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教育是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法宝

2020-04-01周彩虹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然美

周彩虹

【摘  要】  鉴赏文学多渠道,审美教育不可少,以生为本创业路,诗情画意杨柳摇。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勇于探索审美教育的奥秘,紧密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善于构建轻松愉悦的审美情境,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自然进入色、声、味俱全的意境,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让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绽放光芒。本文抛砖引玉,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

【关键词】  人格美;自然美;音乐美;人情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当鉴赏者在文学乐园里漫步,往往被美不胜收的人格美、自然美、音乐美、人情美和艺术美所陶醉,尤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大纲细则和新课程标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优美的语言文字和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

一、紧扣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人格美

中华文化是炎黄子孙们的精神食粮,曾激励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们为了保卫美好的江山前赴后继,赢得了大家的膜拜;同时,文学作品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具有爱国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克己奉公、任劳任怨、助人为乐和礼貌宽容优秀品质,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又凸显了人格美。无论是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主人公藤野教授,还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所处的民族与国籍不同,而且从事的岗位也不一样,但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值得每一个学生学习。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就围绕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和防空洞谈话三件典型的事例进行研读:在鉴赏松骨峰战斗中,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描述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展开肉搏的壮烈情景,逐步感悟战士们的英雄主义;在阅读分析火中救小孩时,要求学生紧扣“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体验马玉祥冒着生命危险英勇地救出朝鲜小孩属于一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师生研讨防空洞谈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抓住战士的“三笑一兴奋”概括出志愿军具有高尚的苦乐观、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荣誉感,这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的真实写照,值得大家学习。

二、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领略自然美

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既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料,又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都选择了一些以“自然美”为描写对象的游记、散文等范文,有利于领略自然美。因此,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嗅味见形、见色闻声的文字,才能突破时空限制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通过仔细鉴赏文本的细节领略自然美。

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典范之作,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美文时,先让他们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了解和风拂煦温春风、细润绵绵的春雨、朝气蓬勃的小草以及五彩缤纷春花等景象,认识一年的春季是美丽的时光;然后,鼓励学生张开联想的翅膀逐渐赏析春草、春花图、春雨、春风和迎春等五幅美妙绝伦的画面,并用自己的口头语简要说出描绘出这些春景画;最终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仙境般的春景图仿佛在学生的眼帘浮现,不仅让他们感到心旷神怡,而且被美丽的自然景物所陶醉,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油然而生。

三、发挥多媒优势,让学生感悟音乐美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遍使用,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活力,充分发挥了“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由于教材中所选择一些篇目远离当今时代,或者学生对其中的许多事物感到陌生,学生面对文字的描述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绪和作品的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而且插上联想和想象翅膀,在文学知识的星空中自由翱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情趣。

例如:笔者在执教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课的导入时,先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6幅星光满天、明月当空的夜空图,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进行遐想:难道天上如此的美景真的有繁华的闹市吗?然后,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作品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对光明和理想的执著追求,并想象天街美好的生活情境,憧憬诗人笔下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的生活。

四、逐步学会感恩,让学生沐浴人情美

不管是苏教版,还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都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的人情美。诸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真挚的师生之情,朱自清的《背影》中温馨的父子之间亲情,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可歌可泣的战友情怀,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中十分亲密的兄弟之情,都蕴含着丰富人情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学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赏析美文中值得崇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和作品内容的人文美。

例如:笔者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先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初步感知“我”的“父亲”当时的窘境和双重灾祸:自己一直兢兢业业干的工作岗位也丢掉了,可爱的祖母突然逝世,痛苦的失业和丧母的悲痛,额头上布满皱纹的父亲几乎陷入绝境,但他还是执意亲自送行儿子,如此父亲爱子之心是伟大的;然后,鼓励学生缜密思索父亲为了买橘子而艰难地爬过铁道时先两手攀、后两脚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等感人的细节,这是让人不无感动的父爱之特写,属于典型化的中国慈父形象;接着,我要求学生说出“我”突然发现父爱的真正原因;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父亲是如何关爱儿女的琐事,深层次感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谛,从而进入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鉴赏文学多渠道,审美教育不可少,以生为本创业路,诗情画意杨柳摇。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勇于探索审美教育的奥秘,紧密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善于构建轻松愉悦的审美情境,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自然进入色、声、味俱全的意境,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让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绽放光芒。

猜你喜欢

自然美
从悦目的自然美到悦志的创造美
“出”与“入”——浅析儒道美学中的人格美与自然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态举隅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
让经典在学生心中绽放
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