未能形成良性互补进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仍然需要坚持技术引进、与国际医药制造企业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吸取、引进国外技术以加快推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但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主创新,只有通过增强内部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与国外引进技术之间的技术差距,掌握发展的知识诀窍,推进中成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中国中成药制造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内同行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创新联盟,注重对国内购买技术的模仿、改造和再创新,政府的政策要为国内技术交流、交易以及创新提供基础和激励,这是中国中成药制造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路径。第三、充分发挥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对产业技术创新增长的协同效应。中国中成药制造业不仅要增加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更应该积极探索自主研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相互结合的新机制,充分利用各类技术来源,加速推进中国中成药新型现代化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创新发展,全面改善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猜你喜欢

中成药变量制造业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寻求不变量解决折叠问题
抓住不变量解题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