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态举隅

2017-02-23闵秋洁

文教资料 2016年29期
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

闵秋洁

摘    要: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是现行高中语文课程使用范围最广的一部教材。该套教科书共5册,选文文质兼美,包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形态的美。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中形态各异的审美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审美形态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标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是现行高中语文课程使用范围最广的一部教材。该套教科书共计5册,选文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审美教育内容。本文从审美形态切入,以课标高中必修教材为例,系统而整体地分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资源。

关于审美形态的分类,不同美学著作和教材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采用学界较普遍的观点,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视为美的不同形态。所谓审美形态,指美的存在系统。由于人类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美的存在千差萬别,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示了美的多种形态,为审美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文本依据。

一、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以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1]83,诸如高山流水、日光霞霓、飞瀑浪花、草木鱼虫等,都以具体可感的形式给人们美的享受。一方面天然地体现了美的内涵和特征,另一方面因为人类主体观照的参与,成为富有感染力的美的形象。我们这里探讨的教材中的自然美,正是自然存在物作为主体观照后的结果。例如,李清照笔下“落花流水”的美,就是诗人情感观照的结果。飘零的花和流逝的水,本是自然的存在物,却勾起诗人的漂泊感和忧伤情怀;诗人将这种失意、漂泊的情感介入落花流水中,并用语言文字将其形象化,构筑起幽深的审美意境,因而别具感染力。

必修教材的其他篇目,对自然美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傍晚时分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月色下曲曲折折的荷塘,有“茂林修竹,流觞曲水”的兰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苍茫寥廓,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险峻奇特,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质朴冲淡。甚至,即使是同样的自然之美,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同是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雄伟壮阔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是萧瑟深沉的;郁达夫笔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则是悲凉雅致的。

刘勰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散布于教材中的富有内涵和情调的大自然,总是包含着作者独特的生命感觉与深邃的情致。诚如孙绍振讲的“作家不可能表现作为人的全部,但是,有才华的作家能把他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侧面,以完整的形态表现出来”[2]68。语文审美教育就是利用一个个有才华的作家的“一部分”、“一个侧面”,从“审感”和“审情”开始,唤醒学生某一根感觉和某一种情感。孙绍振先生就极为推崇《故都的秋》在丰富学生心灵境界方面的审美价值,认为这是现代散文把悲凉、衰败乃至死亡当做美来表现的典范。

具体地讲,《故都的秋》不同于老舍《济南的秋天》带给人们的活泼、清新、明净、愉快、开朗的感觉,郁达夫不同于现代作家单纯地沉浸于秋天的欢乐境界。相反,他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文中的牵牛花需要加上“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衰草,扫帚的丝纹是“落寞”、“深沉”的,秋蝉是“哀弱的残声”。作者沉浸在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中,着意表现秋天的残败、悲凉之美。“悲秋”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秋愁就被当成一种人生的悲苦抒写。郁达夫继承了传统的悲秋主题,但又有了一点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天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2]69。如果说生命的蓬勃,激起了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的话;那么,直面生命衰败的感觉,沉思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之感,何尝不是一种美的感受呢?

因此,《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体验与玩味秋天的悲凉之美,开拓了现代散文的审美情感。就审美教育价值而言,《故都的秋》以秋天的悲凉之美、死亡之美,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境界,丰富着学生对于美的体验与感知。这种体验与感知不同于世俗世界,通常情况下生命的衰败与死亡,在世俗生活是一种负价值,但在郁达夫这里却成为正价值。

二、教材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存在于社会事物、社会生活中的审美现象。它根源于人类的生产世界,最直接地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情感、理想和意志,呈现着人类生命的社会意义。社会美存在的领域极为宽泛,人的美、人文环境的美、日常生活的美,都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社会美,集中体现为社会中人的美,并且这种美侧重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即人格美,包含品德、修养、情感、理想等内容。

关于人格美,语文教材中不胜枚举。从源头上看,“孔子和屈原分别代表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灵,一个‘单纯而高贵,一个‘雄浑而流动”[3]59,闪烁着人格的光辉。之后,善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横槊赋诗的曹操、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蔑视权贵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关注底层社会民生的鲁迅、不断反省与拷问的巴金等,他们出现在语文教材中,集中体现了社会美中人的美。这种美是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包含有更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生意蕴,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4]211。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出现于必修教材中的诗人作家,都以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品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着重要的人格教育意义。

如杜甫诗《秋兴八首(其一)》,读到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时,都会为诗人位卑不忘忧国的情怀所感动,为诗人悲壮的故乡情所激动。如散文《小狗包弟》,读到巴金为20多年前的一条狗作文,会因为作者真诚、深刻的自我剖析与精神拷问所触动。无论是杜甫的忧国之思、故园之恋,还是巴金敢于讲真话的勇气、良知,都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精神。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于社会美的深切体验。这种体验比自然美更能直接、深刻地体现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表现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琵琶行》一文,白居易为琵琶女的不幸命运无限动情,被她的乐声深深打动,最后泪洒浔阳江,体现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从大的方面说,同情精神作为一种人道精神,实质是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中显现出来的美好的情感。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类生活中的审美快感来自于同情。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构成女主人公鲜明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折射出的是“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现实。而渴望司法公正,追求与捍卫正义,正为自古以来民众最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窦娥临死前的三桩誓愿——雪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及最后的应验,是社会正义在心理想象层面的实现,也是读者在审美心理上的满足。

总之,教材中的社會美广泛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中人的美。对语文审美教育而言,社会中的人格美,一是展现了广阔的人类生活理想,学生可以在社会美的体验中,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二是通过社会美,尤其社会中的人格美,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完善。

三、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是一个神奇永恒的世界,艺术美就是各类艺术作品,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电影、戏剧及文学等表现出来的美。黑格尔认为自然美和社会美都比不上艺术美,只有艺术才是美的高度实现。他的著名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原本就是在说艺术美。在各类艺术形式中,文学是一种兼具表现和再现的,呈现于时间和动态的语言艺术,有鲜明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本节提到的教材的艺术美,局限于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美。

一直以来,文学文本都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具体到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必修①②③前三单元选文为文学作品,第四单元分别为新闻、演讲词和科普文章;必修④四单元均为文学作品;必修⑤前两单元属于文学作品,第三、四单元分别为文艺评论和自然科学小论文。可见,文学作品占高中必修教材的75%,选文涉及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包含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类似,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形象美、情感美和形式美。

1.教材中的形象美

教材所选课文,都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对主题思想情感的表现的统一。一首诗、一篇散文、一个剧本、一部小说,它的美与不美,集中体现为作品中的审美形象是否具有美感。在小说、剧本中,把具有美感的审美形象称做“典型”;在诗歌、散文中,则称之为“意境”。

语文教材涵盖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文学典型: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施耐庵笔下的林冲,《红楼梦》中的宝黛钗、王熙凤,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雷雨》中的蘩漪。他们以独一无二的个性和个性中包含的丰厚的历史内容,成为学生通过课文启蒙性格、认识生活的方式之一。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创,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宗白华说:“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想象的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5]27显然,意境就是抒情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相生,能够引发读者从景到情、从实到虚、从有限到无限的独特审美境界。教材所选诗词《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归园田居(其一)》、《锦瑟》、《雨霖铃》、《登高》、《秋兴八首(其一)》、《再别康桥》,散文《赤壁赋》、《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是作者以意境美为艺术追求的产物,学生在审美的诗情和无穷的遐思中,可以获取对无限深奥的人生哲理的深切领悟。

2.教材中的情感美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6]24 文学艺术,就是作家运用特殊的话语形式和形象组织,创造出来的表现内在情感运动的审美形式。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都是作家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都传递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可以说,必修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都具有审美情感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是以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净化为前提的。

例如,《荷塘月色》一课,月光如水,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学生会被作者描绘的明澈幽静的荷塘月色所陶醉,也会为作者赞美“月清荷香”、渴望“自由独处”的情感所打动,这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继而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学生体会到:高寒孤洁的明月、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是作者超凡脱俗、不甘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的寄托,表现出朱自清作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这种理解的过程,使学生在精神上“杂陈去除,趋于崇高”,向往一种超凡脱俗、和谐宁静的人生境界。

3.教材中的形式美

形式美是美存在的重要领域。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曾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论题。虽然贝尔的观点有所偏颇,但他对于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的关注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在诗歌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它的节奏美、韵律美、诗行排列美等。小说、散文、剧本有形式美的追求,如结构上的讲究对比、完整与风格上的讲究多样、变化、统一等。

语文教材中《孔雀东南飞》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给人以和谐的美感。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用声音来传情,细腻婉转,成为语言别具形式美的典范。在结构上,《雨巷》、《再别康桥》开篇和结尾回环往复,在变化中寻求统一,为学生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劝学》虽为说理,但讲究比喻,句式整齐划一,富有形式美感。

传统语文教学习惯重视形象解读和情感分析,把形式美常常归结在艺术特点的赏析中,忽略语言形式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语文审美教育,在赏析教材中的形象美、情感美的同时,关注文本自身的形式美,通过对文本形式美的因素及其组合规律和特征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和创造力。同时,学生无论是对形象的把握,还是情感的熏陶,都必须从文本形式美的审美鉴赏开始。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包含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形态的美。这些形态各异的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资源和凭借,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王一川.美学与美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宗白华.美学漫话[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6]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自然美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