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020-03-30马滚滚
摘 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进而影响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本文将系统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一、 引言
自新课改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教育领域逐渐开始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单指数学知识或技能,它更是一种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因此结合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线教育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未能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核心素养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
二、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脱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程与教材设计,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导,深入分析与处理教材中的知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核心素养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课堂教学始终朝着核心教学目标前进,进而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价值。但是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积极研究核心素养的概念,也未将核心素养理念作为课堂教学指导思想,这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轻视。在课程与教材设计时,以“蜻蜓点水”的姿态对待核心素养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他们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知识与技能”维度,所以无法对核心素养进行准确定位,此方式不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此外,部分教师倡导“拿来主义”,下载关于核心素养的课件直接使用,这样会出现指导思想脱位现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课堂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知识与技能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虽然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到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忽视学生主体、不重视目标预设、过于强调教学结果等现象。我国教学目标从双基目标发展至三维目标,然后到现如今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但仍有部分教师以双基或三维教学目标为主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进而会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秉承“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主要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尚未得到有效落实。
(三)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若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基于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必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探究与合作等教学形式,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无法对教学形式进行积极改变,课堂上仍然以“讲、听、练”的形式为主,教学形式缺乏创新。虽然一些教师会偶尔使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形式,但缺乏实效性,容易流于形式。又如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只是将数学知识简单进行整合,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
(四)难以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价值取向需要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降低总结性评价的地位,通过评价反馈功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这样难以测出隐形的数学核心素养,如学生的兴趣、态度等内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发挥出“以评促学、以评促长”的功能,通过评价对学生的状态、能力及素养等进行分析,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的实效性。核心素养具有内隐性,因此教学评价需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首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师应善于利用数学问题,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时,题目为“寻找18的因数”,若教师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再进行追问,那么学生将不会主动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接着“寻找36的因数”,学生容易出现遗漏现象,教师可追问“怎样才可以完整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追问下,思考解题过程。有些学生会说:“可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寻找!”,也有学生会说:“可一组一组地找!”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有序。又如在教学经典的“植树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思维混乱现象,所以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变量。每种植树模型都蕴含着特定的数学思想,所以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植树的画面,让学生能够对各种模型产生清晰的认知,引导学生对植树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进而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利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处于问题情境内,他们的探究欲望也会被激发,进而可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问题情境創设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如:在教学“角的分类”时,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直角、平角与周角,因此在课前可以播放“小猴子玩单杠”的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由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视频,小猴子在绕单杠一周时,你们会发现几种角?”学生们会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进行回答:“锐角、直角与钝角”,接着再提问:“请问还有哪些角呢?”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思考,带着问题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此节课若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却无法深层次理解知识所蕴含的转化思想。因此在课前可以准备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与剪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推理与论证,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时,教师可利用小棒与橡皮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组装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征,进而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要具有明确的学习主题,避免出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确保合作活动的有序性。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數的互化”时,教师在合作前提出要求:“先自学教材中的内容,将自己不懂的标注出来,组内成员需要交流自己理解的内容与不懂的内容,最后总结出互化是什么?”当学生合作结束后,由小组长进行汇报。
(三)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应丰富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可重复以“你真棒、你答对了!”等语言进行评价,虽然此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无法发挥出评价的引导功能。因此可以通过:“你真善于观察,这么小的细节你都可以发现!你的语言表达非常准确,其他同学一下就明白了!”等等,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教学评价还需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如对待年龄较小的学生,可用:“你看这位同学,坐的多么端正!你看他的板书多么规范!”等方式,但此方式不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而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确保始终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如观察学生在学习时是否具有质疑精神、数学意识与创新能力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然后再通过评价的反馈功能,加深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知。例如:在教学一题多解相关题目时,不同的解法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加以解决,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评价方法,发挥出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贵荣.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90+131.
[2]蒋晓春.创新方法 有效教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143-144.
[3]蒋磊.让真实有效、和谐民主成为数学课堂的永恒底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24):13.
[4]罗引娣.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小学二年级《认识东南西北》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4):54-57.
[5]李伟聪.聚焦课堂教学 实施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53.
作者简介:
马滚滚,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静宁县甘沟镇教育委员会。