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建设
2020-03-31雷桂苹
雷桂苹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及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竞争,各单位在人才招聘中也越来越注重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相关资质,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培训机构迅速发展并呈现出规模化,但其面临的挑战及风险也随之增加。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提高管理质量、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控体系建设仍存在缺陷。本文探析了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对策。
关键词: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建设;困境及对策
一、教育培训机构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意义
(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公务员、教師等各类公职招聘考试的举办,市场对专业教育培训的需求不断增加,培训机构的数量及规模随之加大。但多数教育培训机构作为私营企业,其最初由数位培训教师成立,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工作缺乏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物质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此时机构加强内控体系建设,通过系统的管理机制规范机构的预算、财务、审计、人力资源等环节的管理流程,不仅能完善机构治理结构,还能提高部门的分工合作能力,促进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降低机构运营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迎来了迅速发展机遇,且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仅会增进各部门及岗位的信息交流,提升机构的工作质量,同时系统的风险识别、评估及防范机制可指导员工在业务活动初期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针对潜在的风险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提高机构风险抵御能力,并降低其运营风险。
二、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机构内控环境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会以考试形式面向社会招录公务员及教师,这一市场需求使得教育培训机构迅速发展,机构的规模及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变得相对激烈,为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多数培训机构管理层强调课程设置及市场的开拓,忽视了机构内控管理活动的开展,错误认为内控管理是财务部门职责,相应的内控体系也倾向于财务管理。同时,管理层淡薄的内控意识也影响了员工对内控的正确认识,员工多依照上级领导指示开展培训工作,对相关机制的执行力度较弱,内控管理能力也不足。
(二)内控管理体系缺位
一般而言,企业的内部控制涉及财务、人力资源、审计、预算管理、风险防控、绩效考核等多个部门,企业要实现内部控制就要制定科学系统的内控管理体系,通过审计制度、人力资源政策、风险管理机制、岗位责任制度及岗位分离制度等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并规范其工作流程。但就目前多数培训机构内控体系建设来看,其相关管理体系仍存在缺陷,具体表现为未设置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岗位责任制度等,使得机构运营过程中面临较多风险,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也存在滞后性,并且各岗位员工无法明确自身的职责与管理权限,部分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现象严重,各部门各自为营,协作与制衡能力较弱。
(三)风险管理机制欠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教育培训机构为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多强调课程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升等,忽视对对市场环境、培训团队及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管理层及相关人员风险意识的淡薄使得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建设不完善,未科学设定机构的风控目标,风险评估与防范系统的建设相对落后,甚至在风险来临时部分机构才紧急制定防范措施,但往往由于对风险认识不足,防范措施的针对性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机构的管理风险。
(四)内控监督力度薄弱
系统的内控监管制度可促进培训机构内控目标的实现,但就目前教育培训机构内控监管效果来看,机构的监管机制缺乏完善性,部分机构甚至未设置专门的监督部分。例如,A教育机构在内控管理中依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了内控机制及内部监督部门,如审计部门,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的岗位及人员配备不足,且人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由财务、后勤部门管理,与受监督部门密切的联系容易使其在执行审计职责时因个人利害关系降低监管力度[1]。此外,信息交流的滞后性也影响其内控监督力度。
三、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在新经济常态下,教育培训机构要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的内控管理理念,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一方面,培训机构管理层要积极学习内控知识、管理基本规范等制度,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对机构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依照内控基本规范,结合机构的管理现状、行业特点等指定科学的内控体系,通过科学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并约束员工。另一方面,管理层要将内控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加强“诚信是我们事业的基础”等价值观的宣传,并组织员工学习内控制度,以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在各部门的合作与制衡中提升机构的内控管理水平。
(二)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在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环节,培训机构要完善内控治理结构,如设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并聘请职业经理人组建专业经理层,由其对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以促进教育培训机构的企业管理化进程。并在机构内部设置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财务及风险管理等职能部门,通过构建系统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各部门及员工的管理。同时,培训机构还需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机制、内部审计制度、信息反馈机制、岗位责任制及岗位分离制等。其中岗位责任制中明确规定各部门及岗位的内控职责与权限,并设置负责人,实现责任到人。在岗位分离制度中,机构需明确分离出纳与稽核、审批与执行、审计与登记等不相容岗位,并健全人力资源政策,规范人员聘用、培训、辞职、薪酬、考核、奖惩等管理流程,以为各岗位配备专业人才[2]。
(三)强化风险防控机制
新时期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层需树立风险防范理念,通过风控概念培训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并依据相关制度及培训流程等科学设定风险目标,制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环节,教育培训机构可将员工、业务部门、管理层及领导层分为多道风险防线,以提升机构的风险控制水平。例如,ZG教育机构在风险管理中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并将员工、业务部门、管理层设为第一道风险防线,由其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构成第二道防线,主要职责是提交机构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审议风险管理策略等;董事会为第三道防线,主要职责为确定机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承受度等[3]。同时机构依照风险管理流程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内容,设置风险管理系统,依据风险承载力及风险程度制定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降低等应对策略。由于ZG机构下属的学习中心较多,资金收支风险较大,为规避风险,资金活动中机构设置了资金收支两条线,对收款进行集中管理,费用支出方面实施事先报备制度,市场活动中设置反馈机制,确保宣传效果,采购采取集中式采购,所有的长期合作供应商进行报备审批等,以降低机构的经营风险。风险监控环节,机构还引进先进的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的共享性提高风险信息的搜集,并对信息进行动态监控,以及时预警风险。
(四)加大内控监督力度
在教育培训机构内控监督中,机构需建立监督机构,如内部审计部门,并制定系统的内控监督机制。在这一环节中,机构需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在各培训分机构内设立审计部门,聘请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担任审计职责,以提高审计权威性。同时通过审计制度明确规定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负责,以提高其审计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确保培训机构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控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这与管理层淡薄的管理意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新时期教育培训机构可通过内控环境、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内部监督制度等方面完善内控体系,以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芳.教育培訓机构内控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17):94+96.
[2]史晓玲.新形势下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内部控制的思路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4):212-214.
[3]陈佳.教育培训机构内控体系的建设思路探究[J].财会学习,2018,No.195 (21):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