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没学过的东西

2020-04-01刘墉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校刊印刷厂课外书

刘墉

高中的时候,我住在台北的一个日式小楼上,楼下住了另一户人家和好多师大的学生,还有个英文补习班,大家共用一个小厕所。有一天我上厕所,看见洗手台上摆了一本《李清照词集》,不知道是谁的,就翻了一下,又放回去了;隔天,书还在那里,我又翻了会儿,又放回去 。就这么连续差不多一个月,书终于不见了,但是我也几乎背下了整本李清照的词。

从那以后,我对词大感兴趣,自己又跑去买了宋词选集。词看多了,觉得不能不懂旧诗,于是又由唐诗三百首开始看,越看越着迷,而且古诗往下又搞新诗,由刘大白、徐志摩一路看。

最重要的是,我今天的写作深受这些新旧诗词的影响,甚至可以讲,如果没有对诗词的爱好,我可能写不出那些带有诗意的散文。

妙不妙?简直是个缘吧,只因为在厕所里碰上一本《李清照词集》,居然能对我产生那么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每个人从小到大,读的每一本书,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信的话,如果你注意人们讲话的词汇,很可能可以推论出他的年龄。因为课本隔几年会重编,造成读不同版本的人,用的词不一样。譬如一个人赏月说“唯见江心秋月白”,你可能推算出他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另一个人,闲谈里头冒出一句“命运多舛”,极可能他以前课本里有《滕王阁序》。

也可以说读同样课本的人,会有许多共同的语言。顺着这个道理去想,是不是年龄相近的人由小到大,因为读的课本大同小异,就算是有的人功课好,有的人成绩差,基本上大家知道的也都差不多?但是相对的,如果你私下读了几本大家没接触过的课外书,可就不一样了。

相信各位都有这样的经验,聊天的时候,碰到某方面的题材,大家都不懂,但是有位跟你年龄、学历相当的同学,却旁征博引地说出一番大道理。当别人不懂的东西你懂,别人不熟的东西你熟,大家一方面佩服你,对你好奇,另一方面,也让你显得高深莫测。

是呀,谈这个你懂,谈那个你也说得头头是道,以此推论,你当然博学多闻,你也就显得不平凡。我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萤窗小语》,刚开始时出版社不感兴趣。幸亏我高中、大学都编校刊,跟印刷厂挺熟的,就自己去找印刷厂,印了几千本,没想到才一上市就被抢光了,不得不一版再版印了几十万本,我因此被鼓励并继续写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请问,如果我不是因为参加校刊和社团,比別人多懂一些,我能有今天吗?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希望自己将来能出人头地,除了要好好读书,把学校的东西学好之外,还得多读课外书,多参加社团活动。而且,你越是杰出,越是在读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你越是要多往外涉猎。

为什么?因为你在好的学校里时,有一群很棒、很会读书和考试的同学,有一天进入社会,这些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都不比你差。真正使你鹤立鸡群,能够一鸣惊人的,往往是别人没学过,而你学过的东西。

猜你喜欢

校刊印刷厂课外书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好作文评语
课外书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用文字贮藏教育深情
微信公众号对校刊影响分析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