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价值观的建构

2020-04-01段旖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大数据

段旖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共享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搭建数据平台,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实现即时的信息交互,与此同时,共享价值观也面临着助长“信息霸权”,造成个人主体性丧失,媒介偏向异化等困境。践行信息共享价值观,需要提高个人信息素质,完善多元协同的信息共享法规,重塑媒介行业规范以构建安全、透明的信息共享环境。

关键词 大数据;信息共享;共享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4-009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信息价值观引领研究”(项目编号:19ZDB019)的研究成果。

1 共享价值观的兴起与现状

从古至今,共享的形式一直存在,语言和文字最早就是人类为了共享和交流信息而创造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人们每天都需要获取新的信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发展。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信息爆炸式增长,人们追求共享信息的需求空前增加,大数据时代赋予了共享价值观新的意义和新的可能。

1.1 发展背景

共享价值观(shared values)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共享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齐)景公曰:相国政务烦劳,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乐,愿与相国共享。”指的是将物品或者是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他人共同拥有,而本文讨论的共享价值观主要是指其中信息共享的部分。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上议程,同年7月,国务院刊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宣告了我国“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推行和实践,大规模的互联网技术普及运动改变了社会公众的生存发展环境,去中心化和社会链接让社会群体走向更加多维的立体生态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效、便捷、海量的信息共享机制应运而生,共享价值观由此盛行。

1.2 发展条件

共享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在数量庞大的用户之间实现交互共享:一是在于用户观念的转变。互联网出现以来,各种社会、文化、商业、技术领域都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共平台。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提到,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自由的扮演自己想象中的形象,尝试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一面,大数据时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并從点赞、评论、转发中获取自我认同感。当大部分的用户开始主动分享私密的个人信息,隐私的边界就开始模糊,共享价值观由此被公众所接受和认同。二是在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数字化、超文本技术到即时通讯技术再到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多元汇聚的信息是信息共享的依托,在不断更新的、庞杂的数据库中提供给用户精确的信息,是互联网公司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数据的采集、传输、储存、调度、处理、分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庞大的计算量进行支撑,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也让共享价值观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1.3 发展现状

共享价值观作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大数据时代实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从早期的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到现在BAT三巨头竞相追逐的云计算、云服务技术,都是基于共享意识上的全新变革。现在打开支付宝的市民中心建立电子市民档案,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生活缴费、缴纳社保、医院预约挂号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到了大部分用户的认可;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课程供人们学习,知识共享成为了常态……共享价值观的盛行降低了社会资源的损耗,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流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便利。可以说,世界正在迈向共享时代,共享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 共享价值观面对的伦理困境

共享价值观在新的时代焕发了新的生命,但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也尚未确立起统一的行业规范,正面临着信息霸权趋势增长、媒介传播偏向明显、个人主体性丧失等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

2.1 助长“信息霸权”

大数据技术是通过收集、储存、整理等步骤从点散式、分布式的相关性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数据信息分析技术。而在共享价值观盛行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拥有先进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方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取信息并进行系统分析,掌握“绝对话语权”——社会组织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计算机,而公众的信息的崇拜又给他们的优势地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 ]。

在进行个体与社会组织的对比中发现,信息霸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渠道缺失。尽管政府和企业都提倡数据共享,但在行为上却恰恰相反。普通人处理公共事务时必须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在使用应用软件时被动地被收集行为数据,但却很难有途径能了解到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信息的传递大部分是自下而上的;二是对信息的分析与认知存在差距。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信息霸权中的弱势方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解读信息,而优势方则利用先进技术的集合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整合。长此以往的信息落差将会分化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进一步扩大差距。如果任由信息霸权这种趋势的肆意增长,仅仅以社会组织或者专业机构的数据统计结果作为意见代表,大数据时代将彻底忽略网民的个别声音,实质上架空了个人的信息主权和民主权利。

2.2 媒介传播偏向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量巨大,种类繁杂,用户不可能浏览所有的信息,只能有选择地浏览应用程序推荐的、主流媒体报道的以及大部分人所共享的内容,然而在看似公平自由的信息背后其实早已经过了重构与组合。清水几太郎的拷贝理论中提到,鉴于空间的无限扩大人们不可能与大多数实物进行实际接触,而是通过拷贝得来的二手信息来认知世界[2]。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媒介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共享的进程加快使媒介行业从事者能够更加便捷、快速地从各个渠道获取信息。但现代媒介的准入门槛降低,为了争取有限的受众,媒介间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作为拷贝主体的各类传播媒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以利益为先的群体。其中,部分传播媒介会跨越阶层、年龄、职业等因素,大量投放诸如暴力、犯罪等相关信息以迎合受众;还有一部分媒介则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之下为某一特权阶层发声。长此以往,用户被大量低俗、狭隘的信息所包围,极易失去对环境的完整判断,深陷“拟态环境”。当数据的“被商业化”成为了部分人牟取私利的工具,便与信息共享公开透明、便捷群众的宗旨背道而驰。

2.3 个人主体性丧失

共享价值观实现的前提就是各个主体主动地分享信息,但数据共享必然会对个人信息空间造成侵犯。搜索引擎拥有搜索数据、消费软件保留消费数据、社交软件掌握社交行为数据……众多碎片化的数据信息交织在一起,能够描绘出一幅精准的用户画像,在数据时代的浪潮之下,人人都是“透明人”。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社会的空间架构,社会被区分为一个个片段,网络与自我成为了对立的两级,人的主体性渐渐受到孤立,或许不过是网络的一个个节点而已。

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最后一章中谈到无时间之时间[3]。放在今天的视角中可以理解为大数据时代的网民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便捷地、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分享,但正因为时间的弹性加大,个人对时间的控制性、把握节奏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个人的时间将会在冗杂的信息流中呈现片段化、散落化,从而消解时间。卡斯特为我们勾勒出了全球网络社会“信息霸权”催化的人的价值与主体性意义丧失的真实图景。现今用户在信息社会中不断地共享信息,创造价值,无偿劳动,而在消费主义的压迫之下,用户连情感的释放与输出也是受到数据量化的资本再生产工具,共享价值观在其中显然也成为了助推 用户劳工化[4]的重要一环。

3 共享价值观的构建诉求

现阶段的共享价值观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可。正因如此,作为个人的公众和作为群体集合的社会组织,同时又是共享价值观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就必须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构建安全、透明、常态化的共享环境。

3.1 完善多元协同的信息共享法规

信息共享法规的责权范围要落到实处才能避免“真空立法”。首先,要规范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方式。各地政府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并通过微博、邮箱、微信等途径,向利益相关者定时进行信息推送,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公开规范,使公众能够实时掌控社会组织动态变化;其次,要完善信息公开的外部监督。第一,为公众、媒体等外部监督力量提供畅通的信息反映渠道,确保真实有效的监督内容能够得到及时积极的反馈;第二,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细化监督职责划分标准,为社会组织的外部监督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三,由政府或者独立第三方选择审计机构,保障审计结果是公正、真实、有效的;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公开的社会组织,上级政府应该予以鼓励,例如优惠税收或者公开表彰等形式。

3.2 重塑媒介行业规范

首先,应当从媒介从业者自身出发,确保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有时虚假新闻的出现是因为传播者自身就缺乏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无法分辨信息中的偏向性。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首先就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唯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优秀的从业人员才能够在利益的面前坚守本心。最后,政府部门应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不能单凭个体的自觉性解决问题。同时,在媒体行业内部也要建立健全的报道机制,坚持人民利益为先的原则,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社会风气。

3.3 提高个人信息素质

在网络空间里,身为用户的个人可以完全以自主的方式决定自身的生存领域,共享价值观更加强了个人的信息支配能力,新的环境对于网民的自我把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个体在各种各样潜移默化的询唤作用之下,将会以一种“自由”的姿态做出无意识的顺从行为。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加强自我的时间管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对于信息的理解分析上,应该避免被重复的肤浅信息扰乱视线,在海量信息中迅速寻找到公正、清晰和准确的内容。公正指的是不偏听偏信,对于同一事件既看到正面观点,也尊重客观的反面观点;避开逻辑混乱、行文没有章法的冗余信息,追求清晰的信息表述;尽量选择公信力强的机构发布的信息,保证获取信息的准确度。这样才能在信息共享的浪潮之下保持自我独立、自我清醒从而获得自我超越。

4 共享价值观的伦理展望

现阶段的共享价值观还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共享理念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但在应用层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伦理精神,共享价值观如果仅仅是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得到普及而没有贯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它的价值要大打折扣。

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三大运营商正式宣布启动5G业务,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時代。5G的到来,将开启一个“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的时代[ 5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高精度卫星拍摄的画面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开启导航软件;可以在无人机网络中获取各个行业的宝贵数据;自动驾驶系统能够精确捕捉天气、道路、行人等因素,让人们解放双手等等……共享价值观的应用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乐观之余更应对新技术、新理念保持谨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共享价值观还不成熟,如何避免不对称的信息共享所导致的信息霸权,如何避免利益驱使下的传播偏向,如何避免个人主体性的消减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民信息自由,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6]。全民共享的时代虽然还未到来,对其关注和思考却应有预见性,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安全、透明、负责,以全人类繁荣发展为一致目标的伦理准则,值得任何时期的公众去遵守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李宁.数据霸权对国家与个人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J].信息安全研究,2020,6(5):448-453.

[2]孙健.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探析[J].编辑之友,2016(5):70-72,83.

[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66.

[4]夏冰青.数字劳工的概念、学派与主体性问题——西方数字劳工理论发展述评[J].新闻记者,2020(8):87-96.

[5]邱泽奇.连通性:5G时代的社会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9(9):41-43.

[6]董天策,何旭.算法新闻的伦理审视[J].社会科学文摘,2019(5):8-10.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大数据
公共危机事件机理及对策研究
横向动态联盟的信息共享效应研究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研究
中国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物理框架设计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